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科学地评价固井水泥环封隔压力,设计相关措施保障井筒完整性,基于自主研制的水泥环封隔压力测试装置,结合南海深水高温高压井水泥浆体系及固井工况,开展了不同因素组合条件下的水泥环封隔压力测试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环封隔压力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得到了多种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水泥环封隔压力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环封隔段长度...  相似文献   

2.
挤注与堵水结合的阻垢技术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油田传统阻垢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项挤注与堵水结合的阻垢新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化学防垢液挤入井筒周围地层内(防垢剂可被物理吸附或形成沉淀滞留于地层多孔介质中),再通过堵剂选择性堵水而将阻垢剂封堵在地层的孔隙介质内,形成一个地下阻垢剂的“仓库”,随后阻垢剂将随产出液缓慢地被地层流体带出并进入井筒、地面管线及设备,从而达到阻垢剂连续释放、长效阻垢的目的。通过室内对阻垢剂阻垢效果的评价和填砂管封堵实验及防垢剂挤注寿命实验等优选出适合胜利纯梁油田的阻垢剂及与其配套的选择性堵剂。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挤注与堵水结合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属低孔低渗透油藏,长期注水导致二次孔道发育,形成高渗网络导致注水效率低。针对E31高温高矿的油藏条件,研究出堵剂和d堵剂,即高温冻胶和耐高温聚合物微球。在压力指数决策技术指导下,开展区块整体调驱工艺。对计注6站中低于区块平均PI902.5值的注水井首先采用预交联颗粒和YG103酚醛树脂冻胶进行堵窜,然后采用聚合物微球进行深部调驱,措施实施后注水参数明显改善,累积增油8 293t,提高采收率5.43%。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营27区块属于稠油、出砂区块,黏度高、采收率低,常规措施效果较差,决定采用水力喷射泵(排砂采油工艺)进行先期试验,该工艺以高压水为动力液驱动井下排砂采油装置(主要部件为喷射泵),以动力液和采出液之间的能量转换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解决了出砂油藏油井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砂埋油层、井筒砂堵、井下及地面设备磨蚀和砂卡等突出矛盾,简化了出砂油田的采油工艺,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降低了油井的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5.
在青云山深埋特长隧道的初步设计风险评估中,运用数值模拟进行了衬砌结构高水压的风险评估。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识别出风险因素,包括不整合接触带和向斜核部两类。在风险分析中,建立全封堵、自由排放和堵水限排三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全封堵设计,衬砌结构水压力最大;自由排放设计,衬砌结构水压力最小,但地下水流失严重;堵水限排设计,衬砌结构水压力居中,能较好保护地下水环境。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综合评定,隧道衬砌结构高水压风险为高度。借鉴工程经验,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合理进行注浆设计,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重视排水系统的维护。在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后,对风险作了复评,衬砌结构的安全性符合规范要求,风险复评等级为低度。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井眼在油层中穿行往往出现钻遇油气显示差油层或疑似水层的情况,采用基于分段封隔器及酸洗胀封一体化工具的水平井筛管分段完井工艺可以基本满足这类情况的生产要求。以A井和B井为例介绍水平井筛管分段完井工艺的现场应用情况。A井根据随钻数据分析得到井眼轨迹在同一油层存在不同油气显示段的情况,通过实施筛管分段工艺实现水平段具备完成裸眼防砂和砾石充填两套完井工艺的条件;B井针对井眼轨迹末端进入异质层(如泥层、疑似水层等)的问题,通过筛管分段工艺和管内封堵技术实现封堵水平段底部异质层。目前,两口井完井工艺均成功实施,效果验证有待进一步跟踪。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基于Mike21的推流器水动力模型,以西湖沉淀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工况的推流效果进行模拟。基于推荐工况,沉淀区西侧的平均换水率在7h内基本趋于稳定;但沉淀区东侧换水率需16h才达到基本稳定,较西侧有所降低。结果表明,在工程中采用7.5KW推流器(1用1备),沉淀区西侧实测平均流速0.213m/s,与模拟值仅偏差7.9%,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基于Mike21的推流器水动力模型在西湖沉淀区项目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推流方案的比选优化问题,还可为其他城市内湖的水动力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油田传统阻垢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项挤注与堵水结合的阻垢新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化学防垢液挤入井筒周围地层内(防垢剂可被物理吸附或形成沉淀滞留于地层多孔介质中),再通过堵剂选择性堵水而将阻垢剂封堵在地层的孔隙介质内,形成一个地下阻垢剂的“仓库”,随后阻垢剂将随产出液缓慢地被地层流体带出并进入井筒、地面管线及设备,从而达到阻垢剂连续释放、长效阻垢的目的。通过室内对阻垢剂阻垢效果的评价和填砂管封堵实验及防垢剂挤注寿命实验等优选出适合胜利纯梁油田的阻垢剂及与其配套的选择性堵剂。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挤注与堵水结合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高压低渗油田频繁作业井作业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原因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从地层到井筒,从作业现场实际存在的管杆偏磨和腐蚀结垢等实际情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找出频繁作业井的根本治理原因,从现场实际出发,采取配套工艺对作业井进行优化治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生产成本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泡沫暂堵酸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供了一种泡沫暂堵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起泡剂的起泡性能,稳泡剂的稳泡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同时采用多用途分流酸化试验装置分别进行了泡沫对岩芯的暂堵效果试验,不同渗透率岩芯的暂堵分流效果试验及模拟实际酸化施工过程进行的暂堵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泡沫暂堵技术,对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暂堵分流,从而使低渗透岩芯吸酸量增大,能均匀改善不同渗透性岩芯的最终渗透率,提高酸化效果;同时采用该项技术可有效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气藏均匀吸酸,均匀解堵问题,而无需进行其它分层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属低孔低渗透油藏,长期注水导致二次孔道发育.形成高渗网络导致注水效率低。针对E31高温高矿的油藏条件。研究出φ堵剂和d堵剂,即高温冻胶和耐高温聚合物微球。在压力指数决策技术指导下,开展区块整体调驱工艺。对计注6站中低于区块平均PJ90^2.5值的注水井首先采用预交联颗粒和YG103酚醛树脂冻胶进行堵窜,然后采用聚合物微球进行深部调驱.措施实施后注水参数明显改善,累积增油8293t,提高采收率5.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聚合物微球(PM)在碳酸盐岩基质岩心与裂缝型岩心中封堵效果和油/水选择性进行综合评价。创新点:1.制作裂缝型碳酸盐岩模型并进行等效缝宽度计算;2.显微评价PM的水化膨胀特性;3.进行聚合物微球深层封堵性能评价;4.进行聚合物微球油/水选择性封堵评估。方法:采用纳米级聚合物微球溶液,并以哈萨克斯坦北特鲁瓦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温度(54°C)和碳酸盐岩天然裂缝尺寸(0.02~0.03 mm)为实验条件;通过碳酸盐岩裂缝型岩心模型制作、PM基本性能测试、岩心流动实验以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等微观手段,对PM在碳酸盐岩基质岩心与裂缝型岩心中封堵效果和油/水选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论:1. PM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溶胀能力,3 d溶胀率高达300%以上,且对高矿化度盐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2.PM在基质岩心和裂缝型岩心均具有较好的深部封堵效果;30cm长岩心模型封堵实验表明,封堵后的分段压降均匀分布,岩心基质和裂缝型岩心封堵后的残余阻力系数介于3.29~5.88,封堵率介于69.58%~83.01%,且残余阻力系数越大,封堵率越高;PM在岩心中水化膨胀后可形成有效封堵,且平均封堵率高达70%以上。3.PM封堵的油/水选择系数Rw/o均小于1.0且接近于0,说明PM具有较强的油/水选择性封堵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油/水与PM作用机理不同;PM遇水后溶胀且表面粘性增加而粘连在碳酸盐岩壁面,并且不同微球之间相互团聚形成较大体积的颗粒,因此增加了对注入水的封堵效果;PM在煤油中则性能稳定,不产生溶胀和粘连效果,因此对反向注入煤油具有较低的封堵效果。4. SEM成像结果分析认为,PM在岩心喉道或天然微裂缝中的封堵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PM单体在岩石颗粒表面吸附,降低喉道的尺寸,同时多个单颗粒小球增大了层内比表面积、降低了层内渗透率;(2)PM溶胀后在小尺寸孔道形成了机械捕集;(3)多个PM单体颗粒团聚成网状结构堵塞了大孔道。EDS元素分析技术进一步验证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渤南油田义99井区是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的示范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8、9砂组,为中孔低渗油藏.开发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注水水质差,水中悬浮物含量、含油量等指标严重超标,表现为水井注水压力高,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二是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能量不足,自然产能低.针对这些问题,对义99低渗透油藏采取了水质精细处理和优化压裂工艺的措施.通过注水水质精细处理技术的研究,使注入水水质达到低渗油藏注入水水质标准.通过对压裂工艺的优化,提高了油井单井产能.现场试验表明这些措施实现了义99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预防溢流井喷及井喷失控切实有效的措施是进行溢流早期监测和及时采用压井措施。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井筒模拟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水合物生成分解系统、多普勒信号监测系统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中信号监测系统是基于多普勒超声波原理,在隔水管外对含气率进行非接触式早期监测,从而确定多普勒信号与含气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装置可以实现水合物的生成监测、分解监测及分解气的早期监测,从而实现深水水合物藏钻井的溢流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稠油热采老区已经进入中高周期开发,蒸汽吞吐油藏类型增多,采出程度高、汽窜问题日益复杂,且随着机械防砂汽窜井的增多,汽窜井治理类型增多。热采区块汽窜治理形成系列配套技术,可满足不同油藏、不同汽窜类型油井汽窜治理技术要求。针对发生汽窜的机械防砂井无法实施堵调措施这一现状进行攻关,试验应用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本文主要对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下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6.
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不同河流的流速各不相同,同一条河流在不同地段流速也不一样。【实验目的】模拟坡度对流速的影响。【实验器材】l米长软管、铁架台、水源和管道(70厘米)、带铅垂的量角器、盛水器皿、计时器、铅笔、米尺;纸。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内容】1.测量水从不同坡度流过管道的时间。2.整理表中数据。3.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表,显示水流速度和管道坡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扰动条件下固井胶结性能,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扰动条件下固井二界面胶结性能评价装置,建立了实验方法,实现了不同地层、泥饼是否存在、井下水泥浆是否受压差影响、不同井下温度及地层水流动状态等对二界面胶结影响的模拟,较好地还原了水泥浆体系在井下候凝状态受到流动地层水冲刷和侵蚀的过程;同时,实现了对固井二界面水力胶结强度的测试,丰富了固井质量的评价手段,为研究各因素对固井二界面胶结性能影响程度,以及提高固井二界面质量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史深100低渗油藏区块在钻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固相污染和水锁伤害,目前使用的屏蔽暂堵剂存在着粒度级配不合理,不能有效封堵地层的缺点,而且钻井液没有采取防止水锁伤害的措施。通过考虑钻井液本身的粒度分布优选封堵屏蔽剂,通过自吸法优选合适的防水锁剂,形成适合该区块的储层保护技术。现场试验表明,单井产量得到了提高,同时对钻井液性能影响小,在保护储层的同时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钻进。  相似文献   

19.
钻井及井控模拟仿真平台主要由仿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可以进行钻进过程、井下复杂情况判断、破裂压力试验、井控操作程序(钻进、起下钻、空井等工况)及压井过程的模拟仿真。该平台的使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钻井及井控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进行与钻井现场相似的模拟仿真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提升他们的钻井及井控工艺的基本技能,达到工程实践的目的,避免了因现场操作带来的危险等不安定因素,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钻井现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上N油田7H井为普通稠油I-3类,采用天然能量开采,原油黏度高,地层渗流能力弱,油井产能低。针对7H井低产低效问题,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水溶性自扩散降黏体系吞吐增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自扩散降黏体系以扩散与渗透作用为主,体系分子吸附于原油表面,有部分原油溶于体系当中,使得体系水溶液与原油具有“互溶特征”,有效降低原油黏度,改善稠油流动性。CYJ-S-03体系降黏效果较好,降黏率达98%以上,且溶液黏度高,可有效扩大波及体积。现场工艺参数推荐使用质量分数为0.1%,注入方式采用段塞注入,注入后进行焖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