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世赛成果也逐渐融入技工院校职业教育和日常工作中,实现了以赛促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如何将世赛选手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有效地引入职业教育中来,也成为技工院校所关注的课题。通过对世赛家具制作项目的成果研究,将家具制作项目选手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引入手工木工实训教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世赛培养模式、世赛高精度的技术、世赛选手,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世赛项目涉及各行各业共计56个项目,主要以家具制作为例进行阐述,希望为其他世赛项目成果转化及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倩 《广西教育》2023,(21):130-134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背景和现状,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校企合作引岗入课、数智赋能课程改革、以赛促教促学提技、课证融通以证验课、双创渗透以创拓能”五方面,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岗课赛证创”五维融合育人路径,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技能数智化财经人才。  相似文献   

3.
宋波 《中国培训》2022,(3):89-92
<正>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推广“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岗课赛证”—“岗”是工作岗位、“课”是课程体系,“赛”是职业技能大赛,“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课程体系是融通的核心与载体。近年来,技工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紧跟产业技术发展和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发挥技能大赛高端引领作用,开展技能等级过程化认定试点,其培养理念、模式彰显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内涵,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以必修和选修课的形式计入学分管理。但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现状来说,重理论而轻实践是广泛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核心来构建“教、学、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技工院校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能够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大力提升技工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以赛促教、赛教融通",使课程教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通过分析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文件通知可知,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目标、专业建设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等方面与以往参照本科教育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为适应职业教育这种类型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可从以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抓手,以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为着力点,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政策制度的保障等方面加强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要实现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产教分离,赛教冲突,教证不符”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则需实现课程改革,以此为核心推动育人模式变革,从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城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课程体系梳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1+X”站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背景下,基于“岗课赛证”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提升岗位适应性、教学有效性、大赛普惠性、证书实效性,建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机制,探索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技术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高端急需一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在明确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从“重视课程思政育人、开展四阶递进教学、打造立体教学资源、引领学生个性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复合职业技能,激发了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对职业教育如何向社会各要素集聚的利益共同体办学转型的新探索,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抓手,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针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存在的理念尚未完全转变、各方参与动力不足、岗课赛证融合不深、课程建设比较滞后、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等实践困境,可以从加强理念重塑、标准引领、课程重构、教法创生、资源支撑、以评促改等方面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目前困境提出相应策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存在三个不足:未能做到全方位育人;未能合理平衡教学、科研、育人三者关系;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对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可通过教研相嵌推动课堂改革、科研宣讲弘扬科学精神、专创融合实现以赛促学、科研活动贯穿目标教育、校企联动搭建创新平台等路径来提升科研育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扬 《辽宁高职学报》2024,(2):19-22+29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指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逐步发展形成的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的个性化、适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高职院校要做到: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促进“岗课”融合;最大化技能大赛效益,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课证”融合教学体系;融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打造“岗”“证”融合的特色专业教材。  相似文献   

12.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可遵循“校企合作育人、理实一体育人、课程思政育人”的专业特点,结合“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实施基于金融新业态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以岗制导、以课育人、以赛促学、以证验课”,实现顶层框架设计融入思政元素、多维施教渗透思政元素、全过程育人贯穿思政元素和“岗课赛证”结合体现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教师要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开展多维度教学,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将课堂延伸,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育人作用,以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带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技能大赛成为各职业院校检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一个平台,加快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的步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即通过融“岗”“赛”“证”要素于“课”,增强育训融通课程目标、内容等的兼容性。高职院校需转变落后的课程理念,明确“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影响及内涵,加大“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改革力度,围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相关政策措施融入实际工作中,系统化整合融通课程资源,深化产教融合等,使“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得以实现。文章以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核心,针对其发展历程、内涵、路径展开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在职业教育界已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它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体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盼 《教师》2023,(22):105-107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职业院校应充分解析并贯彻落实新职教法的重要指示,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文章浓缩新职教法中关于职业教育实施的精神内核,秉持“以赛促教”的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围绕作者主持的“药物分析技术”课程制订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开展多元教学评价。文章提出构建融合校企同培、德智同育、理实同步、线上线下同频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深化教学改革、践行新职教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技工院校机械专业学生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以期提升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技能大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办公软件课程为例,针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未能满足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以致"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因此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紧迫的要求。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突出和强调技术技能,竞争力的先进奖励为导向,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助推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热情,促进教学改革步伐,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岗课赛证融通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价值、实践模式和协同育人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从建立学校引导机制、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和提升课程实施质量三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