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青浦经验与(GX)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对比分析法,就青浦经验与(GX)精神在“目标”、“课堂形式”、“教师负担”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汉语拼音GaoXiao的首字母)。GX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GX实验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大众化”“活动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强调本质,注重适度形式化”等基本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GX教育思想有助于教师实施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1992年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主持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改革实验”(简称GX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GX32字诀”——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这是对我国数学传统教学经验的概括,对现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以及结合笔者在高中数学新课程试行GX实验的经验来深入地阐述“GX32字决”的心理学依据及其丰富的内涵,并斌图将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GX实验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深入中学进行教学教改实验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依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对GX实验的教育思想、教材、教法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该实验作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1 GX实验变量: GX实验,历时长,成果显著,为我国数学教育界所共识,它受到了社会、专家、教师等多方面的关注,原因正是“《GX》教材在这方面(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突破性进展。”(张孝达语)。 GX实验是以提高课堂效益为其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1995年以来,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 GX 实验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 GX 的教育思想,通过几年来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 GX 的高效益精神,参照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一般原则,我们在 GX 思想的指导下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  相似文献   

7.
按照电镀生产工艺要求,利用GX Developer编写PLC控制系统程序,利用GT Designer设计触摸屏监控界面,设计出的电镀控制系统可实现点动和自动控制。利用GX Simulator和GT Simulator仿真调试控制系统,可以在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初期及早排查错误,提高系统的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8.
GX 理论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它的教学思想,“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不拘一格,重在效果.真正体现了知识服务于实际,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1998年以来,我进行了 GX 教学实验,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仅就解题教学形式改革谈谈自己的几点做  相似文献   

9.
通过讨论(L)积分、(IR)积分及(H)积分三者的关系,给出一类(H)可积而非(L)可积的函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IRT③方法对初中数学GX实验教材抽样调查的数学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对比班的数学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GX实验与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GX实验的研究成果,结合有关素质教育理论,试图构建出中学数学素质结构和相应的数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数码管循环显示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仿真软件在PLC教学中的应用。采用三菱GX Developer编写PLC程序,使用GX Simulator对控制程序进行测试。为了使控制结果更加形象直观,采用触摸屏GT Designer2设计人机对话窗口,再用触摸屏仿真软件GT Simulator2将人机对话窗口与PLC程序连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仿真。结果显示,仿真软件可以得到和实际在线运行一致的结果,节约了实验经费,缩短了实验周期,给学习带来了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13.
SAT问题(可满足性问题)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问题,研究SAT问题的方法很多,利用极小不可满足公式的性质来研究SAT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文章主要利用(1,*)-消解和分裂方法研究了差为2的唯一极小不可满足公式集(Unique-MU(2))和差为2的对称极小不可满足公式集(SYM-MU(2))的结构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对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习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讨论,并提出《GX》的“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是一种新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新化合物Na(24)P2W(22)O(83),并通过X射线衍射的测定,确定Na(24)P2W(22)O(83)属正交晶系.其点阵常数为:a=1.4745nm;b=1.1933nm;c=1.1119nm,z=2,属Pz1z1z1(N(019))空间群.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HL)积分与(L)积分的关系,并给出一个(HL)积分的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图G称为和(整和)图,若它同构于某个SN(Z)的和(整和)图.树是图论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图形,本文证明了三毛虫树、偶星毛虫树、至多含三支奇毛虫的星毛虫树、广义双星、广义毛虫都是整和图.  相似文献   

18.
殷墟花东甲骨卜辞有一新字,为(限)形,从走从系两个偏旁.走的本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糸的字形为“(8)”,象束丝之形,本义是细丝,引申义有绳索、琴弦等义.(限)字字音为[xián],字义是急跑、狂奔之义,在花东甲骨卜辞中指驾车之右马因狂躁而急跑(狂奔)之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恒进制(FCR)与变进制(VCR)用于深度优先搜索(DFS)的技术,并指出了两种进制在盲目搜索(无信息搜索)中的特性,提出了问题求解中有时必须考虑结合VCR与FCR的智能综合技术来实现DFS的新方法。最后,给出了撒网捕鱼和牧童上树攀枝摘桃之类问题求解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主题的北京奥运会徽蕴含着浓重的中国韵味。它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文章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五个基本理论:原型(prototype)、图形-背景(figure—ground)、隐喻(metaphor)、象似性(icorficity)、语域(domain),对“中国印”进行全新视角分析,希望能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并熟悉掌握这些抽象的认知语言学概念: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读者对“中国印”蕴含的丰富含义的正确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