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京卖砚的人都会先到他家,让他挑过之后,再卖向别处砚,是文房四宝收藏之一大项,历来被视为雅玩。宋代学士苏易简曾为“四宝”封侯,称砚为“即墨侯”,且“四宝”之中,以其最寿。大书法家米芾爱砚  相似文献   

2.
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中重要的一宝,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因此,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知识领域。 砚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继而从汉、晋,到唐、宋、元、明、清,乃至砚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唐宋以来,砚文化开始走向辉煌,精品纷呈,名家辈出,为砚著书立说,赋诗填词者也比比皆是。近年来,双月刊《中国文房四宝》与其他几种刊物及一些报纸的文化专页也刊登了一些有关砚文化的论文。我国的砚文化虽然是如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04,(6):39-39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勋,文人们亲昵地赋予它们一些风趣的拟人的姓名和爵号。韩愈有一篇寓言体古文《毛颖传》,毛颖,就是毛笔的拟人称号,并指出其籍贯———中山人;祖先———明视(即兔),又借帝王之口,封为“中书君”,封地管城,号“管城子”。从此,毛颖、管城子、中书君,就成了毛笔的拟人称号。《毛颖传》又戏称纸为“会稽褚先生”,墨为“绛人陈玄”,砚为“弘农陶泓”,这些有趣的拟人称都为后人常用。唐代另一文人文嵩及后世文人又分别为文房四宝作传,为他们取了姓名和爵号。墨:唐时易水一带产名墨,所以取姓…  相似文献   

4.
纸、笔、墨、砚,称为文房四宝,为中国古代文人竟相需求的宝藏。徐学林新近出版的著作《徽州出版史叙论》,对文房四宝的源流作了考察。 宣纸——也称为贡纸,是向皇帝上贡的纸。一直到现在,中国画家、书法家,都用宣纸.徐说,宣纸产生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相传宣纸的发明人是东汉造纸大师蔡伦的再传弟子孔丹。孔丹,一日路过皖南山区一道湍流的溪旁,发现有一颗古老的檀树倒在水中,树皮被山水冲刷乃绽出缕缕雪白的纤维,孔丹在此启示下,用檀树皮造出宣纸。宋代以后,宣纸的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说经论史,痛斥赵宋王朝为“陋宋”,他基于强烈的民族意识,严夷夏之大防,自不免长言永叹而不能自已。但我们审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宋朝生产水平远远高于唐朝,水利建设成就突出,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大有改进,精耕细作为前代所未见,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加强,手工业生产和商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举世闻名的三大发明,都出现于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8年),活字排版的发明;雕版印刷的显著改革和进步;作为文房四宝的纸、墨、笔、砚制造业非常兴盛,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房四宝     
《兰台世界》2004,(5):37-37
文房就是书房。“四宝”是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而“四宝”中,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7.
“文房四宝”之一——砚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用具,它与人们的生活、文化艺术和审美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砚是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砚性质坚固,历千韧而如常,传万世而不朽。历代文人墨客非常讲究砚石的色泽、文采、声音、嫩润、及年代、坑别、题铭等,除了其实用性以外,它所具有的观赏性、陈设性、艺术性等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旅顺  相似文献   

8.
古砚的故事     
年青时在故乡福州见过一方古砚,是汉代的砖砚,很大,很重,以前从未见过。它长有一英尺二,宽约七英寸,厚有三英寸余。翻遍有关书籍,均未见有介绍汉砚的,这很怪,令我困惑很久。 砚者研也,古无砚字,后来才有,宋马永卿《嬾真子》说:“文房四物,见于传记者若纸笔墨皆有据,至于砚即不见之。独前汉张彭祖小与上同砚席书,又薛宣思省吏职,下至笔砚皆为设方略。”由此可见,砚字实始于汉时,然唐以前“即不见之”,则不为人所关注。观被视为珍玩乃在宋时,关于砚说之类书籍大为流行,著名的有米芾的《砚史》,李之彦的《砚谱》等。苏东坡在《万  相似文献   

9.
《抱朴子.备阙篇》云:挑耳则栋梁不如鹪鹩之羽。即今搔耳。意思是万物都各有用途,大才不能小用。(转引自《骨董琐记全篇》,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65页)故知挑耳之名起源甚早。公元十世纪时,南唐政权的首都在南京,称江宁府(金陵)。当时虽仅存在三主共39年的南唐(937-975年),它的文化相当发达。皇帝李?、李煜都很重视书法及绘画,当时在江宁府设有画院,上饶设置墨务,在歙县设置砚务,在四川设置纸务,各务有官,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砚、墨及纸,上贡给皇帝,给宫廷贵族使用。“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提拔)砚官。”(陈元龙《格致镜原》…  相似文献   

10.
荷莲青蛙澄泥砚,长24公分,宽20公分,最高处4公分。此砚最奇异处为,砚背所刻印章款识为现今几无人认识的元代“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为八思巴奉元世祖之命所制定的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作为国字正式颁行,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字”。主要应用于官方文件,也译写过一些书籍,还曾用于转写汉文、藏文等。后逐渐废弃。“八思巴字”能识者少,刻于砚上者更少,“八思巴字”款识的砚台存世者可能极少。它对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变迁有一定价值。我的收藏——荷莲青蛙澄泥砚@文瞧…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与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文学家、书画家于一身的苏东坡“平生字画为业,砚为田”。他一生访砚、藏砚、刻砚、赏砚,乐之终身不厌。他多方藏砚,宝有许多砚台精品;他好铭砚,平生所作砚铭近三十首,几占其全部铭文的一半;他所用砚,多流传人间,为世人所珍藏。东坡翰墨一生,还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关于砚的艺林佳话。东坡于砚,或游心寓意,或托砚咏志,或劝勉讽喻,实在是东坡潇洒性情、旷达人生的一个写照。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军区南京疗养院工作的邢曼丽,珍藏着一幅字为“美”,那是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文怀沙老教授赠给她的,意为美丽的眼珠在转动。她出生在书画之乡陕西长安,年幼时常跟着私塾先生写大字、描红。据说那私塾先生是小说《白鹿原》中原形牛才子的学生。也许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在墨香飘逸的环境里,她与笔墨结了缘。1979年入伍成了一名白衣天使后,那些“文房四宝”也跟随她步入军旅生涯,有时兴趣一来,深更半夜还从床上爬起铺纸摆砚。她说要是几天不换笔,手就发痒。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她的谦虚好学、诚恳为人赢得了不少书法界名流…  相似文献   

13.
砚话·笔话     
砚话·笔话何西来【北京】砚话我家有六方砚,虽然说不上名,也说不上古,却一样敝帚自珍,享之千金。即使有收藏家愿出高价求购,我也未必就肯轻易转让。六方砚的第一方,是祖传的“磨而不磷”砚,硬木砚匣现已破旧不堪,但仍在超期服役,是案头常用的;第二方是“知难行...  相似文献   

14.
宣城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对于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文房四宝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宣城文化建设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基本内容、基本架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平台,并就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几个着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宣城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对于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文房四宝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宣城文化建设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基本内容、基本架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平台,并就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几个着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朱农 《出版史料》2006,(4):37-37
长眠在北京西山万安公墓的一代学者启功的墓地,是他和夫人章宝琛的合葬墓。墓碑端庄醒目,设计巧妙,是由大理石制作的一方放大了的石砚,独具风采。特别是碑阴雕刻了两条砚铭。一条是启功生前收藏的清康熙“御砚”上的“御书御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启功曾以“坚净居”为自己的室名)另一条是他的恩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亲自书写的“元白用功之砚”(启功,字元白)。启功终生不忘恩师,感情真挚,历久弥深。晚年更以义卖书画所得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陈垣,字援庵,室名励耘书屋,学者称励耘先生)。读到这方墓碑,令…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折纸丰硕的发展成果是设计开发“纸来折往”现代折纸科学展的基础。本展览从认识现代折纸的两重视角出发,设计“折纸历史”“纸于现代”“纸向未来”三大主题,“纸于现代”包括“纸间数学”“纸间纵横”“纸上工程”“纸间指趣”四个模块。展览旨在通过丰富的展品与展示方式,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示与解读现代折纸,加强观众的认识与感悟,让观众发生从“折纸是一种艺术”到“纸是载体,折是本质”的认知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09,(3):39-39
“安徽古代文明陈列”是展示安徽地域古代文明之精华的大型系列专题陈列,展出面积1800平方米,荟萃了安徽境内历代文物珍品1000佘件,于1994年开展。由序厅、“史前时期”和“古代文明之光”三部分组成,第三部分是陈列重点,包括“江淮青铜馆”、“淮北画像石馆”、“古瓷集览馆”、“文房四宝馆”、“徽州古建馆”六个专题馆。该陈列着力使民族形式与时代风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每月视点     
观察“电子纸”能否迎来阅读新时代?“电子纸”是一种“像纸一样薄、可擦写的显示器”,由于其对比度较高、文字清晰、支持屏幕手写、耗电量是液晶显示器的1/10—1/100左右,并且能够轻轻弯曲,被业内人士称作“电子纸手写平板电脑”。从外型看,“电子纸”大致可分为液晶型以及非液晶型两大类。对于“电子纸”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期望与网络挂钩,做到随意存取。另一方面,对于“电子纸”的信息如何实现随时随地快速下载,便捷、迅速地提供读者需要的信息,在对相应成熟技术要求的同时,获得相关的出版商的支持至关重要。此外,“电子纸”的使用及…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很早就有了“纸”,当然根据现代的看法,它们还不是真正的纸。而是原始的“古纸”。这些鲜为人知的“古纸”,主要有中国的“丝絮纸”,墨西哥的“阿玛特纸”和埃及的“莎草纸”。中国的“丝絮纸”:我国早在商周时代,劳动人民在育蚕缫取丝棉的过程中,发现遗留于竹席上的那层残丝漂絮晒干后揭下来,竟是一张可供笔墨书写的“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