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词的复音化是指汉语词汇由古代以单音词为主逐渐演变到后来以复音词为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汉语词汇中复音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汉语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着的符号系统,其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不是孤立的,它关系到构词法、词的内部结构、词义及其表达、韵律、语体风格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汉语复音词的产生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敏 《现代语文》2015,(3):28-31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是最活跃的要素。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复音化现象丰富了词汇系统,提高了人们的交际手段,对汉语内部的结构也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探求复音词的发展脉络及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并以《孙子兵法》中的合成复音词为例证。  相似文献   

3.
郭振邦 《学语文》2013,(1):69-70
引言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词为主向复音词为主的发展过程,这早已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本文拟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复音化的动因,二是在汉语词汇复音化历程中单音词的重要地位问题。 一、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的动因 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断是科学的、客观的,这一结论建立在词量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词汇最初以单音节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复音节为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复音词词义的整体性是指复音词的词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除联绵词、音译词等之外,我们可以这样说:复音词的构成语素在意义上是一种“化合”、“融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指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双音节为主的发展变化.为从构词的角度了解敦煌变文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本文从中选取《茶酒论》一文对其双音词进行系统归类,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部分,又将单纯词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合成词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几类分别辨析.其中,复合式合成词占有较大比重,与复音词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9,(1):42-45
古汉语研究与现代方言相结合,是汉语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但语音史的研究如此,词汇史的研究也概莫能外。中古汉语词汇词义在甘肃河西走廊各地市方言中的发展,与汉语史词汇系统的演变规律相一致:体现了语言的连续性和变异性;单音词复音化过程中派生词与同义连用现象非常突出,且复音词以联合式、偏正式为主;词义的引申导致了词义的缩小与转移。  相似文献   

7.
陈希伦  刘冬冰 《文教资料》2013,(24):24-25,30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发展演变是社会和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汉语词汇在汉语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数量多、变化快、规律不易把握,对社会的各种变化最敏感,“而且还负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研究汉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的形成原因,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单音词到复音词的过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但上古已经出现了复音词.在先秦汉语中,词和词组界限比较模糊,不同学者存在多种划分方法.本文以意义标准为主,结合语法标准,参考修辞、使用频率等标准,考察了<论语>中复音词的概况,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特点,进而又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汉语自身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欧化,是指汉语受欧洲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包括语音、词汇和句式等方面。本文仅从词汇方面来阐述现代汉语的欧化现象。词汇的欧化现象有很多,而本文所谈的典型的词汇欧化现象,是大家已普遍接受的,甚至不知道其是欧化的结果。这些典型的欧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外来词、复音词、词缀以及第三人称的细分等。  相似文献   

11.
《荀子》复音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建文  赵代根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1):99-102,104
《荀子》相对于以前的经典著作,它的复音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在增大,并已具备了后代主要的结构方式。本文认真考察了《荀子》中的复音词,提出复音词与词组的区分标准,阐释《荀子》复音词的结构方式,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先秦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是体现先秦汉语复音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文献。本文以《论语》的复音词词义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同义词、反义词、与《现代汉语词典》比较三个方面对论语复音词词义作了定量定性描写分析。旨在从专书词汇的研究做起,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碧岩录》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唐宋时期词汇的珍贵材料,尤其是复音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进行考察,主要从语义、词性、词序三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结构与前期相比有了很大发展;存在众多的同素异序词;产生了一批新词新义;有些复音词传至现代汉语,词义、词性、词形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颜师古在训诂著作中,常用注释用语"今"来指称唐代通语,说明从东汉到唐代汉语词语的演变发展轨迹。这些唐代通语与被释词相比较,在形态上,主要有一成不变、貌合神离、改头换面、面目全非等四种变化,而以后两种为主。在构词法上,单音词演变为复音词,以合成词为主且偏正式最多。今天仍有一部分唐代通语作为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一般词汇或方言词汇在沿用。  相似文献   

15.
词汇教学对提高中外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大大加强,其中特别要加强汉语书面词语的教学。目前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都不太重视汉语词汇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其根本原因,在于汉语词汇研究薄弱;而词汇研究之所以薄弱,有其客观原因。要扭转汉语词汇教学薄弱的状况,必须加强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的研究,以及汉语词语基础性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复音化是汉藏系语言词汇发展的共同趋势。汉藏系语言词汇复音化的动因,是复音词研究的一个重点,它涉及到许多相关问题。通过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复音词的比较,以及对汉藏系语言复音词的产生与复音化的关系的探讨,可见复音词的产生并不等于复音化的形成,复音化的形成是复音词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一种态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西汉时期的一部著名的传世典籍,语言资料极为丰富,对我们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其中的名词性联合式复音词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我们对上古汉语词汇的认识水平,完善上古汉语词汇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要建立在资料丰富完备的基础上。资料的来源,就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专书,对各书中的词汇现象,要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后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复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主要是部族名和人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日益精密,交际范围也日益扩大,已有的单音节词不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于是“单不足以喻则兼”(《荀子·正名》),复音词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战国末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在动荡中发展的时期,也是复音词较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活动于此时的大思想家荀子所著的《荀子》一书中的复音词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情况。分析《荀子》中的复音词,将为我们了解战国末期汉语词汇的概貌,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料。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无人对此进行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因此,笔者不揣陋昧,试从词性和构造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其复音词,从图窥见汉语词汇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郑飞洲  王晓珑 《襄樊学院学报》2001,22(4):96-96,F003
对丰富和发展中的汉语词汇进行系统和宏观的审视与研究,以探明汉语词汇的科学体系及特点,这是汉语词汇学研究的迫切要求,也是历来词汇学研究者努力的目标,然而,客观事实表明,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汉语词汇的研究情况往往同实际要求相距甚远,人们的研究或偏重于个别疑难词义的考证和辨析,或汇宏观系统的科学概括,或忽略对汉语词汇演进差异的认识,或忽视对汉语词汇发展规律的把握,这表明汉语词汇学的研究还任重道远,可喜的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力作,最近由书海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一书就是其中颇令人瞩目的一部。  相似文献   

20.
双音节词的产生和发展是汉语史中关系到汉语词汇系统面貌的根本性变化.双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后起的一类成员,其衍生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复合词在先秦本是词组,这些由单音词凝固而成的复合词一般都经历有两个构词词素独立并存同时又是紧相结合的历时演变过程.本文拟在描写的基础上就标榜、贡献、觉悟、勉励、轻易、睡眠、陶冶、庄严等复合词的古今演变线索作一些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