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有观 《世界发明》2003,26(4):12-12
奥地利一位医生偶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突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把儿子叫醒,儿子说自己正做着一个梦。这位医生想:人在睡觉时眼珠转动是否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为试验对象,每当儿子睡觉时,他就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的眼珠转动,就叫醒他,儿子每次都说他正在做梦。  相似文献   

2.
儿子又感冒发烧了,好在是周末。那天早上7点多儿子起床就喊头晕、发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有点烫,量了口腔表有38度。杭州的医院只要小孩发烧就给挂上吊瓶,儿子从小到大也不知挂了多少了。我心想今天正好周末,和他爸爸商量不带他去医院了,在家中用果汁为儿子退烧。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于他有一个智障的儿子。因为他的获奖作品《个人的体验》就直接来自他与儿子相处的经验和痛苦的思索。如果没有残疾的儿子,自然就没有这部小说,他也就不见得会享有广泛的声誉。对于大江健三郎来说,1963年无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的长子出生了。这原本该是一件喜事,却从此给这位28岁的青年作家心头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婴儿的头盖骨先天异常,头部有一个  相似文献   

4.
5月的某天,我接到了一个咨询电话。对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的声音清脆,但又带有一丝担忧与焦虑。她说,她担心儿子有心理问题。因为儿子在班上的人际关系很不好,常常跟同学起冲突。她和孩子的老师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与协调,对他进行教育和开导,但是成效甚微。所以,她满怀期望带着儿子过来进行心理咨询,希望能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让孩子能有所好转,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两天后,这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如约而至。我首先跟母亲简单沟通了一下,了解了情况以后,就跟明明进行咨询。他提到,班上有几个成绩很差的同学总是有事没事就去招惹他,他很生气,就与同学发生冲突,然后同学们就会孤立他。这让他很不开心。我感觉他是蛮孤独的,而且有点自卑。其实,他为何有这种心理状态,要从他的家庭成长环境开始追溯起。  相似文献   

5.
王虎林 《科教文汇》2009,(24):I0001-I0001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他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这之后,他不再四处尝试,而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后来,他不但上了大学,而且成了令人羡慕的博士后。不少公司经常打电话来,希望他能够加盟,而且:待遇好得惊人。  相似文献   

6.
史宝莉  于广杰 《今日科苑》2012,(14):111-114
丁皋(?-1761)字鹤洲,一作鹤舟,江苏丹阳人(今扬州)。他是清代有名的人物画家。丹阳丁氏,自丁皋的高祖丁雨辰起就以人物画知名。其后雨辰传给儿子俟侯,俟侯传给儿子新如。丁皋是新如的儿子。他不仅传承了家族人物画的优良技法,精于写真,而且也工山水。时人认为他的画作画法细腻,有曾鲸  相似文献   

7.
正陈明权是泰乐琪软件公司的一名程序设计员。一天,他带儿子去公园散步,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儿子突然指着花坛里一丛黄色的小花问:"爸爸,这是什么花?"陈明权被问懵了,一时答不上话。儿子很失望:"爸爸,你不是程序设计师吗,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让人一输入图片就知道它是什么花的软件?"听了儿子的话,陈明权若有所思。回到家后,他和公司的伙伴们讨论了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1,(11):70-71
在张爱玲的《金锁记》中,七巧为了不失去自己的儿子长白而千方百计笼络儿子,长白有了太太,她就百计千方嫌弃辱骂儿媳;长白喜欢寻花问柳,她就把丫鬟给他做妾,为的是笼络住儿子,不让儿子出去……小说中七巧的心理无疑是病态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也不少老人为了子女甘愿“被啃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儿子一出生,我和丈夫就发觉他有一点儿不对劲。朋友好言安慰,叫我们不要胡思乱想。就连医生也说他身体正常。 但儿子6个月大时,我们发现他夜里呼吸急促,双手常常乱舞,连玩具也拿不稳。更奇怪的是,我们要站得高高的或离他远远的,他才肯望我们一眼。  相似文献   

10.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  相似文献   

11.
凤凰 《知识窗》2013,(9):12-12
灵应寺里的智勇大师是一位高僧.时常帮人解答疑难。这天,在通往灵应寺的山路上.走着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是富翁.后面两个人是他的儿子。富翁一心想将两个儿子培养成文武全才.可是大儿子只爱文字.不爱武功,每当学武功的时候.他就无精打采:而小儿子只爱武功.不爱文字。每当学文字的时候.他就蔫头耷脑。富翁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智勇大师求助。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力障碍的儿子,儿子每晚12点都要起身。为避免儿子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他披上衣服。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73岁时,他回首往事,颇有感慨地说:"20多岁时,如果我知道这种日子会成为永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人生,我也许会没有勇气面对;40多年后,回头看真实的日子,我反倒不觉得悲苦,对儿子的照  相似文献   

13.
段奇清 《知识窗》2014,(9):17-17
王健林没想到1988年出生,喝了16年洋墨水的儿子王思聪竟然成了“年少轻狂。口无遮拦”的“刺儿头”,以至王健林无奈地说,“原来我夫人一直不想生,现在想生也来不及了。如果当初多生一个,至少有一个能听我话,跟我亲的孩子。”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儿子自从回国后,就没让他省心过。回国后的儿子似乎专爱论他人长短。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上初二就像变了个人,学习成绩滑坡,常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还特别逆反,听不进我和他爸爸的话……"说起正上初二的儿子,吴女士就烦恼不已。更让她气愤的是,前几天儿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  相似文献   

15.
廉吏佳话     
清官自古受人敬仰,他们为官清廉而获得种种美称,名垂青史,流传至今. 半鸭知县清代于成龙任罗成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生活.儿子从山西老家来看望他,他只有一只咸鸭,于是就割了一半给儿子,作为儿子归路上的菜,因而百姓敬称他为"半鸭知县".后来他任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店,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又誉之为"于青菜".  相似文献   

16.
灵应寺里的智勇大师是一位高僧,时常帮人解答疑难.这天,在通往灵应寺的山路上,走着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是富翁,后面两个人是他的儿子.富翁一心想将两个儿子培养成文武全才,可是大儿子只爱文字,不爱武功,每当学武功的时候,他就无精打采;而小儿子只爱武功,不爱文字,每当学文字的时候,他就蔫头耷脑.富翁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智勇大师求助.  相似文献   

17.
张达明 《知识窗》2007,(9):12-12
克劳德·艾金斯,从小智力低下,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但总算凑合上了高中。父母眼见得儿子上大学无望,希望他能在体育上有所发展,便托人把儿子弄到学校篮球队。但克劳德·艾金斯低能的智商很让教练失望,动作总是不得要领,一个简单的罚球动作,就够他无休无止地练习了,他因此被大家送了个绰号“出色的罚球手”。  相似文献   

18.
谢胜瑜 《知识窗》2010,(4):44-45
2009年11月30日,儿子谢嘉满17岁。儿子从童年到少年,再到步入青年,作为他的爸爸,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知道这个时期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能帮他,却又感觉无处着力:住在高楼,儿子远离了人群,我没有办法让他回到我们从前的无隙环境;读了中学,儿子课业繁重,我不能替他做作业为他减负,所以他只能早起晚睡;进入青春期,儿子叛逆易怒,我没有时问静下心来听他细细讲述。所以,他的少年苦闷和烦恼只能一天天堆积在他心中……  相似文献   

19.
开心剧场     
换水儿子小的时候,啥事都想模仿。有一天,他大姑洗衣时,也给他拿过一个脸盆,让他洗手绢。儿子像模像样地洗着。母亲正在厨房里做饭。她还纳闷,小孙子今天真老实啊!过了一会儿,儿子突然放声大哭。我们急忙进屋问他怎么了。儿子说:我看见小鱼身上脏了,想给它们洗洗。  相似文献   

20.
扯平     
从前有一位农妇,刚生下一个儿子,丈夫就生病离开了人世.她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成人.儿子20岁时,她又为他娶了媳妇.儿子和儿媳表示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又过了20年,农妇年迈体弱,不能下地干活了,成了家庭的"累赘".有一天,儿子对母亲说:"妈,你养育了我20年,而今我又奉养你20年,这笔账算是扯平了.从现在起,我们不管你了,你得从家中搬出去另起炉灶了."儿子说一不二,真的把母亲赶离了家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