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对媒介的最大改变是在消费领域确立了新闻产品的消费——受众的主体地位,在生产领域确立了媒体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的地位。对受众的“迎合”和市场理念,使传媒在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娱乐化产生和发展源于深刻而复杂  相似文献   

2.
成瑞平  陈岩 《声屏世界》2005,(11):41-42
媒介广告市场到目前为止仍旧是我国传媒业获取收入的最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媒体经营者认识到了受众资源的占有程度,不仅影响着煤体的广告收入,甚至直接影响着媒体产品的生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在媒介广告市场和受众资源这两个不仅关乎媒体优和劣,更关乎其生或死的传媒产业的结构性单元上。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众媒介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有多种表现。这些手段包括用广告塑造媒介及产品形象、增加媒介产品的品种、提高服务品质、降低媒介产品价格以及营造市场垄断地位等等。上述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媒介运作愈来愈呈现出商业化特点,大众媒介的阅听人被看作消费者,而媒介把目光主要瞄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来控制大众媒介的消费者。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中,价格作为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竞争策略尤其引人注目。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媒介市场烽烟四起。然而价格战给媒介竞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良性发展,抑或是相反? …  相似文献   

4.
吴建 《传媒观察》2004,(2):7-10
在媒介市场逐渐向区域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市场媒体的合理容量、区域市场所能提供的广告容量、区域广告量能养活多少媒体、多大的媒体等问题,不仅是传媒人极想知道答案,也是媒介的管理者、市场的广告主、广告商极力想知道的。探讨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领导、管理部门可以据此作  相似文献   

5.
媒介价格战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众媒介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有多种表现.这些手段包括用广告塑造媒介及产品形象、增加媒介产品的品种、提高服务品质、降低媒介产品价格以及营造市场垄断地位等等.上述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媒介运作愈来愈呈现出商业化特点,大众媒介的阅听人被看作消费者,而媒介把目光主要瞄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来控制大众媒介的消费者.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中,价格作为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竞争策略尤其引人注目.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媒介市场烽烟四起.然而价格战给媒介竞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良性发展,抑或是相反?  相似文献   

6.
黄娟娟 《东南传播》2013,(9):110-112
随着数字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渗透,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平台,其中广告专业学生对传媒信息的接受与使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大多传媒院校依然把该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媒介技能应用上,忽略其自身环境和技术变化带来的阶段性差别。因此本文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广告专业学生的媒介理论知识培养、广告作品创作技能及实践活动过程取证研究,结合数字媒介发展状况,有助于对现有广告学科的媒介素质教育模式进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辛晨旭 《传媒》2016,(1):75-77
在如今高度商业化、信息化的社会,广告对媒介的选择越来越细化.不同的媒介各有所长,在覆盖区域、覆盖范围、受众数量、影响力及自身特点等方面都有所差异.为了使广告效益最大化,广告策划者需对现有媒介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广告市场策略和诉求对象策略为依据选择媒介,并将其进行时间和内容上的组合配置,以期达到广告活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郝佳 《新闻窗》2012,(3):55-55
媒介形式的大融合,既是当前媒介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大传媒对象和传媒市场的要求。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对于媒介传播而言,形式占有重要地位,媒介的形式决定着媒体的内容。因此,大融合形势下的媒介内容必将为广大传媒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现代广告的实践策略和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时候,存在着一个普遍规律,这就是社会从实体化走向媒介化。而社会向媒介化的转型,又必然导致人的空心化,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失落。人类创造了媒介,但最终却被媒介所控制。媒介的传播本质是再现意义上的表现,这必须导致文化的形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商品的最后阶段是广告。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文化表述,广告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对象(在本文中不讨论公益广告),这里仅就广告定义,广告创意,广告类型和广告的社会审美价值的表现特性进行探讨。现代广告的定义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形式,广告是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10.
徐雁 《新闻世界》2010,(6):189-190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传媒在经营机制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传媒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发行和广告两方面,各媒体在经营运作上注重对信息产品进行加工包装,以及对自身品牌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1.
刘建明 《传媒观察》2005,(12):27-28
当人们谈到媒介经营和管理时,首先需要了解传媒生产力的含义和构成,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内媒体经济学的一个空白。传媒生产力是传媒工作者在思想产品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包括加工对象的客观世界表象、传媒工作者及从事传媒生产的各种资源与设备。在传媒生产力中,记者、编辑、导演和其他产品作者处于核心地位,社会科学观作为传媒生产力的导向,决定传媒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和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把握传媒生产力的概念与构成,对打造传媒生产力,增强媒介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活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传媒产业发展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传媒产业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近,传媒市场也表现出诸如传媒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提升、市场进入的资源与能力门槛快速提高、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广告收入的增长趋势减缓等成熟期的初步特征。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媒为适应社会对媒介产业品质要求逐步凸显的需求,同时改善内部经营管理不太规范的现状,开始重视传媒自身内部建设,注重文化管理在媒介中的使用。作为传媒业内增凝聚力、外树媒介形象的传媒企业文化,开始逐渐被传媒业接纳和认可,并在具体的经营实践中体现出了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钟楠  陈世华 《新闻窗》2007,(5):104-105
在现代传媒的运作过程中,广告与媒介一直处于互动的发展过程,大众媒介为广告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广告也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介,成为媒介内容和媒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属经济的范畴,主要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并不直接担负太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它却以其特殊的方式参与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塑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区域市场报纸容量的有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 《新闻界》2003,(1):31-33
在媒介市场逐渐向区域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市场媒体的合理容量、区域市场所能提供的广告容量、区域广告量能养活多少媒体多大的媒体等等问题,不仅是传媒人极想知道答案,也是媒介的管理者、市场的广告主、广告商极力想知道的。探讨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领导、管理部门可以据此作出符合媒体客观发展的宏观决策和管理监控决策;对于强势媒体而言,可以据此测算判断区域媒体容量、广告容量而对地媒体发展作出适时调控和决策,减少经营管理中的盲目性,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占有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弱势媒体而言,可以据此把握媒体的生存警…  相似文献   

15.
曾海芳 《新闻记者》2007,(10):70-73
近年来,全球传媒业正经历着一场喧嚣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卫星、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带来了媒介技术形态不断的创新和整合;跨国竞争、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与资本的联姻成为市场亮点;媒介机构、产品和消费日益向国际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与之相应的是,传媒政策作为媒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  相似文献   

16.
简力 《新闻传播》2010,(8):91-91,96
本文认为.造成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男性特质占据主导:传媒领域中女性工作者人数和地位相对局限;媒介组织和社会制度层面上男性依然占据主导。这种模式化的展现会隐性强化男权制社会规范,误导受众对女性之美的解读,并导致女性的消费主义。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在于实现由广告即销售到以人为本广告观念的转变,并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媒介广告行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各种违法、虚假、色情等内容的不良广告在媒介上大量出现,误导受众,危害社会。必须强化广告监管措施,规范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李麟霖 《中国广播》2009,(10):64-66
现代社会,传媒的力量无处不在。传媒在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受众带来种种误导。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媒介在物质消费、情色消费、游戏消费方面大做文章,不惜采用夸张、变形、煽情、刺激等手法吸引受众,从而达到高视听率、高发行量、高广告收入之目的。因此,对于媒介在后情感主义到来时的狂欢,媒体从业人员理应保持警觉,也应该从商业化的迷雾中走出,回9-~aY-常理性,重建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周果 《新闻前哨》2005,(2):103-105
高尔基讲:“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传媒广告语言。广告学家一致认为,广告语言是广告生命的支点,它在广告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有些传媒的广告从业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广告语言在广告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告语言被视为细枝末节、雕虫小技,可以敷衍了事,致使一些广告中的别字、错字和欠妥的提法不断出现,有的甚至不堪卒读,严重伤害了传媒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进入市场,媒介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成为市场的主体,传媒的商业化成了现实的生存方式,传媒公共关系则是指传媒与其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为了使社会公众理解和认识传媒的经营方针、经营策略,传媒应有计划地开展公关传播活动,使传媒与社会公众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树立传媒形象,提高传媒知名度[1].公共关系的特点是不以直接的短期促销为目标,而是通过公共关系活动使潜在购买者对传媒及其产品产生好感和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