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至10月,《张家口晚报》对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首例捐献器官并成功移植的新闻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先后采写、刊发稿件15篇.帮助器官捐献者阎靖的父母实现了捐献爱子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愿望,阎靖的父亲阎立斌因此也入选河北省2006年度“十大爱心人物”。此事感动了张家口市、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至10月,张家口晚报对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首例捐献器官并成功移植的新闻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先后采写、刊发稿件15篇,帮助器官捐献者阎靖的父母实现了捐献爱子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愿望,阎靖的父亲阎立斌因此也入选河北省2006年度"十大爱心人物".此事感动了张家口市、河北乃至全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学刚 《新闻窗》2008,(1):83-84
2007年8月底至11月初,贵州省内各主流媒体对水城县捐献人体器官的农民工陈家祥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感人故事传遍黔中大地。由此,在身后实现捐献器官遗愿的陈家祥成为年度都市人物候选人,积极参与此事的“中国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的陈德忠老人也成为感动中国的贵州两名候选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底至11月初,贵州省内各主流媒体对水城县捐献人体器官的农民工陈家祥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感人故事传遍黔中大地,由此,在身后实现捐献器官遗愿的陈家祥成为年度都市人物候选人,积极参与此事的“中国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的陈德忠老人也成为“感动中国”的贵州两名候选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2012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前不久揭晓,笔者与同事合作的通讯《大爱,成就骨髓捐献的镇江传奇》获得一等奖。回想2003年,镇江市首例也是江苏省首例女性骨髓捐献者戚熙娟赴京捐献,笔者作为唯一的文字记者随从采访,那期间的点点滴滴似乎还在眼前。当时发表的第一篇捐髓报道稿件获得了当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10年前,捐献骨髓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在新闻报道中也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10年后,从镇江走出的志愿捐髓者已有35人,笔者参与报道的也有20多例。随着骨髓志愿捐献事业的发展,这一领域的报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耕耘了一块新闻报道的新鲜领地。随着爱心捐髓人数不断增多,如何使骨髓捐献报道“保鲜”,成了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寻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2011年岁末,一位外来工成为宁波器官捐献第一人。甬城各大媒体全方位地报道了此事。作为地方党报的宁波日报,更是高起点、高规格地进行持续报道:从2011年12月14日起至2012年1月21日,先后刊发了近30篇孙永海捐献器官及反响的连续报道,有消息、通讯、评论和照片。甬城媒体的报道得到市领导多次批示,引起中央媒体关注,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还特地来甬制作专题片,在全国又一次展示了“爱心宁波”的风采。同期,全城媒体的“大合唱”形成合力,推动了器官捐献事业在甬城的蓬勃发展:短短1个多月里,全市新增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120多名,有3人捐献成功;成立了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一家民企设立了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第九届广播新闻协作会于2007年4月19日至20日在廊坊市固安县召开。会议由河北电台主办,主题是交流经验,密切协作,凝聚系统合力,打造河北大广播新格局。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电台主要负责人、新闻部和对上报道的负责同志80余人到会。大会对2006年度对省台供稿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沧州、张家口电台代表作了大会发言,河北电台台长杨兴盛到会作了主题讲话,中央电台副台长王明华、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双胜等到会看望代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秘书长王敬松、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作专题讲座,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河北广播》2007,(1):14-22
2006年度,各频道、中心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深化新闻改革,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宣传创优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和“长江韬奋奖”两项中国新闻最高奖,居全国地方媒体之冠;外宣报道跃居全国省级台第二位,对上报道、获奖节目总量居全国省级电台第三位。根据我台《宣传创优奖励表彰办法》和《技术创优奖励表彰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台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2006年度获奖作品、创作人员通报表彰,并实施奖励: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8日至16日,笔者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中广学会2006年度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奖评析会。本次评析会收到全国报送的新闻作品150件,评选出各类优秀作品90件。通过5天的看片、评审工作,引发了很多对新闻报道方面的思考,笔者以为,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记者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其中,那么新闻报道也不可能是有什么新闻价值的报道。因此,新闻记者应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考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河北电台的《河北新闻》节目在会议报道任务重、主题性报道多的情况下,收听率一直高居全台节目尼尔森调查榜首,赛立信公司2006年度河北电台满意度调查中,听众占有率、到达率位列全台第一.省台开展专家节目评议以来,12次获优秀等级,优秀次数居全台首位.并荣获河北省第三届省台广播电视"十佳知名栏目".《河北新闻》节目得到领导和听众认可,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散文式笔法  相似文献   

11.
生命摆渡人     
对职业的理解与思考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最初是来自于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志愿者.2010年3月中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这一职业随之产生.2015年,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合法途径.这标志着中国器官捐献事业进入了更文明的新阶段,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马璟 《军事记者》2014,(7):35-36
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党报的新闻传播实效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军工报社通过“80后”军官黄亮捐献器官的相关报道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体只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采取灵活的报道形式,就能够发挥好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牢牢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3.
近日,《安全中介造假,谁来管?》获评2015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2015年12月25日,《安全中介造假,谁来管?》在河北日报六版《专访》栏目刊发,在社会上和安监系统、企业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一篇真正的舆论监督报道,比我们检查企业几百次还要有警醒作用。”省安监局局长刘宝玲对报道给予了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至10月,"主流媒体科技报道状况调查"课题组对有代表性的党报进行抽样调查,量化描述党报科技新闻(包括科普,下同)报道内容表现.根据调查的部分结果;本文重点分析近年来党报科技报道的内容及信息来源情况.根据政治权威性、媒体层级、报纸的区域性、读者对象分布情况,并参考发行量数据,我们选择了以下六家党报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分别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广州日报》《河南日报》《四川日报》.本研究以2006年为时间节点,调查时段定为2005年度、2007年度、2009年度.  相似文献   

15.
捐献意识其实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它不仅仅体现了国民的素质,也在考验着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能力。政府的工作做得再细致,如果没有强大的宣传舆论做先锋和后盾,器官捐献也将是无力顺利实施的。以下从两个方面浅谈如何加强舆论宣传促进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以解决捐献器官困难的问题。一舆论宣传做辅助,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有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信息     
本报1件作品获全国综治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本刊讯记者牛明汉报道:200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日前揭晓。本报记者李学勇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2006年度记者证核验启动据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的消息说,该署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从3月起全面启动2006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核验程序是,先由各新闻机构严格自查, 主管单位认真审核,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法核验,对所有2006年1月1日前申请并通过审批,领取新版新闻记者证的新闻单位采编  相似文献   

18.
新闻组照《黄石村民在印尼客机坠毁中遇难》继荣获第十二届(2005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二等奖之后,最近又荣获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这也是本人继2003年度新闻摄影《放鞭炮岂能驱邪保平安?》和2004年度新闻摄影《日夜守着电话机,祈盼儿子平安归》分别荣获第十届(2003年度)和第十一届(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一等奖之后的第三次获省级以上新闻摄影的一等奖。这在莆田当地新闻史上属少见,也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但细想起来,这近三年“偶然”的新闻摄影“三连冠”蕴含着一定的必然,也包含着《湄洲日报》老总的良苦用心和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06,(16):I0034-I0034
博鳌亚洲论坛在其2006年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为2006年度博鳌亚洲论坛的白金赞助商,其旗下品牌TEANA天籁为“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贵宾用车”,借此契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宣布,新一代天籁系列轿车经过核心技术的大幅度升级,外观内饰的全面提升之后,即日起正式上市。 2006年4月21日新天籁正式在昆明上市,我们有幸在25日对新天籁进行了试驾。[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26日,一条“江苏有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在随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经查此消息是失实报道。其实,“在近4万名毕业生中有3万多为中专、技校毕业生”。而像上述这类失实新闻,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甚至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也时有出现。基于此,笔者提出有关耻感与媒体品格的一点看法,愿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