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捕捉亮点     
我在西藏工作了15年,其间12年的记者生活,使我对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访感触颇深。在这里,仅谈一些我的采访感受和体会。 以小见大,寻找采访新角度 前些年,我在日喀则报社当记者。1989年秋天.在扎什伦布寺采访。当时,正是国际上反华势力诋毁共产党在西藏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时候,扎什伦布寺是一座爱国寺庙,历史上曾为反帝爱国做出过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寺庙还开展了多种经营,成立刚坚发展总公司,喇嘛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这一典型,无疑是有说服力的。在采访中,我的脑子里总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从新的角度,用铁的事实去说明喇嘛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记者     
牛海鸣 《中国广播》2006,(11):22-23
记者是做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人。记者的天职是亲历历史、忠实记录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变革。践行记者责任的最佳方式应该是,以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报道取得新闻事件社会效应的最大化。范长江、穆青、埃德加·斯诺,都是著名的记者。因为他们追求真理,勤奋和执著,他们是记者职业的楷模。同缘于新闻工作,在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时至今日,我也已经做了31年记者。在高原做广播人,欣逢一个伟大、全新的时代,亲身感受和  相似文献   

3.
我从1943年秋担任《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开始,到1957年冬离开《人民日报》,绝大部份时间做的是记者工作。之后,有一年时间是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从1958年秋天起,我长期在《文汇报》做点领导工作,到1985年离开岗位,一直有机会和记者的工作保持着联系。回顾从事40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最使我难忘的还是14年的记者生涯。那段时间,我写得较多的是人物方面的通讯、特写,文章的主人公大多是我国的工人和知识分子。全国解放后,我到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4.
其实我早就不在新闻一线干了。随时准备拍摄的状态不过是一个习惯。这习惯使你保持着对周围变化了的事物的一种警觉,一种对新闻的警觉。而一个对视觉变化有敏感的文字记者,一定是一个敏锐而且注重细节的记者。只有注重细节的记者才可能是一个好记者! 保持对视觉的敏感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使命都是记录新闻,只是记录的介质不同。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能力对记者最重要?我认为是思考能力。 当记者的都想采写出能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新闻作品。所以相当多的记者在工作几年之后,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这个问题对有十几年新闻工作经历的记者尤其迫切。讲经验和采写技巧,多少也有相当的积累;讲有点影响的新闻作品,多少也写了一二篇。但往往在这个“时节”,他们都面临着寻求新突破、再上新台阶的挑战。作为这类记者群体的一员,我愿意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一下怎样不断地“否定自己”、“创新自己”。 (一)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关键要  相似文献   

6.
山丹 《青年记者》2009,(23):31-33
内蒙古横跨东西,在祖国版图的正北方。作为一名普通的内蒙古草原的广播记者,和所有的记者同行一样.我一直奔跑在路上。在短短19年的新闻采访实践过程中,我用声音记录着内蒙古的发展变化,用心灵讲述着草原上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我在新闻战线已经干了十八年了。其中十二年的记者生活,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作一个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记者,不仅要及时捕捉基层单位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更重要的是还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说实在话,在一些单位领导人心里,记者见识广,跑的单位多,他们愿意和记者交朋友,希望记者把别人的“新招”告诉他们,以便借鉴他人,少走弯路。从而使我悟出:记者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做:就是宣传新鲜经验,做些实际工作。有了这个发现之  相似文献   

8.
李沅 《传媒观察》2007,(4):57-58
《中国新闻周刊》有一个挺“牛气”的目标——做新闻的终结者。意思就是,他们周刊做过的新闻别人就无法再做了。作为一名在政经类期刊工作的记者,我对这个提法很有共鸣。结合4年多来在金陵瞭望杂志社写过的稿件,我粗浅地谈谈对杂志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9.
冀平 《新闻知识》2001,(8):17-18
一个记者,尤其是一个出色的记者,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善于或者从人们都司空见惯的人人心中有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实,或者从“小荷露出尖尖角”的现象中,“捕捉”别人没有感觉到的深刻内涵。这种“发现”和“捕捉”,就是新闻敏感。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有一种较强的新闻敏感呢 ?我的理解是,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强不强,素质高于否固然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因素,但重要的还在于对生活深刻感受的悉心培植。也就是说,你对生活感受越深,新闻敏感才能迸发越快,新闻敏感才显得越准,新闻敏感的平台才能越大。  …  相似文献   

10.
毕业参加工作6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成为<工人日报>的一名驻地记者.十几年过去了,一直做驻地记者,展望可预测的未来,驻地记者可能成为终身职业.这个角色,对我个人的思维习惯、为人处事,乃至整个人生,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立刚 《视听界》2005,(6):88-88
我从1970年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在新的挑战面前,多么渴望有一本广电人自己的刊物啊!1986年元月,独树一帜的《视听界》在人文荟萃的江苏诞生了,从此,她成了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视听界》引领我在广电战线不断成长,我做广播新闻工作是半路出家,当记者、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在地市级晚报工作了十几年的记者,我理解的"走转改"不仅是一名记者的工作态度,更是我们的工作状态。十几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新闻第一线,长期从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采写工作,这样的日常的工作形式,才能让我们书写出一个个鲜活的凡人故事。  相似文献   

13.
做思考型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算起,我参加工作已有5年了,这些年来最大感受是,80后记者们闯劲十足,可是思考却不够。在所有的新闻媒体中,报纸对记者的思想性要求最高,所以我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一名思考型记者。时刻思考挖掘信息由于工作关系,我一直跑政法线,跟公、检、法各个部门比较熟悉。对于政法类新闻,报社的要求是尽量做软性新闻,报道中的工作味应尽量淡化,因此在采访和写作中,仔细思考表现角度,是稿件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来临之际,和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一样,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党和国家关心新闻工作者,重视新闻工作,又令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才8年多的年轻记者,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回忆不长的新闻实践经历,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要做一名人民记者。 这也许与我所接触的新闻报道对象有关。一直  相似文献   

15.
26年前,我在政府机关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现任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同志,有幸被领导安排陪同他到文山县的基层采访。短短几天的接触,他给我讲了新闻殿堂里的许多动人故事,谈了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难忘经历,特别是通过他的耳濡月染和言传身教,使我对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我走上了业余新闻工作这条路。从198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6.
1988年,我开始从事专职新闻工作,至今7年了.党委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办好党报很不容易.为了加快对党报的认识,我从积累入手,分类积累了党报的消息、通讯、言论等资料,借个拐棍走路.这几年和报社的记者都熟了,借送稿和记者来采访的机会,从他们那里获得不少信息,知道报纸最需要什么.尔后有针对性地去抓新闻,这就提高了命中率.摘录社论要点,一个论点就是一个新角度,抓得准就上得快.所以这几年比较清楚报纸的发稿动态,对党报有了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84年4月正式被任命为解放军报记者的。从事军事新闻工作十几年来,我从一个部队通讯员成长为一名职业军事记者,自感走过的是一条欢乐与痛苦结伴、艰险与机遇同行的难忘之路。我13年间一直工作在西北、西南较为艰苦的边疆和边防线上。我军驻守西藏、云南7000公里边防线上的连以下边防点,我基本上跑遍了。14年来,我到师以下部队采访的时间,每年平均在6个月以上。从业13年来,我每年都超额完成了规定的刊稿数量和质量指标。1993年以来,连续4年刊稿数量在军报记者部排位第一。13年间,我参与和组织完成了大小…  相似文献   

18.
甘做嫁衣     
一九七八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报社,成为一名资料编辑。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更加热爱这项工作,用一句话说:我看重这份工作,甘为编采人员做嫁衣。对于资料工作的热爱我是有个过程的。刚来那阵子,自己并不安心资料工作,觉得与报纸联系不大,在编辑部是个可有可无的部门。本社编辑、记者对资料的利用,提高了我对资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消除了原来那种不正确的态度。我看到本报凡有影响力的大型报道和专题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从实际工作岗位来到新华社湖南分社的,时间不过两年,对于这项新的工作还不十分熟悉。作为一个新兵,我想谈谈自己初做新闻工作的一些感受。那还是前年元月,我正领导着一万多公社社员在修水库,突然接到调动工作的通知,原来是要我改行当记者了。心里又喜又惊。喜的是:组织上交给了我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惊的是:改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晚报、都市报等报种的强势冲击,使得各家电视报在传统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版,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纷纷开设和增加社会新闻版面,以增强自身立足市场的平衡能力。勿庸讳言,电视报做新闻,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那么,怎样利用自身特点做好社会新闻,就成为电视报记者思考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仅根据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