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的理解,STS教育在多层面上体现出后现代性:STS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蕴含着后现代性;STS教育追求主体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开放、多元,在教学中关注"对话"与交往,这些都显现出了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王虹  王锦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77-80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论述了"人文奥运"的后现代性特征,得出"人文奥运"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人文奥运"的生态观、文化观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性特征;"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和合思想"具有后现代主义精神;并通过分析"人文奥运"的后现代性,认为后现代体育发展观符合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由诸多"后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相互激荡而成的当今"后现代"哲学语境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诸流派与教育理念变革的视觉交汇为基点,探究教育理念的"后现代"元素,以激活各种异质话语,完成教育理念的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观是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后现代主叉者对"成人""教育"的观点,阐述了测不准、混沌、复杂、不确定等后现代观念的关键词对成人教育转向的影响,进而论述了后现代视阈下的成人教育图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反思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借鉴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有助于我们对体育教育现代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产生新的理解和诠释.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在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后现代的教育观。后现代教育理念并非全盘否定现代教育,而是在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伊始,后现代主义思想开始在比较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后现代话语体系日益成为比较教育研究文献的重要构成。后现代理论家及其思想术语的引用以及后现代方法论的运用,意味着比较教育的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相对传统的观点 ,将教育技术看作是研究如何通过技术来促进教学与学习 ,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则是沿着一条不同的轨迹看待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这一观点是尚未成型的或尚不完善的 ,被划为后现代一类。本文讨论了作为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提出后现代主义观点能够为教学设计实践提供建设性的批判 ,探讨了有助于改进教学设计实践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现代已经走向式微 ,但后现代的精神气质却发生着久远的影响。“后现代”是在对“现代化”的批判和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景观包括 :否定和怀疑的理论本性、非中心化的解构策略、多元化的思维风格、富有建设性的创造精神、寄予关爱的全球视野。后现代观照下的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 :打破叙事范式 ,奉行实用的知识观 ;反对理性教育 ,追求多元的目的观 ;活化静态课程 ,倡导对话的教学观 ;立足本土文化 ,面向全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赵成蓉 《出国与就业》2011,(22):122-123
后现代课程观发端于哲学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作为深入研究和理解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基础,探讨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发展、内涵,及其为后现代课程观探索提供的理论依据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认为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认识到我们不再生活在"现代"世界."现代"世界如今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我们进入了"后现代"世界.但后现代却又与现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现代思想的复杂,必将带来多元的后现代课程观.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社会思潮,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来审视教育的种种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后现代知识观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学习组织形式——小组学习活动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是一个多义"能指"。人们大致在三个层面上使用"后现代"一词:美学风格/后现代主义艺术、历史分期/后现代社会、思维方式/后现代批判理论。1980年代中国开始接受后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批判理论,199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后现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后现代"在中国的意义是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已逐渐丧失其反抗性,后现代社会也初露弊端,但作为思维方式的后现代批判理论却可以给予我们一种方法的启迪,在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中生产出一种反思型的话语。  相似文献   

14.
儒家教育思想的后现代意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进入后现代时代,用后现代的观点审视儒家教育思想是社会和教育发展所需。儒家教育思想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后现代的反思批判性与儒家教育思想的反思批判性特征,后现代的反中心主义与儒家和谐仁爱教育思想的人文关怀,后现代的反基础主义与儒家教育思想的不确定性等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评柯温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理论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构成一种显现的关系似乎产生于本世纪九十年代,换句话说,把“后现代”思维模式纳入到比较教育研究中与“后现代理论”的产生出现了一定的时间差①。尚且不论比较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6.
WEB2.0与学习方式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2.0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运行方式的新思潮,其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带给人们崭新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在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思维特征与Web2.0有很多相通之处。文章分析了web2.0技术特征并深入挖掘其蕴涵后现代主义理念,并思考基于web2.0的学习方式的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7.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的《后现代课程观》最引人注目,下面着重阐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描绘了一幅后现代主义以及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的图景。多尔首先从科学——神学——生态学而不是美学——文学——政治学的维度对现代范式封闭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笛卡尔主义、牛顿主义、博比特模式、泰勒模…  相似文献   

18.
略论教师权威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解构以及后现代教育学对师生关系的重构,现代教师权威得到消解,教师权威出现了后现代转向.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权威与师生关系开始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19.
学前课程编制的后现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端于化、建筑、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根本宗旨在于重塑现代性,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1984)一发表后,后现代思想以其多元性、开放性、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复杂性等逐渐渗入到人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及课程编制的新的见解与主张。在多尔(Doll)、舒伯特(Schubert)、斯拉特里(Slattery)等一些后现代主义那里都能见到。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去中心化"。这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中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去中心化"。现代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中心的教育。后现代教育者认为,这种自然学科的中心主义使得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被打入冷宫,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的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