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动画从诞生至今已将近90年,从建国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动画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但是之后,中国动画开始进入低谷,外国动画大量占据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本土动画正在渐渐复苏,"民营"取代"官办"成为主流,但"保量不保质"的现象频频发生,现今中国动画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程禹 《传媒》2014,(10)
正水墨动画是传统水墨画与动画相结合的产物,以动画的方式为静态的画面赋予了生命,是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形式,也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的出现使中国动画打破了长久以来"只进不出"的局面,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式的动画体验。诞生与发展1960年,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这是中国动画、乃至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碰撞的结果,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水墨画引进了动画的创作之中,将两种艺术的优点集于一身。这部水墨动画一问世,中国水墨所特有的意境气氛和优雅灵动的画面感,以及那些来自于齐白石笔下的动物造型使整个动画片带上别样的艺术情调,打破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少儿作品的指示,扭转外来卡通充斥我国书刊市场的局面,扶植中国自己的动画创作与出版,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动画读物,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实施了"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也称为"5155工程",就是在全国建立5个动画读物出版基地,创办5个儿童动画刊物,出版15套大型动画读物.  相似文献   

4.
在近些年中国动画出现了"复古热"当然这个复古热不是旧衣旧穿,而是指的旧衣新穿,以新的形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的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创作者们抓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可再生的价值,使中国原创动画再次得到社会好评.本论文主要从中国动画的发展进程、选题、选材进行了分析论证,来探究中国原创动画找到了动画的新出路.能否认为这次原创动画热潮是因为有效的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元素符号有关系,也为今后国产动画创作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术片"现象是中国动画所特有的,"美术片"时期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片"样式长期影响了中国动画的创作模式,既显现出丰富的美术形式、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承理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对于"美术片"的研究,特别是对"美术片"的特点、历史局限及价值的分析,是当下研究中国动画艺术"本土化、民族化、产业化"三个核心问题较为清晰和实际的出发点,对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梦蝶  秦文竹 《传媒》2015,(17):72-74
中国动画也曾经历过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国产动画以别具一格的"中国学派"风格享誉中外.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却因种种因素走向式微,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动画强国.2015年7月热播的3D动画片《大圣归来》,上映单周票房突破3亿元人民币,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被誉为中国动画的华丽回归,似乎让人重新看到中国动漫"逆袭"的曙光.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今国产动画走向式微的原因,并以《大圣归来》为例指出中国动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疏寒 《今传媒》2014,(5):79-80
中国动画发展了近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坎坷也创作了辉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动画片,其中水墨动画在国际动画的舞台上已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动画。历史变迁,在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当代,中国动画人也在不停地探索着中国动画新的发展模式。在现代技术的革新下,以网络、手机为新的传播媒介已逐渐成为现代传媒的主流,随着网络游戏、手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大量运用动画元素和动画技术,使动画在这一新领域也逐渐的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日美风格看中国动画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小茹 《视听界》2005,(1):37-40
作者针对美日动画占据国内动画市场,国产动画亟待振兴的现状,通过日美动画风格的比较分析,试图为国产动画的发展找到一条适合的出路,那就是国际化创作观念与表现形式 民族化精神内核的中国式道路。民族化是中国特色,是个性;国际化是理解的桥梁,是中介,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使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中国网络动画在技术和观念的双重推动下发生了颠覆式改变,从2000年Flash技术制作的动画短片首次在国内网络上出现,至今短短十几年,中国网络动画已形成"全产业链"模式,涉及漫画、网文、动画、影视、游戏等多行业,快速的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关照缺失、价值供给失衡的问题。基于社会学、传播学的视野对中国网络动画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从"关注现实、把握导向、有效传播"的角度以期构建中国网络动画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动画民族化的探索一直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课题。人们反复研究、反复探索,试图寻找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模式。事实上,中国民族化的动画,绝不是简单地用三维展示一些水墨化的镜头,用动画的形式重现一下《三字经》、《百家姓》、《二十四孝》、《四大名著》等传统故事这么简单,而是要把动画形式上的时尚性、视觉元素的民族性、内涵与思想精神的传统性和语言运用上的国际性四位一体、综合运用,才能真正走向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的辉煌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画的发轫,实际为1923年.这个时间,比现有资料普遍流传的1926年要早.本文基于尽可能翔实的历史资料,以及尽可能详尽的史考,进一步证实了一些相关史实:在人们熟悉的中国动画大师万氏兄弟之前,的确另有2位中国动画先驱在上海进行着动画创制的开拓,而且与万氏兄弟大约同时期,也有其他的民族动画前辈在辛勤耕耘,且这些早年动画人,都绘有动画电影短片,有的还进入了上海影戏院正式放映.这些史实,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有关文献所罕见.本文作者将相关讯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考证,力图穷尽其翔,清晰其实,确凿其史,为中国动画史学相关定论提供一个比较明晰的论证,亦为我们今天敬仰和纪念中国动画先驱们,提供一个相对充实、丰富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现代传播》2006,(4):98-102
本文分析了中国成人动画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定位不明、产出不足以及战略制定失当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入手,廓清当下中国成人动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念与行为,提出了中国成人动画发展应采取的路径———市场细分化、功能娱乐化、生产低成本化、产品差异化与内容写实化。通过对中国成人动画从理念、内涵到生产进行较为彻底地置换,铸就一个成熟与健康的中国动画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重现中国动画昔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画电影与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晨 《现代视听》2012,(5):33-38
本文对奥斯卡获奖动画情况进行了回忆与整理,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对专家学者进行了访问,并结合中国动画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这篇论文的视角较为新颖,将中国的动画产业放置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将经济学中的全球价值链理论运用到对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分析中,从而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动画产业在整个全球动画价值链中的准确定位,进而指出:中国动画必须实现一种产业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5.
何宇 《新闻爱好者》2011,(17):20-21
本文试从"动画传播"的概念入手,解析美国的动画文化及其附属的商业价值是如何在不乏文化壁垒和政策限制的中国,通过其特有的传播路径取得文化涵化,实现传播价值的。借此启示本国动画在全球化语境中应加强受众市场定位,提升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16.
高长力 《传媒》2018,(10):8-10
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动画精神饱满、创作繁荣、稳步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扶持引导下,全行业凝心聚力,精心创作了《梦娃》《翻开这一页(三)》等 "迎接十九大"动画片,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由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深入开展,国内重点动漫机构和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等一批深刻反映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全国70余所高校动画专业师生和60余家动画企业创作人才参与创作,创作出《美在心灵》《圆梦》《文明以礼》《蒲公英的细语》等100多部展现真善美、充满感染力的优秀创意和作品,青年动画人才队伍表现出可喜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桑亚杰 《大观周刊》2011,(25):79-80
中国动画和世界动画在发展的时间上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并且从一开始就不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而是创建了我们自己的民族动画.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题材的国产动画曾经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剪纸、水墨、木偶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而且使国产动画在技术上逐渐走向成熟。但国产动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观念的保守和专业人才的缺乏.特别是在开发动画衍生产品市场方面的滞后,包括漫画、玩具、音像制品以及印有片中人物的服装、文具等的商品开发的忽视等因素,导致国产动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标准化和肯定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视野中的三个突出特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动画艺术家失去了创新的环境,动画作品失去了与社会间离的活力,动画消费者也不再追求真正的趣味.中国动画艺术繁荣的三个关键要素均遇到了问题,"中国动画学派”也随之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9.
丁亮 《传媒》2023,(22):19-20
<正>2023年7月21日上午,笔者参加了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年度主题学术交流活动,并以《中国动画的守正与创新》为题作了报告。笔者认为,中国动画既需“守正”,即坚持民族特色;又需“创新”,即在动画技术、艺术、内容、商业、国际化传播等维度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20.
刘彤 《传媒》2021,(5):28-31
回顾国产动画历史,"中国学派"不仅奠定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高度,也为中国动画人才队伍的构建、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中国学派"在商业性营销、电影语言运用、现实题材和全龄化故事讲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成为其遭受欧美动画挑战和国内影视观众诟病的主因.全方位认识"中国学派"在模仿中蹒跚学步、在包容中独辟蹊径、在融合中开创未来的创作历程,对当下动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