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量表对安徽省四所本科院校的6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学校差异,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上。重点院校显著高于新升本科院校。在孤独感上,重点院校显著低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现状、特点及其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商洛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共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自尊和社会支持方面呈正态分布,虽然有孤独感体验,但程度并不严重;在孤独感、自尊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生源、学科性质、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上的差异,但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自尊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各个社会支持维度和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越高。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学生孤独感、领悟性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孤独感量表(UCLA)、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领悟性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领悟性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中介效应依次检验结果表明:在大学生领悟性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孤独感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积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均较低。(2)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大四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主观支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低,但大三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6)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及良好情感品质的发展为目的,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方法,对4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贫困、是否恋爱以及不同专业上的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差异显著;孤独感与各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中高得分组、低得分组的各社会支持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从而证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应该引导大学生构建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从社会支持与情感品质角度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文章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与交往焦虑量表对1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四的孤独感高于大三,且达到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的孤独感高于双亲家庭,双亲家庭的社会支持高于单亲家庭,均达到显著盖异;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孤独感与社交焦虑王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对抽取的414名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社会支持、自尊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和自尊均负向预测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自尊在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高社会支持和自尊可以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3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自尊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焦虑。社会支持在自尊与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社会支持较高时,高自尊的大学生焦虑水平越低。因此,提高自尊和社会支持,有助于干预、预防大学生焦虑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羞怯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羞怯的关系,并探讨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羞怯、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羞怯水平,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3)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消极和积极)教养方式与羞怯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羞怯、社会支持、社交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各类型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及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比例为12.6%。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在性别维度差异显著;网络信息成瘾无性别差异。学校满意度、专业满意度影响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羞怯与网络成瘾各类型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社交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各类型存在显著负相关。羞怯、社会支持、社交效能感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存在显著差异;羞怯因子能够预测各种类型的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21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9.2%;2手机成瘾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来源地差异;3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显著负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社会支持对手机成瘾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并受到孤独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UCLA孤独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81名贫困女大学生和145名非贫困女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2)理科贫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贫困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对439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较为普遍;(2)手机依赖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父母拒绝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及情绪智力、社会支持在父母拒绝和青少年疏离感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6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拒绝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疏离感;情绪智力在父母拒绝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和前半段路径上起调节作用,当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父母拒绝对情绪智力的负向预测作用和对疏离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经验量表为测查工具,对46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活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生活压力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客观支持维度对生活压力的异性关系发展存在显著影响;主观支持对生活压力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支持利用度对生活压力的异性关系发展和自我认同与期许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64名留守儿童和2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同学支持和母亲支持对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低自尊组;只有同学支持对于低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和孤独感问卷。结果①性别对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和孤独总分有影响;②生源地对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影响;③不同年级在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人际关系评价和孤独总分上有差异;(岔孤独感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主、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预测效用。结论: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降低孤独感。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了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当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依据。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0名高校大四女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在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中客观支持与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维度对就业压力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女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就业压力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可通过增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减少其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