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2.
陈广宁 《新闻传播》2009,(10):127-127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拉开了国内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序幕。近年来,早间新闻节目经过不断改革,使早间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时段。本文通过对早间收视特性的具体数据分析.探寻早间新闻节目近一步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江苏早新闻》是由江苏电视台新闻部主办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自1993年3月1日开播以来,已形成了信息量大、公众参与性强、贴近生活、热心为群众服务等显著特点。电视台开办早新闻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江苏早新闻》是在全国较早开办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之一。该节目的采编人员从一开始便具有明确的创新意识,从节目内容到  相似文献   

4.
随着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早间时段已经逐渐成为电视荧屏的另一个黄金时段。如何做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包括"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和"传播渠道的创新"。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新的演播技术手段对主持人的表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作为新的技术手段率先尝试应用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其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也会因演播技术的革新而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沈阳广播电视台《沈视早报》栏目创播于1999年4月19日,是辽沈地区首个自创的电视早新闻栏目,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播出。13年来,节目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一直在辽沈地区同时段电视新闻栏目中名列第一,创造了早间收视奇迹。作为一档早间新闻资讯节目,《沈视早报》以"更新、更快、更全"的新闻信息播报为己任,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节目更新的速度上,强调"快字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早间、午间和晚间三个播出时段,从这三个时段的收视时间、收视人群、收视状态和收视需求四个方面解读,分析三个时段的新闻播出内容及居民的需求特点,结合居民的生活为以后安排新闻内容提供支撑。材料早间新闻,如:《新闻30分》《财经新闻》;午间新闻,如:《今日说法》《新闻30分》;晚间新闻,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早间新闻被誉为居民生活的营养早餐;午间新闻又是人们中午休息时段可观赏的节目,被誉为居民生活的"午间快餐";尽管已经开通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和午间电视新闻节目,但是相对需求来说还是不足的,居民这个时间段正处于上班时间,开机率较低,因此晚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早间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时段。在新形势下,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收视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节目定位,提出了省级卫视做好早间新闻节目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婧 《声屏世界》2009,(11):30-30
早在195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即NBC的《今天》(Today)。我国的早问新闻起步较晚,1991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北京您早》开创了我国早间电视新闻的先河,而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东方时空》被认为是真正改变中国百姓早间不收看电视习惯的早间新闻节目。如今,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的早间经济资讯节目《第一时间》以资讯唤醒每一天为口号,以轻松温暖、明快向上的早间氛围和经  相似文献   

1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改版为综合新闻直播节目后,以“追问”取势,拓展了节目内容,创造了早间广播新闻收听高峰。本文从节目选题、广播元素运用、深度报道等方面对《新闻纵横》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此探究早间广播新闻的运作理念。  相似文献   

11.
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是美国NBC、CBS、ABC三大电视网全天播出的重要新闻栏目之一 ,该类节目因其特别的受众定位而独具特色。该类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 ,成为近年来整个美国电视新闻节目变化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茂华 《报刊之友》2014,(11):131-132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1999年夏中央电视台每晚9点推出《现在播报》为标志,一直在酝酿和期待之中的电视新闻改革忽然之间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并带动各地方台尤其是各省卫视台晚间新闻节目的勃兴。这种突破不仅仅在量的意义上给受众带来了一系列充满个性色彩的晚间新闻节目,而且在质的意义上表明了电视新闻观念的拓展和深化,以及新闻运作方式的市场化、品牌化,并因此使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板块构成系统更趋合理,由早间、午间、黄金时间、晚间及正点时间诸时段构成的新闻结构更加凸显了电视传媒时效性、现场性、证实性的优势,人们关于“电视新闻的定义应…  相似文献   

15.
李杉 《传媒》2016,(23):84-86
央视《新闻1+1》节目开播至今已经获得数次电视制作大奖,是国内新闻栏目的典范,本文以政治传播理论为指导,对该节目的政治传播语境加以剖析,探索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走向,通过对《新闻1+1》典范作用的研究,为国内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方时空》诞生于1993年5月1日的早晨7:00,从这天开始,这个世界上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台,有了自己的早间节目。谁也没想到这档长40分钟,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的栏目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早间不开电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新闻杂志打破了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融合电视与杂志媒体的传播优势,形成了电视新闻杂志化这一全新的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诞生于美国,发展至今已日臻成熟。从分析美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编排方式入手,揭示其给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启示,对拥有巨大受众市场规模的中国电视新闻制作业来说具有现实意义。一、引言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分散了电视媒介的受众数量,为把电视观众重新聚拢到电视机旁,电视从业人员必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的服务性也就是指电视新闻产品需要满足受众需求,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特性之一;也有人表示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发展中的电视新闻节目类型。而《连线119》栏目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可以大概的规划出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要素,内容设置上,以受众需求为核心;注重信息的时效性、知识性;强化示范作用和可操作性;利用多媒体平台,更广泛的传播节目内容和符号;主动碎片化,把内容重新包装适应传播渠道的需求,这也是网络传播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自我优化和改良。  相似文献   

19.
白醒乐 《青年记者》2007,(20):47-47
作为一档早间资讯类节目,《第一时间》的收视率经常与该频道晚间黄金时段的节目相仿,甚至超过央视一套同时段的同类节目,这种现象在早间类节目中往往很少见,因而不能不令人佩服。佩服之余,也引起了笔者对该节目进行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是2003年5月1日和新闻频道一同开播的,从初创阶段的资源再生型栏目,已发展成一个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栏目。几年来,在不断对栏目的定位思考和表现形式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剑走偏锋——形成与发展中国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的创办,使中国电视新闻的语态从宣讲、说教向亲切的平民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自此展开了一股平民化之风,从央视到各级省、市电视台,都开始注重用平民的语态来陈述事件,表达观点。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有两种哲理:一类是学究式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