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字大逃亡     
奇怪,图书馆里的书怎么都变成了无字空白书?这不会是愚人节的恶作剧吧?原来,是文字出逃了,因为它们天天待在书本里,却很久都不见一个人来翻翻它们,它们也一样感觉很孤独。文字不被人读就好似失去了生命,所以,它们悲伤地逃跑了。至于它们逃去了哪里,人们也一无所知。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在你的床底发现了逃跑的文字,一定要好好对待它们,而且一定要好好珍惜你书架上的图书,千万别让它们也变成无字书!  相似文献   

2.
幸福读书     
书籍是人类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不管 是借来的书还是自己的书,我们都读得有滋有味,可我们更喜欢阅读属于自己的书。借来的书就像家里来的客人一样,你必须要客客气气地加以无微不至的照顾。你要确保借来的书没有任何破损,不能让客人在你家受到任何伤害。你不能把借来的书随意乱放,更不能在借来的书上做任何记号。你不能折页,也不能很随便地用它。而迟早有一天你还得把借来的书还给人家,虽然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有借没还。  相似文献   

3.
儿子:这也许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感觉以父亲的名义写信颇有点儿特别。有些内容比较严肃,可为什么选择书面形式,用文字来表达呢?个中道理,似乎不必明言。你很少独自外出,这一次离家数天,我还真有点儿不习惯,总觉得缺了什么东西一般。一个人总是要离开家,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的。需要告诉你的是,你每走一步,都是在书写着自己。没错,是书写自己,下面我想专门和你谈谈“我们的书”的话题。你当然清楚,所谓“我们的书”,指的是《孩子是枝笔》那本书。其中的“父亲手记”,可以算是我在书写自己,也算是特地写你。哪个父母提起自己的孩子,不都是津津…  相似文献   

4.
有朋友真好     
星期五,按学校的规定,同学们应该去图书室还书。可是,我没带要还的书和借书证,急得团团转!好朋友万子怡跑过来,关心地问:你怎么了?我难过地说:我的借书证和要还的书都落家里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已能阅读很多文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 早在孩子1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他把书当玩具看待,我们就给他买撕不坏的手掌书。这些书画面鲜艳,文字不多,而内容基本都是经典、美好的童话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等。孩子的小手托着小小书,像模像样,虽然有时把书都拿倒了,还经常对书进行破坏,但我们认为,这都不要紧,在折腾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对书的感情、感觉呢。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师范毕业,我一直都不喜欢读书,与其说不喜欢,不如说是见书就烦,一看书心里就发急,坐不住,没读两行就不想往下看了。正因为这样,我的朗读水平一直很差。初三时,语文老师在听我读课文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怎么混到初三的?你这也叫读课文……我不仅仅是不喜欢读有关文学方面的书,只要文字多的,我就不愿看,也不想看,历史书、地理书、生物书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科学我知道     
漂亮的书里面除了文字还有好看的漫画,讲解了100多个小朋友们关心和好奇的问题。每个问题都蕴藏在几幅生动的漫画讲述的一个小故事里,然后再告诉你答案是什么。可以使小朋友们学习科学知识,经常思考才能变得更聪明,你一定会喜欢它的。  相似文献   

8.
书和字典     
《教育》2013,(18):61
老博士离开书房去看望朋友,书和字典利用这个机会打了一场舌战。"呸,字典,你有什么了不起!瞧你打扮得怪美的,脸上和背上还烫着金哩!"书挖苦着字典,"看样子,你虽像一本书,可是,你能讲明白什么问题?我们每一本书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和动人的故事。你呢?只有干巴巴的词条!""你太浅薄了,可怜的书!"字典反唇相讥,"你只能有  相似文献   

9.
<正>书中自有黄金屋,你在书中发现属于你的黄金屋了吗?本期起,我们将推出悦读汇栏目,欢迎读书达人与我们分享你的读书感受志心得,你看过的最精彩的书籍,最难忘的一个情节,都用文字描绘出来吧!我们每期将评选出3位读书达人,赠送最新畅销青少年读物一本!精彩读书笔记还将刊登出来哦!分享邮箱:ktnwcz@163.com(采稿注明真实姓名、地址。)  相似文献   

10.
    
刘杨 《良师》2011,(1):22-22
我们与书的缘分就这样结束了?我打赌我们的祖先发明文字,再把文字刻在笨重的石板或龟甲上,并最终变成书的时候,绝对不会作出这种预言。古人或许会对印刷术感恩戴德,因为他们终于不用抄书了,可今天的印刷工人对电子阅读器的发明绝对心怀怨恨,如果书都没有了,还印什么?难道把电子产品塞到印刷机里面吗?  相似文献   

11.
    
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书是怎么印制出来的吗?据记载,最早的书起源于中国。在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简(简:古  相似文献   

12.
序言 恭喜。当你在读这段文字时.就意味着你离活到下一个生日又近了一步。是的,你!就是正在翻书的你!别把书放下!  相似文献   

13.
沈:陆佳同学,首先祝贺你在高中阶段的第一次语文考试中获得129分的可喜成绩。我知道,你中考语文也获得了122的高分。很多同学都想知道你学习语文有什么方法秘诀,可以说说吗?陆: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秘诀。我觉得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兴趣。我喜欢语文,喜欢文学,所以我愿意去付出,我最喜欢看书,喜欢余秋雨的文字,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的文字把我带到了书中所写的每个地方,将来有机会我真的去,肯定有另一番感悟。喜欢《家》中的人物,喜欢卡夫卡荒诞不羁的表现手法。我读那些已经翻烂了的书,也读那些似乎看不懂的书。…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一天,我随手翻开一本书,眼球立刻被那特别的名字吸引了过去。什么?"亲爱的陌生人",你确定陌生人是亲爱的?带着这个大大的问号,我开始阅读起来,还不时被书中的文字逗得哈哈大笑。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个叫"今一"的小女孩面对爸妈要生二胎的心理转变,书里讲的陌生人其实就是她那还没出生的妹妹。今一觉得连疼爱她的奶奶都对她爱理不理的,她的小心脏简直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她甚至想到了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5.
《新读写》2010,(4):6-9
静下心来,坐在窗前,读—下俄罗斯经典作家普里什文的书《大自然的日历》吧。这是一本易读的散文集。你可以一口气为她所吸引,读十几页、几十页,你也可花上几分钟,读几段,翌着窗外,展开你的遐思和联想。因为她的每一段文字都很短,也很美,可以称之为一种简洁的美。和我们见到的一些故意卖弄学问、故作深奥的散文比起来,她给读者的是一种享受。即便是翻译过来的文字,你也能读出字里行间的音韵感、节奏感。  相似文献   

16.
正编前语:读筱敏的文字,就像听古典音乐,其或徐或疾的流畅,或强或弱的动感,且深厚扎实的文字功夫,读到了就觉得舒服,觉得有所享受,觉得美不胜收。对一段音乐,比如意大利歌剧中的某一首曲子,虽然你听不懂歌词,但你听了觉得心旷神怡,读筱敏的书我们也会有这种感觉。你可以读不懂书中的内容,甚至不喜欢书中讲到的某个主题,  相似文献   

17.
英国英格兰与南威尔士交界处,有个建于中世纪的小镇——海伊镇。在这个不足1 500人的小镇上,却拥有39家书店。不过,这39家书店中,有38家经营的都是旧书,只有一家经营的是所谓的新书——那些出版商急于脱手的滞销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这个小镇被誉为“旧书之都”。海伊镇上的书,越老越旧越值钱。无论你走进哪一家书店,扑面而来的都会是一股古旧的纸页气息,但当你翻阅浏览时,你就会发现承载着思想的文字在书架上似乎活跃了起来,每一位觅书者在这里都不会失望。因为这里的书商首先是图书鉴赏家,其次才是商人。世界各国及其政府和社区图书馆及…  相似文献   

18.
自在时间     
《父母必读》2012,(2):122
Book《塔莎的花园》用清新的文字和考究的图片邀你一同进入塔莎奶奶充满睿智、感性、惬意的美好生活。花园里有各种美丽的植物,还充满了令人着迷的动物以及40多只外国雀类。书中还有塔莎奶奶自绘的精美绝伦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远方的朋友很久没和你联系了,你一定想写封信问候一下吧?向你介绍一种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不仅可以传送文字,还可以将你优美的照片、美妙的声音都送给远方的朋友。一、申请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20.
你是中学生?那么你一定在读书,但我不能保证你喜欢读书。我有好多中学同学,当年在学校里勉强还能读点书,现在一本书都不摸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