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要处理好这个问题 ,应做好以下几点 :  一、要科学地认识和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 ,既要看到中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合理性、自然性 ,又要看到劝阻中学生谈恋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既不能认为“早恋”是罪恶之事 ,将其与道德品质不良划等号 ,也不能认为“早恋”完全正当而允许发展 ;既要讲清不能“早恋”的道理 ,又要尊重正常的异性交往 ;既不能诋毁、丑化学生真诚的情感 ,又要教育学生理智地把握情感 ,不宜过早坠入爱河。作为班主任 ,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多观察…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在当今中国已经是不容回避的普遍性话题。中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又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难以回避的一个教育难题,家长也深感棘手。面对中学生早恋,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理解和正确引导是十分关键的。就全社会如何认识中学生早恋问题及采取怎样的教育手段,我们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老师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早恋”现象。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恋爱,你应该如何对待呢?社会学家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有极强的情感意识,但性道德准备不足,在受到不良影响时,很容易产生“早恋”。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防止早恋的发生呢? 1.正确对待孩子的初恋。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来说,初恋是纯洁的。当你发现孩子有恋人时,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宜简单粗暴地辱骂、殴打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在当今中国已经是不容回避的普遍性话题。中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又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难以回避的一个教育难题,家长也深感棘手。面对中学生早恋,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理解和正确引导是十分关键的。就全社会如何认识中学生早恋问题及采取怎样的教育手段,我们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老师进行了独家采访。记者:您好,闵老师。在欧美国家,中学生已是避孕药具的消费者,他们强调尊重人的性权利,十几岁谈恋爱以至于发生性行为,社会舆论是宽容的。而在中国“早恋…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7,(3)
“早恋”,是最通俗的说法,心理专家称其为“青春期恋爱”。通常,早恋是老师、家长竭力反对的事情,而学生们如何看待早恋呢?是好是坏?是利是弊?或者还有其他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和利比兹曾作过一次调查,了解父母对恋爱中的男女进行干涉的作用。他们惊奇地发现,父母的干预程度愈高,男女双方竟会产生愈强烈的爱。他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此“效应”不仅表现在父母的干涉对孩子恋爱态度的影响上,也表现在教育者的粗暴行为对学生早恋等行为的负面影响上。因此,发现学生出现早恋倾向或早恋行为,家长和老师不能简单地禁止,更不能粗暴地扼杀,或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羞辱她(他)们。那么,如何打破这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学生的早恋倾向或早恋行为进行心理辅导呢?笔者在实…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中学生早恋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早恋在中学校园早已是一个不再神秘的话题。中学生头脑、心志都还尚未成熟,并且这个阶段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过早的踏入一段恋情只会让他们分心,无心学习,同时对于如何处理恋爱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他们也并不知晓,因此,早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并不明智并且应该杜绝的。本文将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展开分析,探讨中学生早恋可能存在的危害,并且有针对性的找到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心学生的情感、道德和精神发展,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一生的幸福主持人:最近,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早恋》一书由朝华出版社再版。这是我国第一本触及中学生男女感情的长篇小说,它触及了一个重大的、敏感的、牵动千万个家庭神经的社会问题。17年前初版时,此书曾在社会上和校园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大毒草”,许多中学生是借助手抄本才看完此书的。这部作品的再版,进一步引起了我们对中学生恋爱问题的关注。今天约请各位来,就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中学生恋爱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再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也给部分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焦虑。应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应该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交叉思考,才能获碍比较正确的认识。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早恋”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 ,因为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早恋的同学。他们似乎不知道早恋的危害性有多大 ,他们只是认为 :大人能谈恋爱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 ?大人能干的事 ,我们也可以干。还有一些早恋的同学是受了现在社会  相似文献   

11.
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的外化,是性心理转化为性行为的一种实践。早恋是一个极不确定的概念。尽管国家并无关于恋爱年龄的具体规定,但人们习惯以下述两个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立程度;二是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如用以上两个标准进行判断,则中学生进行的恋爱,都可以叫做“早恋”。有研究认为,中学生的“早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这些人大多是初中学生中年龄较小  相似文献   

12.
<正>"早恋"这个词,经常被很多老师、家长挂在嘴上,一般是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相当多的班主任和家长都反对学生"早恋",认为学生经济未独立、思维未成熟,责任意识和自控力不够强,陷入"恋爱"中,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另一方面,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却越来越多,家长和班主任的反对似乎并不奏效。那么班主任对学生青春期的情感应如何进行管理呢?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最近,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早恋>一书由朝华出版社再版.这是我国第一本触及中学生男女感情的长篇小说,它触及了一个重大的、敏感的、牵动千万个家庭神经的社会问题.17年前初版时,此书曾在社会上和校园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大毒草",许多中学生是借助手抄本才看完此书的.这部作品的再版,进一步引起了我们对中学生恋爱问题的关注.今天约请各位来,就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中学生恋爱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再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新闻晨报》曾公布一份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持的调查:上海三成高中生有恋爱史;《南京晨报》对南京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近六成学生认为早恋是美好的,高二学生有近半曾早恋。此类的报道、调查还有很多,它们所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同时《温州都市报》报道,温州龙湾区沙城高级中学为防早恋,学生餐厅分性别,可谓谈“虎”色变,如临大敌。面对已然常见的中学生恋爱问题,家长、教师常常看到苗头就已方寸大乱,不问原因就行大棒政策,孩子的心,家长的心,教师的心都受了伤,…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早恋     
近来,社会上都在关注中学生早恋问题。可是这个现象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连绵不绝。“早恋”就像流行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在老师家长的极力反对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呢?难道一味的打击真的对吗?为此,复旦中学两名学生采访了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让他们谈谈对早恋的看法。问:您怎么看待中学生早恋这个问题?老师:首先我是不同意早恋,我觉得这种年龄是很幼稚的,而且继续下去的可能很小。男女之间存在好感是很正常的,纯属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而且我认为不存在“早恋”这个词,既然是“早恋”,那就不是恋!问:…  相似文献   

16.
郭玉良 《初中生》2015,(27):89-91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是可以理解的. 亲爱的莹莹,你的来信引发了我正想跟中学生朋友谈的一个敏感话题“早恋”.为什么说敏感呢?因为“早恋”一直是你们好奇、家长担忧、学校制止、社会争议的热点话题.所以我要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跟你们谈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日趋增多,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中学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到广州这个改革与开放的“窗口”,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作了初步调查。我们走访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召开了几次班主任老师座谈会,了解到:形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危及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一些教师对此还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早恋一般是指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进人中学阶段,学生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日趋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极可能导致他们恋爱行为的产生。我们既不认为中学生早恋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也不承认中学生早恋是完全合理的表现。陷入早恋之中的少男少女,当满足于温馨的情感交流和卿卿我我的言语交流时,往往会忽视或否认因早恋带来的自身危害.那么中学生早恋会带来哪些自身危害呢?  相似文献   

19.
玫瑰盛开在校园里 其实,所谓“早恋”的现象由来已久,人们对它的争论也似乎从未间断,但是,这仍然无法阻止它愈演愈烈地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如 今 ,在电影院、地铁站、公园里、公共汽车上甚至马路边,我们常常能看见这样的场面:一对对满脸稚气的中学生旁若无人地挽着、搂着、抱着……其两“情”绵绵的情景让许多成年人为之瞠目。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我国初中学生约有5%,高中学生约有19%有“早恋”行为,上海市对万名中学生进行有关恋爱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1/3以上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恋爱行为,重庆、广州、深圳、杭州、南昌等地的调查也得…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早恋是常见现象,作为班主任如何因势利导?本文通过一个中学生恋爱的案例分析,来阐述如何引导中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分析教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待中学生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