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师:童话王国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听说我们学习了《生命生命》一文,收获很大,想邀请我们四(1)班同学去做嘉宾,大家想不想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师:童话王国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听说我们学习了《生命生命》一文,收获很大,想邀请我们四(1)班同学去做嘉宾,大家想不想去?生:(群情激昂)想!师: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去了?生:(异口同声)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写在前面】本课是笔者在宁波市镇海区上的一节公开展示课,以一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视频《苍蝇的一分钟生命》导入,通过精心设计的五个问题层层展开,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教学过程】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吗?生:都是!师:怎么证明你是一个生命或者说你还活着?生(笑):我会动,我有呼吸,我在新陈代谢……师(示意学生看板书):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  相似文献   

4.
龚晶 《快乐阅读》2013,(24):102-103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一)导入课题1.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生齐读。2.师:在《触摸春天》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用手触摸  相似文献   

5.
体验性是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创造,感受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下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自选商场》的教学片断。[片断1]招聘售货员(出示超市经理图片)师:同学们,今天xx自选商场的经理来到了我们学校,想来招聘几名小小售货员,想去吗?生:想!师:不过,要想当上售货员得过三关。第一关:会认商品名称。  相似文献   

6.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热爱生命,既爱自己也爱世间万物的生命,要尊重生命,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在热爱、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生命生命》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师:先读一读,想想这段话写了件什么事。(出示:夜晚,我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挣扎,我感到一股力量在跃动,强烈而鲜明。这样一只飞蛾,只要我的手指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我就放了它。)  相似文献   

8.
师:现在开始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到了哪几个生命?生命是什么?生:生命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构成师生最重要的一段生命历程。多年来,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课堂教学中“匠”多“师”寡、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异化、过度的教学预设、教育理念“神”与“形”的分离、消极的课堂氛围、师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现象的影响是走向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因此,建构“师”的课堂,创造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课堂,适度追寻教学预设的完美与教学生成的精彩课堂,打造“神”“形”兼备的课堂,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走向主体间性的课堂是走向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冰雁 《中华家教》2011,(6):36-37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个人良好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家长,一定要有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生命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美好,才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才会努力去想办法提高自我和他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计建华 《四川教育》2004,(12):26-27
【案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看些什么电视呢?生:我最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生:我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师:说到《西游记》,告诉大家,计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先说说喜欢里边的哪个人?生:孙悟空。他很有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还有一根金箍棒,能大能小。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生:老师,我还会演孙悟空!师:你真主动,大家来看看他演得怎样?(生上台演)生:他的手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作猴子探路状),脚也勾起来了,很像。师:你们想试试…  相似文献   

12.
[0—10分钟]师:今天我们谈谈关于"生命"的话题,提起"生命"二字,同学们会想到哪些内容呢?生1:我想到的是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又生"的小草。  相似文献   

13.
生命     
生命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高深的话题,但当我学过《生命·生命》后,当我了解了杏林子坚强的人生后,我就时常在想: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有时很简单。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的丛飞虽身患绝症,却为了救助儿童奔走、  相似文献   

14.
教材版本苏教版四下第五单元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铺垫情感1.师:上课之前,先来听一个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真实故事。(欣赏音乐动画《一个真实的故事》)2.师:为了挽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女大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么感人啊!今天  相似文献   

15.
课堂回放《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已初步了解中国建筑九个方面的特征,并且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到了关于中国建筑的图片、图书和视频等资料.) 师:建筑是人类在洪荒年代为求得生命的安顿而建造的,是为生命服务的.它不仅满足遮风避雨的需要,而且进一步追求温馨、舒适和生机.所以建筑不仅是技术的,而且是艺术的;不仅是实用的,而且是审美的.比如,对承托飞檐(大跨度的空间)这个问题,为什么淘汰掉了斜撑最终保留了斗拱?  相似文献   

16.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外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讨论教师如何运用教师智慧创造和谐课堂,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本文将首先讨论教师智慧的生成路径,"行动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探讨教师如何运用对话实现知识化教育向生命化教育的转化,并在课堂上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场",讨论课堂中三种生命主体(教师生命、学生生命、知识生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态,生命意识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有生命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生成意识三方面的要义。以完美生命为旨归的生命教育,须着力探索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策略:(1)在引导学生追问生命由来中唤醒,(2)在引导学生欣赏自我优势中唤醒,(3)在引导学生挑战生存极限中唤醒,(4)在引导学生体验死亡情境中唤醒。  相似文献   

19.
莫莉 《现代语文》2007,(4):101-102
一、语文教材中存在着生命对话 语文教材尤其是教材中那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选文不仅蕴涵了作者的生命情感、意志、认知、希望、信念、追求和精神,而且当师生对它进行解读时就蕴涵了师生活的生命体的各种体验。作者对文化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呈现在对象化的选文文本中。教师对选文的解读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作者和学生的生命体验,他需要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理念下,为师,摒弃“功利”,学会期待,用真爱呵护学生的稚嫩、质朴;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老师的赏识中学会自我赏识,学会赏识他人。开发自我潜能,让生命自由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