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1928年6月30日《申报》报道,"交通部现正预备十万元,筹设沪汉间之邮政航空",原由是早在1911年汉口邮务长就设想"由邮局自办沪汉两地间飞行邮递之举"。至1929年4月,交通部航政司规划民用航空,长江线"第一步完成京沪飞行"。至于航空邮政线怎样办,"中国航空公司总董、铁道部长孙科,已与美国航空事业公司签订重  相似文献   

2.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2,(11):36-37
1932年9月12日《申报》报道,"沪粤航空线筹备迄今已达二年,因时局之关系,致时断时续,致至今尚未见实行。现中国航空公司决计拟使该线于最短期间完成,故而连日进行,颇为积极"。又据1933年6月6日《申报》报道,"沪粤线开航,公司前派机肮副主任聂开一赴港粤闽等处接洽,并设机场办事处,机场决用水机场,惟广州并须设陆机场……"。之后,于1933年6月11日《申报》报道,"沪粤线系沿海飞行,经浙、闽而至粤省,共设六站,经温州、福州、厦门、汕头、香港而至广州,全线共长千一百公里……该公司决定于下月初试飞开航"。但是,"因陈济棠不允借用瘦狗岭军用机场,航空公司拟将广州站改设水机场,开航期须展缓"。  相似文献   

3.
1932年12月19日《申报》报道,"久经筹办之沪津航空,前因青岛机场问题未能解决,致稽迟迄今犹未实现,兹各项手续俱已就绪,并定明年元旦日起正式飞行"。又据1933年1月10日《申报》报道,沪津线已改为沪平线(图1),"现准于今日(星期二)开航,由上海经过南京、海州(指今连云港——编者注)、青岛、天津,直达北平……本月仅暂运邮件……上列各处寄递航空信件当日可到,且与上海至重庆间皆可衔接。"  相似文献   

4.
在沪宁航空邮路开通二个多月后,交通部沪蓉航空管理处主任聂开一来沪筹备沪汉航运,并决定于双十节试飞。据1929年10月10日《申报》报道,沪汉航空于同年10月9日试飞,并带有邮件一大袋。又据同年10月16日《申报》报道,"定十七号起,沪汉线正式开航,经  相似文献   

5.
欧亚航空公司在开通西北航线后,"迩来盛传该公司又将另辟由粤至汉之新航线"。据1933年5月11日《申报》报道,"粤汉航线试飞成功"。但是,该航线直至第二年4月才再一次被提起(图1),称"欧亚航空公司计画举办之平陕、粤陕两  相似文献   

6.
据1936年2月14日《申报》报道,"中法联运通航自经两国政府于去岁正式签订《中法联运通航合约》后,我政府即令由中国航空公司负责筹辟联运航线。中航公司于奉令后即根据该公司美籍董事毕斯培氏试航勘定之航线,自广州而西营河内设站  相似文献   

7.
李根 《集邮博览》2014,(4):63-63
1929年法国已与中国筹商两国间的航空交通,但未协商好。此后,法国的远东航线正式开航。该航线从巴黎经马赛、那坡利、雅典、贝鲁特至报达,至卡拉奇、加尔各答、曼谷、西贡、河内。远东航线开航后,法航空部派员与中国交通部谈判,1935年11月10日在南京签订了“中法通航合约”。合约规定从中国广州经广州湾(湛江)到法属印度支那河内的航线,由中国航空公司办理。到河内后与法国东方航空公司的远东航线衔接,合约期为3年。合约签订后,交通部即委托中国航空公司办理航运,路线为广州一广州湾一河内,1936年2月14日正式开航。  相似文献   

8.
据1930年3月11日《申报》报道,"交部现与德国汉沙公司会同设立欧亚航空公司,系中外合资性质……"。又据1930年8月20日《申报》报道,"《中德航空合同》,经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德国航空公司代表许密德,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京签订。……兹探悉该合同内容如下……公司资本总额为国币三百万元,分三千股,中国认二千股,德方认一千股,  相似文献   

9.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很快就恢复了各项邮政业务。至50年代初,上海与全国各地铁路、公路及水路均已畅通无阻,包括寄国际的水陆路邮件也可通过沪港海上航线正常运递,但唯独航空业务恢复较迟。据《上海邮电志》记载,直至1951年4月17日才恢复了沪—汉—渝航线,但这仅是临时性的.  相似文献   

10.
据1930年3月5日《申报》报道,"新上海社云,交通部仿照各国成法,设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扩充储金及汇业事务。该局开办在即,业已组织就绪,共分五处,全体重要职员并已经交部分别委定,择录如下:总办刘书蕃兼代,会办沈叔玉……"。同年3月11日,邮政总局和该局在  相似文献   

11.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同年7月,伪满全面接收东三省邮政,并发行伪"满洲国"邮票,危害我国邮权。从伪"满洲国"成立伊始,日本侵略者即尽全力攫取伪国邮权。据1932年6月17日《申报》报道,日本递信省"特派工务局庶务课长藤原保明充任满洲国邮务司长,同时由邮务、电务、工务经理各局,选派内海二朗等二十余人于十四、五(日)由东京起程赴满,分掌满洲国通信机关要职"。又据《申报》报道,"我政府对日人唆使伪国夺我东北邮权固已早经顾及","所有辽、吉、黑三  相似文献   

12.
上海的邮票拍卖始于何时有多种说法。《中国集邮史》称,"1917年,邮票拍卖作为邮票商业的一种方式在上海出现"。然而,早在1912年12月8日至10日,《申报》就刊登了鲁意师摩洋行于10日拍卖古钱、古邮票的广告。那么1912年12月10日果真是上海邮票拍卖最早的日期吗?笔者最近查阅了当年上海的三大日报《申报》《新闻报》和《时报》,终于在《新闻报》上,发现1910年前后,上海参与各种物品拍卖的洋行已有如壳件、海利、新谷、华德、文治、亚洛、瑞和、宝和、鲁意师摩、祥茂、柏德等多家,并且在1910年4月3、4、5、6日均刊登了瑞和洋行"准于廿七日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13,(5):92
五一特惠活动(2013.5.1—2013.5.31)S83《谈集邮》邵洵美著,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12年6月出版发行,平装32开本,124页,定价20元。《谈集邮》为"邵洵美作品系列"邮话卷,收录邵洵美关于中国邮票的文章及译文共计六十余篇。其中"中国邮票讲话"系作者自1943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上海《新申报》上连续发表的,自海关大龙邮票讲到中信百  相似文献   

14.
向辉 《上海集邮》2013,(4):38-39
笔者在《上海集邮》2010年第11期上谈到中国首次航空邮政:1920年5月2日,福州寄沪邮件两包随意大利飞机运到上海;5月3日《申报》称"中国用飞机传邮,实以此为嚆矢也"。2012年5月,一位青岛的朋友打来电话,称3月份以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70万元,另加20%佣金)从瑞士拍到1920年5月2日航空邮政实寄封一个  相似文献   

15.
吴小波 《钓鱼》2013,(14):9-10
6月30日,由《钓鱼》杂志主办,重庆市钓鱼协会承办,成都钓鱼人·重庆俱乐部协办,成都钓鱼人渔具有限公司冠名支持的第三届《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巡回赛"金龙鱼饵杯"重庆分站赛,在成都钓鱼人·重庆俱乐部垂钓基地(重庆南川宽航山庄)举办。来自重庆市各地及四川、贵州、江苏、湖北的共百多名钓手参加了本次赛事。《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系列巡回赛及总决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金钓手"称号业已成为全国钓友比较公认的知名  相似文献   

16.
一飞冲天     
水华 《集邮博览》2008,(1):18-18
1999年11月20日6:30′07″,"神箭"——"长征-2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序幕。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在离地球350公里高空在轨飞行21小时11分钟绕地球14圈后,于次日(11月21日)3:41′以软着陆方式成功地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的草原上。24日飞船返回舱在北京航天城开舱,取出试验的搭载物品和数据,"神舟"飞船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接着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12月30日连续发射了三艘实验性无人飞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14日至18日,“第33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在风景秀美的摩纳哥隆重举行。1月11日,历经十几个小时的越洋飞行,福建省杂技团一行12人与河南省郑州市杂技团一行22人,带着《舞者》与《荡杆飞绳》两个参赛节目,怀着一份踌躇满志的振奋与一份对“金小丑”充满敬畏的虔诚,匆匆抵达赛场。  相似文献   

18.
吴风楚韵滁州行滁州地处安徽东部,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千百年来,形兼吴楚、气贯淮扬的滁州帝王将相、名流贤士辈出,留下了《醉翁亭记》、《儒林外史》这样的千古名篇。2013年1月10日,"博览方寸美,欢聚会员家"——《集邮博览》走进历史名城滁州。滁州集邮协会成立以来,曾举办邮展、讲座、学术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新年伊始,滁州集邮协会已经申报省级集邮文化先进城市。10日下午,《集邮博览》读者座谈会在滁州邮政局会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邮政开办后,建立和完善上海至天津、北京的邮路十分重要。按照国际惯例,《申报》从1899年1月起刊登“大清邮政(指沪局——笔者注)收信时刻晓谕传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天津港冬季结冰期,沪津京邮路是通过驿传,即邮件通过长江轮船运至镇江,然后通过驿站传递至天津、北京(图1)。1899年起,冬季沪津京邮路的邮件也可先经海路运至烟台,然后用轮船运至北戴河铁路转运至天津、北京等处(图2)。而其他时间则通过海轮运至天津再转北京(图3),最初的海轮信班一天一班(不一定每天有,星期日一般停班)。  相似文献   

20.
秦逸 《上海集邮》2012,(6):41-43
1999年3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牡丹》邮资片(集邮界称"白片",下同),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英文片铭为"Postcard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图1,"小写p"),其中,"people’s"的首字母为小写的"p",而在英文中,国名、地名、人名等首字母都应大写。同年九十月份,《牡丹》片的第二种版式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