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于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便只是享受:吃任选,穿任挑。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其目的是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因此,孩子也变成了整天只知道吃好、穿好、玩好的“三好”人才。这让他们逐渐变得讨厌劳动,怕苦怕累起来。面对这一令人忧虑的变化,家长们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2.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颖而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共识,但家长们往往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健康状况,忽略了对其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相对富足的加拿大,“小皇帝”却并不多见。加拿大的家长们是如何不让孩子成为“小皇帝”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相对富足的加拿大,“小皇帝”却并不多见。加拿大的家长们是如何做到不让孩子成为“小皇帝”的呢?  相似文献   

5.
“家有读书郎。急坏爹和娘!”这样的“爹”和“娘”们碰在一起.“切磋”的都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如谁家有个学习不让人操心的孩子.孩子自己又考上了重点不用多花钱、不用四处求人.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6.
在相对富足的加拿大,“小皇帝”却并不多见。加拿大的家长们是如何不让孩子成为“小皇帝”的呢?必要时就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加拿大许多家长明白:面对物质欲望越来越强的幼儿,最明智的对应方法便是:学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不”。当然家长也不能绝对化地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因为有时候索要也是他们想要和大人沟通的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能力。让孩子明白家庭里不只有他一个成员。应该告诉孩子:家里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分享权利,而他只是因为尚且年幼有时需要得到大家的照…  相似文献   

7.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8.
陈安琪 《新读写》2011,(10):34-34
儿童的启蒙教育源于家庭。坦白地说,中国的家庭可谓十分重视教育,几乎倾尽一切完成孩子的教育。遗憾的是,家长的奖惩举措,无一不在鼓励着孩子成为听话乖巧的孩子。家长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异常”的想法,不让他们在幼年独立地亲近自然,用自己的身体探索世界,仅凭简单而残酷的“危险”二字。或许这些为人父母者的初衷并非如此,谁不愿自己的骨肉拥有天马行空的思想呢?也许是弄巧成拙,家庭所设置的过多禁区匿慢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尴尬的父母     
当今的孩子确实是“人精” ,你看 :“他们早早地会爬会走会说外语 ,不足周岁就能拆玩具听电话和使用遥控器……” ,我想 ,如果说年轻的父母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几岁便能烂熟游戏机玩残电脑仍然喜忧参半的话 ;那么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 10岁便开始春心萌动悄悄“恋爱”并开始嫌弃自己时 ,一定是坐立不安、如临大敌的了。可怜的父母们这时才发现自己精心培育的“希望”竟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里 ,父母们当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们的良好愿望 ,于是教他们说外语 ,用遥控器 ,玩电脑 ,…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家有读书郎,急坏爹和娘!”这样的“爹”和“娘”们碰在一起,“切磋”的往往都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里有个学习不让人操心的孩子,自己考上了重点学校,父母不用多花钱、不用四处求人,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而这样的孩子,首先是靠恰当的家庭教育培养的。去年9月,我小学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知识爆炸、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竞争更趋于白热化,教育也同时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殷切企盼,让孩子成为新时代知识型人才,是所有家庭的渴求,因此,“不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时下,“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总喜欢为孩子的未来“设计”。比如,该读什么书籍,该“感”什么兴趣,该选什么专业,全然不顾孩子是否有这个“细胞”,是否有这个爱好。结果往往是期望值越高,失望得也愈甚。林生夫妻吃尽了学历低之苦,为了不让“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即使家境并不宽裕,可还是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从小学开始就为孩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A.方泰地区部分家庭的现状。①轻视家庭的学习环境。孩子没有固定做作业的地方,没有固定的书桌椅,学习环境嘈杂,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②轻视家庭的文化投入。在家庭消费中明显存在着“物质投入”重于“文化投入”的现象,家长们舍得  相似文献   

16.
许多父母都懂得给孩子立规矩,但做起来却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说好一天只能吃一包零食,可是不给孩子就哭,—哭我就拿他“没辙”“孩子看电视太痴迷,不让他看就对我拳打脚踢,然后场面就失控了”“孩子不守规矩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吼他,现在他都‘免疫’了”……家长们经常发些规矩立了却不管用的抱怨,可能是以下这三个方面出现了纰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家庭节”定在每年九月份的最后一个双休日举行,连续活动两天,由社区有关方面共同筹划和组织。“家庭节”是家长带孩子轻松愉快地活动的节日。在“家庭节”的前几天就由“义工”(相当于我国的“志愿工作者”)到该社区的各居民点中去送发有关“家庭节”活动的宣传品,并动员和鼓励居民们带领自己的孩子来参加“家庭节”的活动。在“家庭节”活动的这两天,从上午11时至下午4时,参加活动的孩子都由家长领着前来。  相似文献   

18.
开学伊始,就得到一个令人叹息的消息,邻居孩子所在的中学七年级(初一)和九年级(初三)“火箭班”各有一个同学因为开学考试与上学期末有落差,得了厌学症,不能上学了。家长们面对这一消息,一脸的无奈:不让孩子争名次吧,将来会误了孩子的锦绣前程;鼓励孩子在成绩上争胜吧,又可能毁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王晓春在《半月谈》上撰文提出,今天的家长们不要步入家庭教育的误区。1.“温室家庭”,容易使孩子成弱苗。家庭的小气候可以比社会温暖一些,但有两点要注意:“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可高出学校和社会太多,否则孩子一离家就会感觉寒风凛冽,造成心理问题;“家庭温室”的温度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等孩子长大了,道理全明白了,可适应能力却跟不上去。2.“挑错教育”,能让你的孩子自信吗?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一些家长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这些家长有一种教育理念:所谓好孩子,就…  相似文献   

20.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的驱使下,教育公平有着“天空才是极限”的态势。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教育的道路上存在着天壤之别的待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个性各异的孩子,这已成为了缩小教育不公差距的重要标准。当我们这样去看待学生时,真正的教育公平也正在与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教育公平会有更为实在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