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要注意节拍、节奏的多样性。学生要正确地歌唱,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即音高思维能力和节奏思维能力,而音高是由多种形式的节拍、节奏组织起来的。所以要注意节拍、节奏的多样性。如果教师只采用等时值的散板式音阶训练,尽管有些学生具备了相同时值的音高连接能力,但不同时值的音高连接能力——节奏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即使能准确地唱出等时值的散板式的音阶,也不能准确地演唱歌曲中音阶式进行的旋律。因此,音阶训练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节拍、节奏形式,以便既能训练学生的音准,又能提高他们的节奏思维能力,克服音阶训练流于形式的不  相似文献   

2.
掌握正确的歌唱节拍节奏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职教师范生必备的技能。但是高校学前职教师范生在歌唱中时常存在着歌曲演唱的速度不稳定、节奏型演唱不准确、错误演唱音符节拍的时值等节拍节奏的问题。文章从这类学生特定的专业背景与心理特征入手,分别从心灵的角度、身体的层面进行歌唱节奏训练探究。基于相关理论,在教学中整理、归纳出“从心出发”“由心到身”“身心结合”等歌唱节奏的教学训练策略,使高校学前职教师范生在歌唱课程教学中逐渐得到节奏韵律的体验,以形成良好的歌唱节奏内心感受,从而获得稳定的歌唱速度、正确的歌唱节拍节奏等技能,增强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康丽 《成才之路》2010,(15):33-3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应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重视听力节奏训练,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强化动作节奏训练,加强节拍感的训练,用乐器训练节奏。  相似文献   

4.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工作来说,其核心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乐感。学生能够对节奏各因素产生敏锐的感受,同时进行准确的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有效又愉快地进行节奏练习、节拍感的训练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带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些许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要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节拍与节奏的练习太重要了。如果忽视这一点,容易造成学生在演唱和演奏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节拍,控制速度。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巧用道具,以此提高节奏、节拍训练的效果。一、巧用筷子感受节拍与节奏以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为例。1-单人练习边唱歌边用筷子敲击基本拍,也就是先做每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教学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音乐学科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它对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节拍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如何进行视唱训练呢?笔者认为其首要的问题是对识谱、节奏和音准方面的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与旋律一起构成了音乐的灵魂。节奏是由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时值的音符组合而成的,这些音符的不同组合对于节奏的训练显得至关重要。另外,稳定的节拍感和速度感以及节奏的记忆能力也是节奏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初学者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视唱的正确发声方法、快速识谱训练、音准训练及训练步骤、节奏与节拍训练、旋律训练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五线谱单声部视唱训练方法和技巧,提出了三度快速识谱法。实践表明:该套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音准感、速度感、节拍感、节奏感、旋律感等多种音乐感觉,提高读谱、发展音程、和声听觉能力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艾夫斯钟情于变换节拍、纵向复合节拍及多重节奏、分数关系跨小节节奏的使用,通过实例——《三页奏鸣曲》深入分析艾夫斯在该曲中对无节拍、复合节拍、多重节奏和分数关系跨小节节奏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毛景 《华章》2013,(24)
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对节奏各因素敏锐的感受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本文立足于舞蹈教学课堂,重点阐释舞蹈与节奏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理解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展现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秦晶 《文教资料》2011,(5):119-120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钢琴基本弹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对学生识谱能力、节奏、节拍、手指弹奏等方面的训练,以达到适应不同学生的练习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岚岚 《考试周刊》2010,(54):239-240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钢琴基本弹奏能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对学生识谱能力、节奏、节拍、手指弹奏等方面的训练,以达到适应不同学生的练习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 节奏训练的意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每个音符、节奏和每一个乐句、乐段都反映着音乐的时间性 ,只有准确地表达每个音符和节奏的时值 ,才能完美地表现音乐、节拍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它赋予音乐以活力 ,对塑造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舒曼曾说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应该象重视曲调中的和声与音准一样重视节奏 ,学习音乐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熟悉各种各样的节奏及其特点 .2 中师、职教音乐班学生的特点有的地区中师或职业音幼班学生普遍没有经过正规的音乐训练 ,基础簿弱 .他们作为将来的小学或幼儿教师 ,应具…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节拍是音乐的心脏,视唱则是音乐的血液。它们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的大脑的指挥下,通过脑、口、手、耳等同时的反射活动来完成。过去的音乐教学大都是把节奏和练耳放在一起,忽视了节奏、节拍在视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只能认识音符的名称,唱出音名,音符和拍子总是合不到一起,结果唱是唱,节拍是节拍,互不一致,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视唱教学质量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长期的视唱教学实践中,我总结摸索出这样一种做法,即节奏、节拍、视唱教学一体化。一、节奏、节拍练习节…  相似文献   

15.
音乐节奏是与节奏有关的各种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包括节奏、节拍、重音、节奏类型以及主体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音乐节奏感是由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持续运动和其持续运动的强弱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节奏训练对儿童的听觉、模仿、注意力、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幼儿教学中要注重音乐节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节奏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培养速度感及认识单位拍、掌握节奏型、培养节拍感等方面入手,在准确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类,然后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进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最终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视唱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同时要侧重能力的培养。课上多进行基础训练和解决难点问题 ,教会学生解决难点的方法 ,课后多布置新谱视唱练习 ,从而提高自学的能力。在视唱过程中 ,再对学生进行音程训练。其中包括固定音程和随着音程的训练 ,有重点地进行一二首视唱曲 ,解决一些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使学生彻底掌握。其次是节奏的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节奏在音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训练中最容易出现的是节拍速度往前赶。这是一个音乐心理素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应从生活中最常见的齐步走开始 ,频率一致 ,步伐才能整齐…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远古时期,不同强弱与长短的声音表达着人类最简单的信号与情感。而声音的强弱与长短正是节拍的本质,节拍与速度的有效结合,决定了音乐的风格。然而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却往往忽略节拍的教学价值。一、节拍与节奏在我国古代,许多打击乐器,不论是打节奏还是打节拍,统称为"击节"或"节乐",这说明节奏与节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绝对是有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少儿声乐与少儿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等一起成为少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儿声乐训练应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体验音乐的美感为目标,以节奏节拍、音准的训练为基础,以呼吸训练和声音的共鸣训练为手段,逐步提高少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课程培养目标是训练音乐听觉,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音乐创作与表演的实践中去。其中,节奏训练是其教学的核心任务。从早期音乐开始,直到现在复杂而丰富的现代音乐都离不开节奏,都将节奏视为音乐的灵魂。节奏是先于音高而出现发展的,音高如果没有节奏的组织就会失于表达,而节奏则可以不依靠音高独立地来表现情绪。符合逻辑的节奏组合称为节拍,是音乐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