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报纸形象的体现?既然一版是这张报纸的形象所在,我们就耍精心耕耘,全力打造,把一版办出特色,办出精彩而吸引读者。一版新闻内容不仅要真,而且必须是重甍,这是办好一版的大前题。发在党报一版上的新闻必须是重要的报道,重要的消息,否则就称不上头版了。然而对一版的“要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晚报、晨报热衷于传播明星绯闻,而许多是似是而非,无中生有的。《南京晨报》在2月7日头版二条位置用大字标题刊登出《毛阿敏被传上吊自杀(详见18版)》的标题新闻,笔者大为震惊。经细看,该报在报道内文中却承认了这是谣言。文曰:“就在毛阿敏刚刚‘站’着出来粉碎‘她要瘫痪’的谣言后,一则更离谱的消息又‘漫天飞舞’起来:毛阿敏自杀了!是上吊!”该文称,记者为求证此事,与毛阿敏  相似文献   

3.
6月13日,某报头版上有则体育消息,标题为《欧洲杯今日凌晨超冷揭幕,葡萄牙暴毙》。将一个国家用“暴毙”来形容,显然不合适。同一天,某报8版在欧洲杯赛事报道中有个标题做成  相似文献   

4.
刘保全 《今传媒》2006,(10):38-40
刹长风,写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60多年过去了,就新闻报道而言,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仍然经常可见,远没有完全被“扔到垃圾桶里去”。读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篇幅冗长的会议消息,那些头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新闻言论和理论文章,那些整版的“纪实新闻”、“社会透视”、“大特写”、“大扫描”和连篇累牍充满水…  相似文献   

5.
高文光 《青年记者》2006,(20):46-47
多用消息,让头条动起来报纸的头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头条又是头版的“眼睛”,头条之重要不言而喻。因此,不论是什么报纸,不论是什么人当总编,天天“操心”的,也许都是这张报纸的头条了。站在办报人的角度,头条有时的确难找。有本地的重要消息固然好,但不是每天都能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6.
解放日报"神六"特刊创意出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六”飞天,世人瞩目。上海新闻界在这一重大宣传报道中,殚精竭虑,全力投入,精兵强将赴前线,运筹帷幄于媒体,竞相运用最新传播手段、最佳彩色版面和声音图像,连续播发新闻报道。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系列报道,在这次新闻大战中,以构思精巧、巧于传播、耐人寻味而独树一帜,受人称道。10月12日,解放日报在预发《“神六”今天上午发射》消息的同时报道,“《解放日报》今搭“神六”入太空,并刊登“特刊”头版版面照片:居中醒目位置刊发《申报》1872年创刊首月发表的《地球说》一文,以“传承文明,见证历史”。还介绍“特刊”二、三版用通版…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5日,重庆晨报头版大彩图报道“鲇鱼王身挂200滚沟染红长江”,在7版头条又文图并茂地发表消息“鲇鱼王身挂200滚沟染红长江”。  相似文献   

8.
“报纸一版头题需要什么样的稿子?”不少记者、编辑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一份报纸,在我国基本上是四个版或八个版。读者最先接触的是头版,希望在头版看到重要新闻。各报编辑部一般把头版作为要闻版。头版里面,头题位置最显著,标题字号一般也此较大而醒目,新闻效果强烈。因此,头版头题历来被记者、编辑们所重视。有的老新闻工作者说,头版是一张报纸的思想水平和风格的集中体现,头题是一版的灵魂。平时,头版头题上版面也十分愼重。头题以外的稿子,组版编辑可以自行安排,而发头题的地方稿一般要白班主任推荐,或由编前会选定,再由夜班主任比较衡量当天全省(区)、全国以至全世界的要闻选择确定,最后经值班总编辑的认可,才能发排拼版。许多报纸的总编辑亲自抓头题,从选  相似文献   

9.
动态     
《传媒观察》2013,(4):64-64
3月27日.美国新闻博物馆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入口处东边的“今日头版”阅报栏中展示着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这是人民日报头版首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街头展示。与此同时,美国新闻博物馆内六楼展厅则展示着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  相似文献   

10.
甄奎 《新闻记者》2005,(10):62-63
一、党报要闻版的“双重压力”。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人们常常把要闻版(头版)比喻成“会客厅”、“脸面”,甚至还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虽有“以貌取人”之嫌,但也颇有道理。  相似文献   

11.
巧用来信报生辉侯兵“读者来信也可以上头版,作头条。”这口号在新闻改革中叫响已非一日,这样做的也有,但不多,打得响的就更少。2月份,人民日报相继在一、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两封读者来信,版面处理引人注目,读者反响强烈。这两个头条分别是:8日头版:《一个为春...  相似文献   

12.
马少华 《新闻界》2002,(4):9-10
当主流媒体依然保持着年节、重大会议才偶一露面的社论规格的时候,一些走向市场化的报纸和新报纸上,则不声不响地出现了每天一篇、每期一篇的时评风格的“社评”栏目。比如:以挂“本报评论员”并真实署名的《北京青年报》每天二期的“今日社评”、《工人日报》每周五期评论版的以本报评论员真实署名的社评;发表在报纸头版、不署名的《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经济观察报》社评。与主流媒体的社论不同,这些“社评”,无一不是时评。比如《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9日二版的“今日社评”是《且看足协如何钓“大鱼”》,评的是当日一、二版…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到广西出差,在南宁看到10月18日的一家晚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野猪糟踏庄稼:杀无赦!》内容是“呼唤猎猪好手”去南宁郊区“为民除害”。时隔不久,果然有两路“打猪英雄”“去灌木丛异常茂密”的野猪出没地“打猪”去了。10月30日这家晚报又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坡陡林密野猪难觅 猎猪先遣队无斩获》的消息。看了这两则消息,我随即向当地群众收集反映,回答是野猪是野生动物,不应等濒临灭绝了才想起来保护;有的说可以搞特种养殖;也有的说可以建一个生态园区,如果将来野猪发展头数确实太多了,还可以建一个狩…  相似文献   

14.
近来,报纸上溢美之词渐渐多起来了。一位知识青年,不恋安闲舒适的生活,宁愿报名当清洁工,竟被称为“垃圾千金”。这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大报的头版。请问,这能引起读者什么反响呢?“垃圾”二字总不会唤起人们的美感吧!而“千金”二字,是褒是贬? 一位农村技术人员,脚踏实地地在生产队里钻研技术,见了成效,在报上表扬一下是完全应该的。但报道人员却封他一个“博士”,登在大报头版。读者哑然!博士是要经过有关部门考试,发给证书才算数的。这里却是一篇报道就可以封一个。谁曾见过天使?报纸告诉我们,确有天使在人间。不信,请看人民日报某日八版的一篇  相似文献   

15.
我留意过一些地方党报的一版,基本上天天有以“强调”、“要求”为主要词汇的标题。如“某某在座谈会强调”、“某某会议要求”等等。某报的头版上,竟然紧挨着有五条消息分别使用了“强调”、“要求”这两个词汇,而且这五条消息又全是会议新闻报道。每个会议都有分管领导参加,每个会议都“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甚至其中都有“要求”、“一把手亲自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刘保全 《今传媒》2006,(10X):38-40
刹长风,写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60多年过去了,就新闻报道而言,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仍然经常可见,远没有完全被“扔到垃圾桶里去”。读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篇幅冗长的会议消息,那些头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新闻言论和理论文章,那些整版的“纪实新闻”、“社会透视”、“大特写”、“大扫描”和连篇累牍充满水分的所谓“深度报道”等等,不是还接二连三地在报纸刊物的版面上频频露脸吗?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21日,四川某工人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上,刊出一篇近800字的消息,黑体大字的标题为:《是中巴打人,还是报道失实?》这则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写的:“10月4日,成都某报报道的中巴车殴打62岁的老太婆致重伤事件……”读罢标题和导语,读者疑窦顿生:“中巴”和“中巴车”,岂能“打人”和“殴打62岁的老太婆致重伤””直到看完这篇消息,才知道其真相:原来是中巴车随车“检票员与乘客因放置行李而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18.
俞熙娜 《新闻实践》2012,(11):28-30
2012年8月7日晚,台风“海葵”登陆前夕。我们很纠结。当日,钱江晚报动用9个版来报道台风,但截至凌展1点,我们还缺失最重要的一个消息:“海葵”到底在哪里登陆?台风准确登陆点,只有在登陆那一刻才能获知。但按照气象台的预测,“海葵”登陆时间为8月8日凌晨四五点问,这让我们很尴尬。报纸凌展1:30前必须签样。于是,当日钱江晚报头版。使用了《决战海葵》这样的虚题,登陆地点,只能模糊地表述为“在三门湾一带”。而8月8日这份报纸上架之时,网络上有关“海葵”在象山鹤浦登陆的消息已铺天盖地。显然,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面对网络,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底,我国为了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计划,先后通知日本停止或延缓执行一部分中日经济合作项目。一月二十九日晚,共同社播发一条消息,题为《通产省就中国废除合同事表示担心》。消息播出后,一月三十一日东京几家大报在头版显著地位报道了这一情况。二月二日《日本经济新闻》在第二版发表社论。社论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日中经济关系正处在面临严重的事态”。其他报刊也相继发表社论、评论,渲染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对中  相似文献   

20.
呼唤短新闻     
《今传媒》2002,(5)
提倡写短新闻,现场新闻,一直是 上级的要求,群众的希望。有关部门还专门发出文件,规定报纸头版的消息必须达到多少条以上。在这方面虽有改进,但收效甚微,长而空的报道,仍屡屡见诸报端。 笔者从7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看到一条《情系“月子汤”》的消息,加上标题共201个字。说的是一位下岗女工,利用家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对面的方便,代客加工“月子汤”,如今已形成四类十多种。每天订购出的“月子汤”六七十份,一年365天,基本上天天如此。 文章虽小,表现的却是关系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大事;文字虽短,但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