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一种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在西方很流行,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也开始较多地使用这一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在新闻要素“五个W”中,着重点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二、提供背景性事实,用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这是与评论的不同2处;三、具有集中、整理的功能,使读者获得完整的信息,满足读者对一详细报道”的需求;四、由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因此还具有通俗的特点。在目前清…  相似文献   

2.
解释性新闻的特征与作用解释性新闻这一体裁,我们似乎比较陌生。其实,它已经存在了四十多年。而今,不少人不识其“庐山真面目”,只不过鲜有人研究它,少有人提醒、重视、掌握它罢了。什么是解释性新闻?笔者以为,解释性新闻,就是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洞察、挖掘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那些为人们所关注而又不解的问题,那些直接影响到当前群众切身利益而又一时尚难解决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地客观地分析,阐释出产生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的新闻。因此,解释性新闻有味儿、耐读。“硬”中有“软”,是介于调查报告、新闻述评、问题新闻之  相似文献   

3.
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用背景材料和相关事实对新闻加以解释分析的报道.解释性报道不仅要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是纯客观报道),而且要报道同新闻事件有关的巳经发生的事实以及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使人们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或者说,解释性报道就是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而已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对新闻事件作出深入的解释、说明、分析,用客观事实而不是议论来解释说明新闻事件.正如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林兹特诺姆所说: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新闻学专家认为:用好背景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档案正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新闻研究中,大量运用新闻背景的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刊都以“解释性报道”见长。据统计,《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发的新闻中90%左右属于“解释性报道”,美国1978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将“解释性报道的增多”列为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档案资料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巧妙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解释性报道是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美国出现。三十年代在西方有了迅速的发展。现在,解释性报道已经成了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据美国新闻学家统计,英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的新闻,百分之九十左右是解释性报道。在我国,虽然以前不用“解释性报道”这种提法,但是这种报道形式实际上是早就存在的。近年来,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还出现了“新闻分析”这种解释性报道的重要形式。那么,什么是解释性报道呢?我认为:解释性报道就是主要通过背景材料的运用,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解释性报道的三个规定性是:  相似文献   

6.
周志琴 《新闻实践》2004,(10):49-50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受众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怎么样”。因此,解释性报道便应运而生。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体裁。解释性报道已经成为报纸版面上如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深度报道的界说及其属性 深度报道的雏形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解释性新闻,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四十年代,报纸为了与“电子媒体”的广播、电视新闻竞争,在原解释性新闻的基础上加以扩展,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渐被公认为独立于“纯新闻”与“解释性新闻”的专门体裁。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这样,一则报道在深度上就可胜过广播、电视报道,甚或报界同行。随着深度报道自身的发展,自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兴起之后,深度报道已不完全同于原来的规范了,有了新的发展。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在我国新闻理论界颇有争  相似文献   

8.
所谓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多用于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新生事物的报道;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它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体裁近两年在报端偶有所见,像新华社播发的“关于物价的通信”、“换个角度看盈亏”等,以及不久前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三资企业”、企业资金问题的系列报道等。 分析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新闻分析、新闻综述、思辩性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中外新闻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用事实来解释新闻的意义,反映主观力量。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尤其对于主流报纸来说,深度报道的分量和比重越来越占优势。仅以解释性报道为例,在美国,“一些名的大报,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解释性报道占了70%以上的版面”,“而西方其他国家,英国、法国、日本,一般都占据50%左右的版面。”(1)再如调查性报道,以“揭丑”称,在美国影响甚大,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小布什政府的情报门事件,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
刊林漫步     
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解释性报道,是介乎新闻与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的中间型(边缘型)体裁,比纯新闻(客观报道)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组联系非常密切,但在内涵、外延关系方面极易产生混淆的概念。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均属深度报道范畴。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是并列关系,与预测性新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是西方报纸上现在常见的一种报道方式。按照资产阶级新闻学的说法,“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作分析的报道”,“它是一种加有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解释性报道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与其他新闻报道的共同点是:都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时间上都要迅速、及时等等。不同的是:它不仅要报道新闻,还要对新闻进行解释、分析,说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阐明新闻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趋向等等。比如,报道一家公司破产,就要解释这家公司破产的原因,分析这家公司倒闭后的影响。解释性报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出  相似文献   

13.
李蓉 《新闻记者》2004,(6):33-36
经济新闻是目前综合类大报的必备“佳肴”。对于大部分非经济专业人士来说,阅读综合性大报的经济新闻已经能够满足他们对日常经济信息(包括对经济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后的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报道)的需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著名的两家综合类大报。它们虽立足  相似文献   

14.
从去年10月20日湖北日报《解读·背景》版第一期试验版问世,到今年5月份,这个创新的新闻品种已经“半岁”,共刊出百期。与要闻版主体新闻相配合,在这个新创建的党报新闻“集群信息”传播交流平台上,融解释性、分析性、背景性报道于一体,每期采用“解读主稿”加多侧面、多形式的配套组合报道,集中、突出地发布和传播一组组超大、超强的新闻信息,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等主体高端受众,奉献给读者一份味道鲜美、值得品味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5.
让深度报道成为报纸的新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文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16.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17.
按照新闻事实的不同属性.深度报道属于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比,它关注的只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事件的过去时。深度报道是一个总结、回溯性报道,它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其新闻价值一般蕴含在事物的本质层面,需要在报道时深入挖掘。平时见诸媒体的各种成就性报道、经验性报道、工作报道或解释性、研究性报道,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往往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度报道一般是先从已经发生的事实中提炼出主题.再策划采制报道,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8.
西方的消息,与我国的消息一样,是对新闻事物的迅速及时、简洁明快的报道。由于对新闻基本要素的交代重点不同,西方的消息又可分两种类型:纯新闻和解释性新闻。纯新闻与我国的动态消息相似,即采用精练的语言对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纯新闻虽然要求交代何时、何事、何人、何地、何因、怎么样等新闻六要素,但其报道重点在何事这个要素上,而对何因的交代比较简略。解释性新闻虽然也会涉及上述诸新闻要素,但报道的重点在“何因”这个要素上,即通过对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的挖掘和交代,揭示事件产生的原因,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更深层次的新闻事实。解释性新闻同样属  相似文献   

19.
专业报运用解释性新闻这一报道形式,发挥它独特的优势,这是提高专业报宣传效果的好方法。“培植”带露的鲜花要写出好新闻,应该到实际中去抓“活鱼”,去采撷和培植“带露的鲜花”。解释性新闻,重点放在“怎幺样”能满足读者对高层次信息的需要,这对发行周期较长的专业报来说,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石坚 《新闻知识》2006,(8):72-74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其魅力主要在于事实本身。而一篇成功的解释性新闻报道,其魅力主要在于它的观点和见解。如果为解释性报道下一个定义,我会这样描述它:解释性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向和深层意义进行解释的报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的《中国会成为日本吗?》,应该说是一篇报道内容比较客观,作者见解独到的解释性新闻。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中石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未果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叫嚣又有所抬头之际,这篇解释性报道以其鲜明的观点、新颖的见解,表明中国“构成的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