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总编策划与贴近读者散议李树庭县市报贴近读者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办报人。作为县市报的总编辑,应该如何围绕报纸的总体导向、总体构想、总体风格进行宏观策划,以体现贴近读者;围绕报纸的稿件组织、标题制作、图文配置、版面构划以及印刷出版质量,调动编采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县市报贴近读者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办报人。多年来,新闻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做了许多探索,但至今尚未尽如人意。作为县市报的总编辑,应该如何围绕报纸的总体导向、总体构想、总体风格进行宏观策划,以体现贴近读者;围绕报纸的稿件组织、标题制作、图文配置、版面构划以及印刷出版质量,调动编采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微观指导,以保证贴近读者,这是深入进行新闻改革中总编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实践证明,有了这种策划,报纸就有可能受到读者欢迎;没有这种策划,报纸就有可能疏离读者,最终为读者所抛弃。因此,总编的策划对提高报纸的整体水平,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作为行业新闻,留学新闻大多放在周刊中见报,从时效上来说晚了一步。那么,如何从独家深度上做文章?本文认为有效的方法是:善于联想,从常规新闻中发现独家;贴近读者,多角度策划专题。  相似文献   

4.
对可预知的重大新闻提前策划 重大新闻只有经过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才能得到完整开发.可预见性的重大新闻,由于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编辑部能够以一系列宏观、大气磅礴而又贴近读者的策划,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张报纸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提高地市党报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所在。 策划选题让读者喜闻乐见 策划选题在新闻报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题对了路,报道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6.
吴立 《传媒》2000,(12):15-16
近几年来,新疆铁道报在新闻宣传报道中,注意加强策划意识,运用策划的原理和方法,对一些重大典型宣传进行提前重点策划,对临时突发性事件进行跟踪随机策划,对日常报道进行统筹周密策划,使新闻宣传报道更加贴近企业的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报纸综合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斌 《新闻记者》2004,(9):39-40
岁岁都要过春节,春节报道如何创新,是一个应该年年思考的话题。解放日报的2004年春节报道,因为创新,给记者带来了实践“三贴近”的快乐;因为创新,给读者留下了感受“三贴近”的愉悦。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策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策划的到位程度,直接影响创新的效果。在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家报纸纷纷使出,各种招数吸引读者。然而,一张报纸要想真正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真正体现“三贴近”思想,为读者奉献出精美的大餐,就必须有好的新闻策划。可以说,只有做好新闻策划,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才能使报纸在竞争中站稳脚足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前卫报》认真搞好部队后勤工作报道策划,有效整合新闻资源,努力贴近基层、贴近官兵,采编了不少精品力作。作为该报后勤工作报道的负责人和责任编辑。我们觉得后勤工作报道策划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抓住有利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过去,党报新闻策划往往从党和政府的工作视角出发,关注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在策划报道中又以事件分析和政策解读为多,理性有余而人情味不足。如何从改进和创新策划入手,让读者从党报的策划报道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笔者在新疆日报社从事编辑工作多年,认为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改变传统报道视角和思路,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作为新闻策划的切入点,党报新闻策划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一样能贴近百姓,给广大读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一个活动或一个新闻事件,有无策划使它的新闻价值是不一样的。新闻宣传策划是对新闻“富矿”的综合利用,它可以全方位、宽视角地探视新闻事件的本质。作为市级主流媒体的党报,它的权威性及服务性应该成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新闻宣传策划活动更是在强化权威性与服务性上做足文章,使新闻宣传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真正实现“零距离”的报道新理念。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我们首先做到了特别策划,使事件亮点频频闪现。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作为全国百强报刊,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业生产者当参谋,通过与时俱进、贴近读者的内容策划,最高订阅数量达39万份,累计总发行量近1亿份,深受读者信赖。本文以《新农业》杂志的主体栏目“养殖新技术”为例,阐述在栏目策划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点,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畅销书,是图书市场的宠儿,更是每个图书编辑的追求.作为医学专业图书策划编辑,虽然不可能策划出首印好几万册,短时间内销售上10万甚至上百万册的专业图书(毕竟医学专业图书市场是一个小众市场,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在这个市场中不可能出现超级畅销书),但是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借鉴图书市场中一些超级畅销书的运作理念和手法,做好专业图书策划中的一些细节工作,一定能提升专业图书销量,从而获取高利润.除了在图书具体内容把握上需要更加贴近市场,贴近读者需求,还要从选题策划之初就树立市场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襄樊日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更好地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任务,策划推出了"记者陪您看襄樊"大型主题活动,旨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全面提升地方党报的品牌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活动呈现的新闻价值评说——记者"陪"市民同行,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襄樊日报》今年1月全新改版后,明确提出了"三贴近、三服务、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相似文献   

15.
"碎片化"阅读正取代传统深度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尚存争议,但是这一行为所留下的读者"痕迹"却可以成为图书策划和营销发行的重要指导数据来源,如果出版社能保持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不同的阶段对这些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和利用,就能够让图书选题策划变得更加精准,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主题报道紧扣时代需求,吸引读者?武汉晚报通过深入“走基层”,践行“三贴近”,胸怀全局,与我们生活的城市血脉相连,紧贴民心,创新思路,围绕重要主题报道,策划选题,增强主题报道和活动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人民军医出版社医学图书的策划出版实践,认为图书编辑运用网络平台打造畅销书的手段主要包括:即时获取热点选题,明确出版方向,降低出版风险;开拓新的作者资源;在策划及编写过程中与读者保持互动,使图书内容更贴近阅读需求:利用网络营销降低成本,取得最大化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策划编辑要想做到选题精准,组稿恰当,就应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文章从"慧眼看市场,把握机遇不错过"、"慧眼看读者,贴近需求靠创新"、"慧眼看专家,为选题物色好作者"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策划编辑发现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2006年4月上旬开始,在平顶山日报社总编辑娄禾青的亲自创意、策划下,《平顶山日报》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贴近读者为切入点,采取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前呼后应的形式,成功地组织策划了报纸创刊以来规模空前、反响空前、高潮迭起、亮点频现的“好人报道”(“好人之歌”)。  相似文献   

20.
雷声远 《中国编辑》2005,(2):58-60,64
当今期刊,林林总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迎接挑战,应对竞争,各刊社都拿出了看家的本领,其创新求进更离不开精当的策划。如果某一期刊不注重策划,总唱“四季歌”,刊物办得毫无新意可言,就不能在“万花丛中红一点”,就难以取得主动权,去占领和拓展市场,就会在硝烟弥漫的文化市场“争斗”中败北。就目前而言,期刊编辑应着力加强对办刊理念、市场运作的特别策划。办刊人要有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紧紧扣住自己刊物的定位目标,把策划的文章尽量做足。办刊实践告知我们,特别策划的着眼点就是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