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向杨 《视听界》2010,(4):109-109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 1.目光语 人的目光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交流喜怒哀乐。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运用“眼语”来说话。凡是主持人与嘉宾或观众交谈时,都要善用目光语向对方传递各种信息,让对方感受到主持人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另外,主持人是对着摄像机说话,应把镜头当作观众的眼睛,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真诚地为观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陈志峰是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主持人。在见到陈志峰之前,我就曾听别人说过他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的弟子,而且还当过影视演员,所以当一见到陈志峰,我就忍不住先要问他:“表演与主持到底有何异同?” 对于这样一个已是老生常谈,而且似乎让很多主持人反感的问题,陈志峰当时的回答多少让我有些出乎意料。“表演对主持非常有好处。表演对我主持节目有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语言的节奏和内心的节奏把握上,表演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相似文献   

3.
郭红 《声屏世界》2003,(12):56-57
“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年过四十岁的男人,他会更加客观、冷静,但是穿透力极强;他思想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极大的悲悯之心;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激情藏在心里,而状态却很平和,且每句话里都能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汹涌澎湃。我喜欢这样的主持人,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白岩松  相似文献   

4.
李鹏飞 《今传媒》2010,18(10):128-129
面对记者的采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戒备心理,对方一般都会说一些他愿意说的而回避他不想说的,而这就要考验记者的采访功力了。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有的记者干脆就按照事先罗列好的问题一个一个来问,其实这样做有时候会失去一些能出彩的回答,有的时候采访对象的回答只要记者再追问下去就很能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晚上,一个男青年躺在床上,在百无聊赖中打开了收音机,恰好主持人在说这是“热线诉衷肠”节目,有什么烦恼,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主持人。这位男青年信手抓起床头的电话向主持人诉说,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却又不敢告诉她,问主持人怎么办?主持人当即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替他设计了几种向女孩表白心声的方案。这一切都是通过电话和广播的对话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8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某综艺节目上,主持人给嘉宾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名驾驶员遇到红灯径直闯了过去,而值勤交警却没有为难他,请问这是为什么?在座嘉宾无人能回答,主持人只好报出“正确答案”:这名驾驶员闯红灯时没有开车——他是行人。 这个“正确答案”让人好生纳闷:难道行人可以不受红灯的制约?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10条中有明确规定:“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过”。很显然,这个“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点出这个纰漏,并非和央视过不去。实际上,类似的含有“不合法内容”的宣传,在其他媒体上也并不鲜见。比如,宣传农民踊跃卖粮,一些报纸的图片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看一家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访谈对象是几位靓丽的女士。在采访其中一位时,主持人问:“这么多年来,你遇到最尴尬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位女士难为情地说,有一次到国外演出,因演出服质量出了问题,裙子从身上脱落,引起台下观众一片哗然,让自己十分尴尬。该女士刚说完,主持人先是故作惊讶状,然后放开嗓门说:“哎呀,这样的好事你没有奉献给国内的观众,真是太遗憾了!”这位女士遇到的尴尬确实让人难以预料,而让人更没想到的是主持人对这件事所表示出的所谓“遗憾”。作为主持人,理应同情这位女士,并对自己“套”出人家的难堪表示歉意,尽快回避…  相似文献   

8.
跟主持人聊天是件轻松的事,不用你费尽心思,他就会很善解人意地讲出你想要问的内容。任鲁豫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采访对象,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我父亲是语文老师,他从小就培养我的表达和朗诵能力。”说起人们对任鲁豫的印象,几乎都是从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这档大型互动类竞技性节目开始的。节目中年轻活力的男主持人对现场娱乐气氛的渲染、对挑战竞猜的鼓动力以及与明星嘉宾恰到好处的契合,使该节目聚集了很旺的人气,也让这位男主持人任鲁豫迅速家喻户晓。而与朱军、董卿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共同主持大型晚会的经历,再加上与凤…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村官的“出口”问题上,政府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专家给出的办法是“买断”——这样不仅解决了出口问题,还让真正热爱农村的人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10.
一、 应具备专业知识有人说电视专栏节目要突出一个“专”字,专栏节目主持人也要突出一个“专”字,我赞成这个提法。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报道中的记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把栏目主持人叫做“明线交流”,把记者叫做“暗线交流”。因为记者更多的是从现场挖掘新闻的不可知部分,他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而是让观众随着他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进入特定情景。而栏目主持人是栏目形象的一部分,不仅需要协调栏目内容的各部分,将内容串联起来,使栏目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通过语言、体态,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这种交流的特点是要有强烈的观…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是很有讲究的。 什么样的提问最为得当呢?就个人数年的记者生涯,结合学习中外许多名记者为我们创造的经验,略谈以下。 一、因人而问 采访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问。对善谈的人,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对于不习惯谈话的人则需要启发诱导,先从对方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谈起,让他把话匣子打开。采访先进人物,他们一般都不肯谈自己。我们在采访时就要  相似文献   

12.
析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各种各样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节目的不断涌现,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近几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越来越多地引起各种争议。纵观与此有关的一些专著、专论及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各言其事”,表面上争论得十分热闹,实际上双方并不站在同一角度就同一问题进行讨论,而是各说各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研究,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对争论焦点的限定:目前大多数讨论都把“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置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或“主持人”这样一个广义的范畴里,而忽略了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3.
宋思霖 《声屏世界》2006,(10):36-36
时至今天,电视谈话节目数量繁多,节目类型也各不相同。本文着重对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做一些分析。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是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调动现场气氛,控制话题的行进方向。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在现场,更多的时候是怎么能鼓动起谈话对象、嘉宾和观众,让他们畅所欲言,当营造出这个环境以后,主持人的倾听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所有的谈话者都希望得到尊重。但是在一些谈话类节目中经常会感觉到一些主持人似乎缺点什么,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在听,他在问第一个问题时,想的是第二个问题该…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机房录制的节目时,由于活动的幅度不大,形体动作小,除服饰特征外,主持风格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体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神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而细心的电视观众不难发现,在当今的电视节目中,不少主持人的眼神却是空的,直的,与观众毫无交流感,即人们常说的目中无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许多主持人并没有意识到,在他录制节目时,他真正面对的是谁?我们知道,人与人面对交谈时,双方的眼神是灵活的、变化的,互相交流、互相感染的。如对方高兴,自己的眼神也会兴…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声音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具。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展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主持人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鲜明起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一、声音,体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声音,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同时“声音”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节目主持人应该很好地把握和认识自己的声音,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如何去认识好自己的声音呢?一是变熟悉为陌生。就是把我们认为熟悉的“自己的声音”当成一个“对象”,当成一个“陌生”…  相似文献   

16.
莫把新闻藏在“新闻”里。这是我写作消息《借“洋脑”发“洋财”》感受比较深的一点体会。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怪。其实,这并不是个什么怪问题,而是不少初学新闻的朋友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人就是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17.
王慧晴 《视听界》2000,(1):46-46
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广播改革起,中国广播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就是要求一个成功的主持人是采编播合一的有不少主持人还尝试看从这方面努力。然而现实与理想总存在着差距,提了多年的采编播合一,真正能够做到并且能够持久的实属“凤毛麟角”如果仅仅作为一种理想,它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不禁让人感到怀疑  相似文献   

18.
康乐 《新闻传播》2006,(4):42-43
热爱广播的“门外汉” 陶然,大名叫张城堡。1990年12月,陶然参军入伍成了一名雷达兵,从事通讯工作。日子里,他就特别喜爱广播,经常参在内蒙古自治区从军的与当地的广播节目,与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部队和当地广电局是共建单位,这样他就能够接触到当地的一些节目主持人,在对主持人羡慕的同时,也让他产生了一种想当主持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娱乐节目拿孩子“开涮”非小事某卫视娱乐节目现场,一个三四岁的儿童,头发梳得油亮油亮的,发梢整齐地向后靠拢;上身着白色立领衬衫,外束腰;下身穿一条肥肥大大的绑腿裤,活脱脱一个街头“古惑仔”形象。他不仅在台上故作大人状地走来走去,不断冒出一些惊人之语,漂亮的女主持人还不时地挑逗他说:来,亲一个。某娱乐节目,男女主持人问一个小男孩“:是哥哥好,还是姐姐好?”“姐姐好啊”,小男孩答。“为什么啊?”“姐姐长得漂亮,以后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全场观众一阵大笑。还有的娱乐节目,让几个孩子模仿电影里的片断,一个扮成“地主”,一个扮成…  相似文献   

20.
人生的缸     
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业人士做讲演,他做了一个让人难忘的试验。 “试验开始了。” 他把一个敞口缸放到桌子上。然后,将石块一块块地放进缸里。 石块越堆越高,再也加不上去了,他问:“缸满了吗?” “满了。” 专家从桌下拿出一些砂砾,放进缸里,砂砾滚进大石块的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