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经历体验,从工作境况和心理景况两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并从教师个人角度、专业扶持角度、体制管理层面分别阐述了帮助专业心理教师走出困境的一系列对策。希望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教育艺术》2007,(8):F0003-F0003
特级教师王有鹏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高级政治教师,市级兼职教研员,市级教学能手,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特级老师。担任政治老师27年,获得过市级优秀教学成绩奖,举办过市级公开示范课,  相似文献   

3.
关晓云 《江苏教育》2022,(96):42-43
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教研员开展的云端教研拓宽了心育教研工作的手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心理教研员构建线上互助平台,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资源和支持;组织形式多样研讨,提升心育课堂教学质量;采用线上心理疏导,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云端心育教研的实践探索,创新与突破了教研理念,助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每个学校,是学校教学永葆青春,健康、平稳、理性发展的有力助手。然而真正从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很少,兼职教师居多的现象在每个学校普遍存在。一般县市都还没有设立心理健康课的教研员,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与困惑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如何有效地解决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通常要经历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来提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是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I0002-I0002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压力空前沉重,开展教师心理保健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2001年7月杭州市由市教育工会挂牌,正式成立了杭州市教师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杭州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心理健康研训工作以"防未病,促发展"为指导思想,根据"按需研训"的原则,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开展"鼓楼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标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EAP"、满足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需求,以教师心理云服务中心为抓手,建立四级教师心理援助网络。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教育部2002年14号文件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牛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波 《教书育人》2013,(7):10-13
"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往后靠",这句话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是比较贴切的。笔者于2001年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算是国内较早从事这一行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12年,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见证者和观察者。现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呼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一些极端的事件个案发生之后;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并  相似文献   

10.
李远 《教育》2012,(30):48-49
不少心理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常抱怨自己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不支持自己的工作。中小学心理教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各方认识还不是很到位以及实践经验也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心理教师不要被动等待学校支持自己的工作,需要充分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等三个有利因素来促使学校重视心理教育工作。笔者长期担任中学一线心理教师和进修学校兼职心理教研员工作,也经常到全国各地交流  相似文献   

11.
作为开放式课程,心理活动课具有极大的生成性和创造性,如何创造性地把这门课上好,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本研究从心理活动课的特点切入,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的必要性、含义和培养途径三方面进行论述,为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教师视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湘萍,中共党员,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苏州市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心理教研员,昆山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陈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几年,研发并打磨了一系列精品心理课程,培养了大批专业、敬业,能力又强的专兼职骨干心理教师。  相似文献   

13.
朱林,福建省福州二十中副校长,高级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心组成员。作为工作室的领衔名师,她与晋安区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合作,推动晋安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期初她都会和教研员精心商议晋安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中小学的心理教师开设高质量的公开课、举办毕业班考前辅导、为家长开设讲座、送教下乡、为心理教师做业务培训。作为中心组成员,她每年到八县为毕业班学生做心理辅导,每个月坚持到辅导站为福州市的未成年人及家长做心理咨询,暑期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夏令营做义工。  相似文献   

14.
宋美霞 《江苏教育》2022,(24):24-26
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担任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必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教学能力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核心胜任力特征。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充分的课前准备、灵活的课堂实施和及时的课后总结有助于心理健康教师了解学生需求、应对课堂生成、反思教学成效,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逐步规范,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课程制度保障,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课程意识具体包括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几个方面。注重和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助于促进他们在心理课堂中灵活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校本化特色内容,实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要积极面对和自主调适心理问题.如角色心理矛盾、工作心理压力、职业心理倦怠、专业心理障碍和发展心理危机。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是心理安全、心理平衡、心理自由、心理成熟和心理和谐的教师,应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精神充实、人格健全和个性张扬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全面加强心理建设,完善自身心理素养,实现专业化发展目标,扮演好“重要他人”、“心理指导者”、“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自我实现者”等专业角色,成为现代“心理人”。  相似文献   

17.
赵素香 《考试周刊》2011,(87):192-192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能力,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罗斌 《教育探索》2004,(4):87-89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教师个人的发展、对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成长成才 同样存在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建设,使教师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 精神生活充实、心理平衡统一、实现人生价值的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杨经,浙江省长兴金陵高级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湖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大组成员。从2000年开始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力。2004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2006年获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师A级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