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165页)智子疑邻@张赛  相似文献   

2.
宋国有一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这天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这是《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被用作2003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这则寓言给人以很多启示。人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像这个富人,以感情的亲疏深浅作为判断的准尺,以感情掩盖理智,以亲情代替法规。看到这个作文材料,我的面前好像高悬一面明亮的镜子,闪耀着一束强烈的聚光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当老师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上述寓言中富人的影子呢?  相似文献   

3.
愚者传     
愚者,又名不知思。盖其为事主观,不思变通,不假思索,致纰漏百出,每椎心而痛,仍不思改。居洛城,积蓄厚,宅百余,库充盈,有子名奢,骄逸之徒也。屡赌于市,败家产无计。愚者悯为己出,纵之。有邻者,名耆,智者也,每讽之于愚,则怒目视,曰:“吾家事,汝何间焉?”既百日余,骤雨大作。奢谓其父曰:“墙已坏,贼既入,奈何?”奢观父行,希其静坐,以盗其家财而未知。父曰:“墙已破,无之奈何。”即置之不理。奢悦,于雨夜邀徒至家,盗自家银,与赌,殆尽。事前,邻者耆尝语愚者曰:“尔墙破,则必为之筑,贼人行之,丧汝财。”愚者不听。几日后,愚者视库亏,乃报之府,捕耆…  相似文献   

4.
愚者传     
愚者,又名不知思。盖其为事主观,不思变通,不假思索,致纰漏百出,每椎心而痛,仍不思改。居洛城,积蓄厚,宅百余,库充盈,有子名奢,骄逸之徒也。屡赌于市,败家产无计。愚者悯为己出,纵之。有邻者,名耆,智者也,每讽之于愚,则怒目视,曰:“吾家事,汝何间焉?”既百日余,骤雨大作。奢谓其父曰:“墙已坏,贼入,奈何?”奢观父行,希其静坐,以盗其家财而未知。父曰:“墙已破,无之奈何。”即置之不理。奢悦,于雨夜邀徒至家,盗自家银,与赌,殆尽。事前,邻者耆尝语愚者曰:“尔墙破,则必为之筑,贼人行之,丧汝财。”愚者不听。几日后,愚者视库亏,乃报之府,捕耆而…  相似文献   

5.
智子疑邻(原文略)一、解题:1.什么叫寓言?有何特点?2.“三则”的则是什么意思?3.“智子”的意思是:———(选一句填入)a、聪明的小孩子b、聪明的儿子c、儿子真聪明d、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二、理解课文:1、“不筑,必将有盗”意思是:(类型不符)  相似文献   

6.
宋国有一个富人,拥有万顷良田,家中歌伎成千。真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他有一个儿子,名叫“万人宠”,而这个富人叫“只疼儿”,可想而知,儿子在家中的地位! 一天,下大雨把富人家的墙给淋坏了。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偷窃!”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儿子聪明,而怀疑是老人偷的。于是富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3,(27)
先生愚哉!先生愚哉!仆非先生世交故友,亦未有半面之缘,然每念及先生,思先生之举实为不智。仆未偿不扼腕叹息,情遂不可抑,乃有此书,幸先生一览之,则仆幸甚至哉! 向者闻先生之事:天雨坏墙,毁先生之家,子曰:“不修,则必有失矣。”邻翁亦如是言耳,先生竟放任不修,以有失焉。而先生何以竟智子而疑翁邪?先生之不智甚矣!天雨坏墙,非为异事,先生大可修之而后安,而先生竟不修,致有所失焉。斯已为不智。既有失,而先生不悔弃邻翁之先言,而竟智子疑邻,为天下百世之人耻笑不亦宜乎? 先生之子,与先生情近,先生之邻,与先生情远,情近而亲,情远而疏,亲而智之,疏而疑之,先生其不明事理乎?先生其不辨是非乎?先生虽物富而思穷乎?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和家长眼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可是,老师总是问我:“你怎么总是和坏学生搅在一起?”我不明白“坏”的定义是什么。不喜欢课本,喜欢一些“野书”叫“坏”?成绩不好,但体育好叫“坏”?略有“暴力”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3,(27)
全国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相传宋国有位富人,家里的院墙被大雨淋坏了。儿子和邻人都劝他修好,不然可能会引来盗贼,可是当他家果然遭窍时,这位富人却将明智的桂冠戴在自己儿子的头上,而把窍贼的名声丢给了邻人。  相似文献   

12.
全国统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  相似文献   

13.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  相似文献   

15.
一、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相似文献   

16.
王玉辉 《辽宁教育》2003,(12):43-44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犤注意犦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  相似文献   

17.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要有耐心,认真地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1)不管学生提问题好与坏,不泼凉水,应予激励,并努力维护这种积极性。(2)对较难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冷静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旦难住老师,老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实事求是地说明或解释:“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下课我们都找找资料研究研究它”。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恳态度同样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全国名师支玉恒在做报告时说到这样一个例子:在讲《草地夜行》一课时,一生问:金寨暴动是怎么回事?“对这个问题,老师课前也…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2003年高考作文(全国卷)的材料和要求,以及本刊特别邀请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所推荐的满分作文(全文未经删改,插图为编辑所加)。推荐老师对这些作文均进行了评析。作文材料和要求: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 0分 )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