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媒介嵌入人类社会交往,人类社会经历了无中介的面对面现实交往和中介化的虚拟交往两个阶段,正在迎来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云交往”即数字交往。元宇宙作为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主导媒介形态正处于不断生成当中。与以往媒介不同,它允许人类通过各种终端“进入”其中进行体验与行动,是一种“体验性”的媒介;它突破了将媒介视为信息传播载体和工具的传统观念,在生存层面构成人类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一种“生存性”的媒介。元宇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推动了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为未来人类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全新可能。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会实现人类社会交往时空和交往主体的拓展,实现交往场景的再造和交往体验的复归,最终构建“高流动性”的社会交往生态。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面临着生物大灭绝、人类大灭绝和文明大灭绝,人类可能被淘汰出局.以往的文明是由物质力量主导的物质主义文明,信息社会正在出现向以文化力量为主导的文化主义文明过度的趋势.文化力量构成了这次文明转折的动力,生态化发展以及体现着生态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正在开拓文明大转折的道路.本文讨论了信息社会里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源性根据和外源性根据,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化的,目前人类社会制度惟一的出路是信息社会里的社会主义.本文还讨论了工业社会里的社会主义与信息社会里的社会主义的一致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对未来的文化主义文明进行了猜测,文化主义文明可能是物质生活的简朴,精神文化创意生活无限丰富化的诗意生存,并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的境界.在大灭绝中的人类,或者进化到文化主义文明或者被淘汰出局,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坚定的信心、适应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是我们惟一可以生存发展下去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信息辩正     
现代社会,都爱用上“信息”这个字眼,什么“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等名词术语突兀而出,许多本来应该用文献或情报的称谓,也被抹掉了,换之以“信息”,似乎应时,光彩。究竟信息本质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与知识、文献、情报、资料等概念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就此辩析一番,以正视听。(一)信息的本质特征当前,在信息本质的认识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认识论中的第三者”,意即物质居首,精神次之,信息位三。其论据是:“如果物质和意识是绝对划分为两类的,它们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没有任何中介,没有任何共同点,那么,它们之间就决不会有任何相互作用。”认为信息就是联系物质与精神的中介质,故而应该位居老三①。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信息的本质大体上可以理解为物质客体所固有的反应特征,它是物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其论据是:“信息又必定同物质和能量密切联系而实际存在着,它的储存和传递必须借助于运动着的物质载体”,并且指出“那种认为信息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看法,……显然是违背事实的,是错误的。”②  相似文献   

4.
所谓知识经济 ,按世界经合组织报告中的定义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一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 ,正以其巨大的威力和难以想像的速度 ,使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一系列根本的改变。从这个广阔的视野来看 ,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 ,已不仅仅看其工业的发展水平及其结构 ,而更重要的是看其信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在1996年7月发表的《科学与国家利益》的报告中强调 :“到20世纪结束时 ,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上海档案》2005,(12):27
张辑哲在2005年第6期《档案学通讯》撰文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信息问题,是信息尤其是由信息技术系统产生的大量物化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具有了独立意义,人类对事物的控制、使用必须首先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方能间接实现。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社会生活的“配角”变成了“主角”。这一问题的“正效应”主要有两点:第一,使人类可同时面对、把握、控制更多的事物(通过信息间接把握),并具有了更高程度的预计性(计划性)、全面性和精细性;第二,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范围并加深了认识深度,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6.
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实质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人们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作为“信息传媒”和“舆论手段”的新闻传媒。而社会要求得稳定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因为根据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服务,人们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以便更有效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则可以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与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7.
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信息、物质、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它们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以能量和物质为基础发展的工业社会,产生了印刷技术与文字媒体的文化。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们的标志是具有读写方面的知识素养。那么处于信息社会,有文化、有知识的标志应该是什么呢?随着国外研究的不断深入,便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和“信息素养人”(InformationLiteracyPerson)这样两个名词术语。目前,有关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人,国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同时存…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革命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革命的核心是革命性地提升了人类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播和利用的能力。这一点,与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多的是有形的(tangible)、物质的、硬性的,而信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则更多的是看似无形的(intangibIe)、非物质的、软性的。前者使人更“强壮”,因为有形而容易受到重视;后者虽然使人更“聪明”却因为看似无形而不易受到重视。这正是信息化推进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个人和机构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的动力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讨,认为基本的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指对个人的物质刺激,即根据生产结果或工作成绩给予奖罚,利用“经济杠杆”,进行管理。精神动力包括信仰(理想、爱国主义等)、精神鼓励(表彰、荣誉称号等)和日常的思想工作。信息动力则是指从外围环境中收集—切有关的信息,也收集各种内部变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处理后的信息加以解释,以解释的结果为依据作出决策并指导行动。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里,从一个机构来讲,没有信息传递的科学管理是不可想象的。从个人来讲,掌握的信息愈多,就愈有生活的动力。 新闻编辑工作,作为在新闻机构中担当着组织宣传报道的总串联、总合成、总把关重任的重要工作,在新闻收集、加工、传播运行中起着关键的、主导的作用。合格的编辑,工作对象除了稿件,亦包括稿件的作用——记者、通讯员等,对作者具有重要的直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个人和机构在生产实践中和社会活动中的动力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讨,认为基本的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指对个人的物质刺激,即根据生产结果或工作成绩给予奖罚,利用“经济杠杆”进行管理。精神动力包括信仰(理想、爱国主义等)、精神鼓励(表彰、荣誉称号等)和日常的思想工作。信息动力则是指从外围环境中收集一切有关的信息,也收集各种内部变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处理后的信息加以解释,以解释的结果为依据作出决策并指导行动,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里,从一个机构来讲,没有信息传递的科学管理是不可想象的。从个人来讲,掌握的信息愈多,就愈有生活的动力。 新闻编辑工作,作为在新闻机构中担  相似文献   

11.
发展档案信息产业的优势、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但可称为战略资源的,主要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即构成社会经济的三大支柱.物质资源提供的是各种各样的材料,能量资源提供的是形形色色的动力,而信息资源提供的则是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而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部分,即关涉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道德风尚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信息报纸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在整个报业百花园中开花结果,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信息报纸已成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日益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信息报纸的发展,也给我们报刊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进一步研究信息报纸的特性、内容、价值衡量等问题,以揭示信息报刊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受众服务。 一、信息和信息报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搞清信息报纸的这些问题,首先探讨一下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有益的。 信息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广泛联系的媒介。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了条件和依据,为社会生活提供的绚丽多彩的场景。现在,信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4.
蒋秀莹 《大观周刊》2011,(20):208-208
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而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部分.即关涉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道德风尚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曹伟 《科技档案》2006,(3):30-32
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而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部分,即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道德风尚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文化信息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微博等,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主导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同时也成了滋生谣言和疯传虚假信息的最佳“温床”.那些健康的、良善的文化信息指导着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完成合理人格的塑造.而那些人为的误导、文化信息的偏差等却又极可能将大众导向歧途,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7.
1.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21世纪人类将步入信息和信息网络时代,也可以说人类社会已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信息化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发展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占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活动各个领域以至到各个家庭。信息化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可以说是一个智能化生产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网,而信息网也就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主体要素即“信息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8.
信息空间拓展与信息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信息资源将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争夺的焦点.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质资源所有权始终是人类争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信息资源的社会作用更加突出,以致引发了人们对另外一个生存空间--信息空间的思考.可以预测,到21世纪,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争夺将重于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信息空间的拓展和信息流控制将成为人们在两个空间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赵平喜  殷俊 《新闻界》2007,(2):65-66
市民文化是我国转型期社会中城市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交往方式,是一种社会生存样式,它以经济政治生活为主旋律,以“市民”个体的需求和发展为导向。城市传媒给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传媒日益强大和优化的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市民文化具有开放、交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与现代生活本世纪中叶以来。电视的社会化大趋势及卫星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社会有了两个新的标记:一是信息激增,即“信息大爆炸”,二是信息的同步共享,即“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美国的电视公司曾推行过一个节目叫《在路上》(On Road),结果颇受观众青睐。因为在电视记者“行万里路”拍片的同时,观众则可借着这些电视节目“读万卷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