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正确地选材,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美”。这里,笔者就两方面谈谈自己对作文选材的看法。一、留心生活,以小见大,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素材写起留心生活,就不难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如一位学生留意了爷爷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  相似文献   

2.
一、讲究实际性 在写作下水作文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学会写作. 例如,在教师下水作文《我的童年生活》中,笔者立足于初一学生刚刚告别童年生活的实际,将镜头定格在学生所熟悉的放风筝、堆雪人等画面上,这样就会很容易激活他们的童年记忆;再如进行人物描写训练时,笔者立足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去描写身边的同学,很自然地激起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下水文中的内容才能在知识经验、文化阅历等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在实际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生初学写作,普遍存在选材能力不足,立意、构思不够新颖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新意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打开创新局面;教学生学会观察,挖掘创新素材;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朱丽华 《教师》2012,(34):60-60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习作时运用的素材陈旧,甚至有些学生三年来一直都写着同一件事,似乎无论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他都能联系到这件事上。选材雷同,毫无新意可言。而作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学生的写作源泉,然而,学生生活单调,再加上他们不知道观察,不会捕捉,不懂收集,即使是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也会悄悄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因此,我们要把握机会,抓住契机,巧用五"精",让学生从课堂、课间、节日、活动、网络中获得丰富的素材,妙写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命题、批改、讲评是教师的事,而选材、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其实,应该让师生互相参与到对方的各项活动中去。教师参与选材、写作。教师如果布置一道作文题就让学生去写,学生极有可能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参与到学生的观察生活、选材中去。如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村子里,与学生一起帮助老人扫地、挑水,听老人们讲村里的人和事,我一边指导学生收集材料,一边自己动手记录材料。教师参与的另一环节是写“下水文”。我与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一同写作,与学生一比高低,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7.
事套事结构是以一件事为主体事件,通过联想、回忆,插入其他几件与之相关的事件,共同来表现主题的一种作文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作文,选材小,多为生活片断,适应了现代中学生学习、生活琐碎平淡的特点,既解决了一件事作文写作技法要求高、难驾驭的问题,又便于选材、组材,避免了三段式作文结构单一、内容单调的毛病,从而使情节紧凑、集中,以小见大,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没有话说是中学生写作文普遍碰到的困难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一问题。造成无话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误以为是“写生活———特别是写自己所没有的不平凡的生活。解决的办法是引导他们写自己成长中的感受 ;这不仅有说不完的话 ,也是他们很愿意表达的意思 ,这样写还能收到弘扬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尽快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过的是平平凡凡的生活,接触到的往往也是一些平凡的人和平凡人所做的平凡事。在这方面,我们广大的中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怎样从平平凡凡的生活题材中撷取写作题材并以此来反映深刻的主旨?又怎样提炼出材料的主旨?这些往往是写作复杂记叙文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让平凡的题材闪光,从而反映出深刻的主题,我们  相似文献   

10.
学生写作文描写的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生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平时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感受深的素材,同时学生通过阅读、看影视、与人交谈请教提高认知水平,并坚持写作、总结得失。教师给出的作文命题也要开放,易于学生立意选材,对学生作文也贴近生活的修改。学生把写作看做是多彩生活的点滴记录,就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得心应手的抒写。  相似文献   

11.
"不善于选材"是导致小学高年级习作中"背、抄、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百字新事"教学法,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筛选有价值的习作素材"的角度,有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学文摘     
学生作文,在审题上常犯的毛病有:1.文章体裁弄错;2.写作范围弄错;3.写作要求弄错(如题目规定以驳论为主写成以立论为主).审题方法一般有下列几种:1.从结构上进行分析.剖析结构有助于弄清文章体裁,明确选材的范围、内容和数量.如《记寒假生活二、三事》属于动宾结构,从分析结构中看出要求写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选材范围是“寒假生活”,数量是二、三件事.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选取自己印象中的一件小事来写,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入手,关注生活、真切感悟,表达独特感受,在与同伴交流中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写作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写作兴趣、写作材料积累和文章选材、立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写作材料的积累需要通过平时的阅读和生活经验积累,而写作的选材和立意则是写作教育的重点引导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扎根生活的土壤,引导学生写真事,绘真人,抒真情。响应这样的号召,每一届学生进入初三以后,笔者都要设计“亲情作文”“友情作文”“公民作文”等几个大型作文训练专题,以引导学生关注体验习以为常的琐碎生活,写出“平凡事”的“不平凡”和“平凡人”的“不平凡”。在写作训练中,我发现再鲜活的人物形象,只要一进入学生的作文,常常会变得脸谱化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文本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由高效“输入”转化为有效“输出”。一、借助教材文本,指导学生立意、选材立意和选材紧密相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教材文章《散步》,作者选取平凡小事——祖孙三代一起在田野散步,来表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内容看似平常,但平凡小事中流淌着亲情,滋润读者的心灵。那么,在写作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中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要把生活写进作文里并不容易。在很多学生眼里。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平凡了,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学、玩耍,别无他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生活节律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对身边的一切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所以,无论是春芽的萌动,还是累累的秋果;也无论是炎炎夏日下父母辛勤的耕耘。还是雪花飞扬的冬日,在他们看来都不过是些平常事。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一、关注生活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关注生活首先应从…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的确,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轻生活、重想象,喜欢写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性作文,对于必须写的表现真实生活的习作则有畏难情绪,或在选材方面存在编、套等现象,描述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0.
赵旭 《黑河教育》2009,(3):37-37
学生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往往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创造性思维的匮乏。其作文普遍存在选材狭窄、立意肤浅、构思陈旧的现象,文章缺少生气,缺少活力,缺少新意,甚至有的结构雷同。千篇一律。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富有新意的写作素材.以至作文僵化呆板。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