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户籍管理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将长期存在,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剥离户口上的附加功能.中国的特大省会城市武汉市的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要探索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指标控制,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构建“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住房”三位一体的户籍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以服务体现管理的工作意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资讯     
《教师博览》2014,(9):31-31
我国将结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国务院7月30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表示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汜制度,并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的户口由城市迁到了农村。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户口迁移管理,广大知青很难再把户口迁回城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城市户口与市民很多利益粘连,把户口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使知识青年丧失了城市人口身份,所以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抵制,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把户口迁移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注定了这场逆城市化潮流而动,大规模地从城市往农村迁徙知识青年的所谓"革命"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社会 ,户口的繁殖往往是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明代福建经济 ,尤其是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沿海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为什么其户口却在不断“减少” ?主要原因是 :沉重的赋役导致人口流亡 ,赋役制度的变化造成户口统计失真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荫蔽户口以及人口的经济性迁移使得户口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5.
三国户口考     
关于三国时期的人口,历来论者寥寥。其时魏、昊、蜀汉三方控制的人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屯田户等;而屯田户数量之大,不仅关系到三方控制户口的总量,也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研究屯田制者多着眼于制度本身及其作用,几乎无人涉及屯田户的数量;治人口史者虽曾提及屯田户数量问题,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本文对三国时期三方政权实际控制的户口数量进行考察,特别是结合西晋初年的户口变化,考证魏、昊所控制的屯田户数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集体户口管理是高校管理及服务校内师生员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一项繁杂琐碎、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基础工作。近年来,传统高校户籍管理方式面临诸多挑战,已经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实现集体户口信息化管理,不但保证户籍信息变动的准确性、及时性,而且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辅助进行管理决策,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善耆是满族亲贵集团中推动清末新政的重要人物。其接管民政部一年后,即制定户口调查章程,进行户口调查。此次户口调查虽然是昙花一现,而且还不完全,但在近代中国人口的数量问题上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为地方自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高校集体户口主要包含两类人群:一是因外地求学暂时将户籍迁往学校集体户口的学生,二是没有单独立户将户籍关系挂靠在学校的教职工及家属.高校户籍管理主要负责学校教职工及家属和学生集体户口的管理工作,业务...  相似文献   

10.
户口调查作为晚清预备立宪在议院未开之前的一项重要筹备事宜,清政府这次调查的主观目的明显不同于以往历朝,主要是调查选民,以开议院、办地方自治。然而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员、绅董办理的不善、民众的猜疑误解、地方痞棍的煽惑等原因,却引起各地的反户口调查风潮,进而直接影响到本次户口调查的进行、调查结果、人们对宪政的认识及其清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1.
雷泓霈 《师道》2010,(7):48-48
媒体报道,在免费和就近入学方面,非北京市户口的儿童、少年将与本市户口的儿童、少年享受一样的待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五项规章的决定》已经施行。  相似文献   

12.
曹蓉 《文教资料》2010,(31):190-191
学生集体户口管理工作历来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国家逐步完善户口迁移制度的同时,从业人员有必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积极探索对策,以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入世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户籍管理方面 ,户口迁移制度首当其冲。要主动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 ,必须彻底消除二元户籍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人口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原始数据的定量分析表明,个人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别,仍然与户口性质密切相关。就经济地位而言,非农业户口者比农业户口者更可能获得较高的月收入;就政治地位而言,非农业户口者比农业户口者更可能获得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就社会地位而言,非农业户口者比农业户口者更可能获得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视阈出发,户口之所以成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严重不公的祸端,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户籍政策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以"效率至上"为特征的行政理念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实现户籍政策的改革和创新的首要前提就是实现政府行政理念的彻底转变,将社会公平作为政府施政的首要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聚焦     
《教师》2014,(24)
正户籍改革与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区分性,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何意义?居住证持有人享同等的公共教育权利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5,(7):32-33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出国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为方便出国、出境人员,公安部于2003年出台了取消出国、出境一年以上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出国留学人员在户口管理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留学回国人数大幅度增加,2004年达25000多人。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北京市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政策,以及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在北京市限制人口规模及收紧户口政策的背景下,非京籍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人数的增速放缓;男性、学习成绩在前25%、研究生学历、北京院校的毕业生,在北京就业和在北京落户的可能性更大;生源地离京越近、母亲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高学历、多次求职的毕业生在京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党员、求职花费越多的毕业生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大;此外,落户北京会给毕业生带来起薪损失,这主要是由于那些能够解决户口的单位提供的起薪较低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广西的控制,但作为封建政府重要工作的户口编审在广西却成效有限,户口数字在许多时候仅是赋税单位,这在明代和清前期尤为突出。通过对广西地方志资料的系统梳理和细致辨析明清时期广西的官方户口数字,指出土司地区基本上不进行户口编审,而在汉族聚居区,户口的编审也多失实,明代尤其突出。清乾隆十四年以后,虽然官方户口数字总体较为接近实际,但如果具体分析各府州县的册载户口数,仍然可以发现大量问题,因此也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9.
张献 《考试周刊》2010,(45):202-202,176
自2008年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户口管理》教学应该面对改制后出现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探索、研究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公安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治安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户长老妻     
沈友三 《老年教育》2009,(12):33-33
早年,我的户口在工作单位的集体户口里,家里就由妻子担任户长。后来,集体户口撤销,我的户口转到家里,我成了妻子领导下的一名“户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