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子是我们家的宝贝疙瘩。因为是男孩,又是唯一的独苗,所以从小备受爷爷奶奶姑姑们的宠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慢慢地,儿子养成了霸道、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他要什么,必须马上满足,否则就闹得鸡犬不宁。另外,还受不得半点委屈,被老师批评了,让同学嘲笑了,他都会非常不开心,回家就对我们发脾气。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周一的早晨。儿子早七点去的学校,七点半,儿子回家了(学校就在住宅小区旁边)。只见他红着眼,直奔自己房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砰”地锁上了门,在里面“呜呜呜”地哭开了。我着急地敲门,大声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子…  相似文献   

2.
入冬以来,儿子早晨穿衣服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件事。上大班的儿子如今也有心眼了,你喊,他却假装大睡根本不听,或者趴到被子里跟你藏猫猫。因为赶时间,气得我火冒三丈,最后还得拉他起来给他穿,那头疼劲就甭提了。忽有一日早晨,我刚起床,儿子便探出头来问我:“妈妈,七点了吗?我七点得到幼儿园。”我随口说了句“快了。”只见小家伙也不怕冷了,一骨碌爬起身来便自己穿衣服。见他手忙脚乱,我便上前去帮忙,他却把我一推,一本正经地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今天我当班长,我更应该自己穿衣服。妈妈,你…  相似文献   

3.
晚上九点半了,我的手机响起,传来儿子哭泣的声音:“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睡觉?明天你可要上学的呀!”我焦急地责怪儿子。“妈妈……可是老师布置的写话……我不会写呀……”“你自己试着写写呀,不要老是指望妈妈教你。能写多少是多少,妈妈回家来看,好吗?”“我写得不好,老师会批评的呀……”儿子的声音仍然带着哭腔。“没关系,那是你真实的水平呀。妈妈相信你,你肯定能认认真真地完成的。”我安慰儿子。“妈妈,你还是快回来吧……”这就是我那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向我发出的“求救”请求。那天晚上,我在学…  相似文献   

4.
吴新龙 《家长》2009,(7):17-17,21
儿子小学毕业后,被附近的一所重点中学录取,并被编入该校的七年级重点班。这件事令全家人都很兴奋。入学不久,好胜心强的儿子就惹了不少麻烦,班主任接二连三地向我“告状”。面对常常犯错误的儿子,我有时诚心诚意地引导他,有时苦口婆心地劝诫他,有时声色俱厉地训斥他,可他仍旧我行我素。对此,我不断地鼓励自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一定能找到教育儿子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阳阳七岁,是我乖巧、懂事而可爱的儿子。可他做事情,总是“留尾巴”。“动画片开始 !”丢下一堆横七竖八的积木,阳阳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了。“地扫完啦!”扫把往地板上一扔,阳阳又捧起了图书。我这做妈妈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提议:“儿子,这可不行,做事要有始有终,我们是否画张表格来提醒自己每天把事情做好?”“行!妈妈,我以后做事决不留尾巴。”阳阳一口答应。于是,我们立刻行动,设计了一张“画尾巴”的表格,每留一次“尾巴”,就画一条尾巴。画什么尾巴呢?阳阳自己选择。哈!儿子做事果真用心多了。第一周七天内只…  相似文献   

6.
家庭速写     
全家共参与,提升竞争力在我们家有条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每天晚上八点(黄金时间哦)是属于全家的English-learning 时间,这可是我们保持了近三年的“传统”。要说这个惯例,还是我七岁的儿子Ray倡议发起的呢! 儿子在刚刚踏入YOU&ME的欢乐课堂时,本来就好动、善于模仿的他算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和一群小伙伴无忧无虑地“玩”着英语,开心得如同三月的小鸟儿一样。但是一回家他却不怎么  相似文献   

7.
儿子总是记不住擦自己的皮鞋,母亲教育了许多次也没用。有一天,母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儿子出门前悄悄地替他把其中的一只鞋擦得光亮如新,于是.儿子不得不自己擦好另一只鞋再出门渐渐地.儿子养成了自己擦鞋的习惯。那个“儿子”就是我当时只觉得母亲的招够“损”,如今已近“而立”,回头咀嚼往事,却品出另一番感悟。  相似文献   

8.
儿子玩得像小土猪一样,于是我让他去看看水温怎样,准备把“小土猪”好好泡泡。儿子兴致勃勃地跑去了,回来向我报告:“水温87度!”“瞎说!”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再去看看!仔细点!”儿子有些疑惑,但还是很快地领命而去。很快,他又回来了:“就是87度!一点没错!”我们家的电热水器最高设置到75度,怎么可能烧到87度呢?但是看着孩子那么认真的样子,我觉得错也要让他错个明白,于是牵着他的手一同去看。不出所料,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就是67度。我正要说什么,儿子却抢先一步指着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字,理直气壮地说:“你看!不就是87度嘛!”我突然有些明白…  相似文献   

9.
《好同学》2004,(1)
有一个母亲很严厉地斥责她七岁的儿子,以后不准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话,说什么“食色性也”! “可是,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啊!”儿子很不服气,理直气地回答。  相似文献   

10.
陈仁五 《家长》2011,(7):24-24
儿子放学回家后,趴在桌子上写了一会儿作业,就跑过来神秘地对我说:“妈,不知怎么回事,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怎么可能?才9岁的孩子居然……我虽然听儿子这么说有些着急,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不动声色地问:“那女孩是谁啊?” 儿子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说:“就是上次来找我借书的那个小娜。”  相似文献   

11.
“李老师,我的儿子总是写不好点画,我怎么办呢?”前几天,—个同事这样问我。她的七岁儿子在校外—个书法培训点练习书法。同事告诉我,她儿子振振有词地说:“老师就是这么写的!”孩子的话和孩子的书写令她颇为烦恼,她知道老师的水平是高的,但是老师示范得比较快,比较潇洒,她觉得儿子只是学到了老师的快和潇洒,却没有学到真正的笔法。  相似文献   

12.
<正>“儿子!儿子!你快过来帮个忙,妈妈抓不到,你帮我抓抓背呀!”妈妈大声地喊着。我说:“来啦!我来帮您,您哪里痒呢?”“不是这里,往左边点,不对,往下面点,再往右一点,啊,对了,就是这里,嘿嘿!再抓一抓!”妈妈心满意足地说着。我说:“我帮你抓20下,再赠送10下,怎么样?您自己可要数好喽!”  相似文献   

13.
在广州市二轻技校读三年级的张穗东绝对不能算“名人”,但是,阿东也有些“名人名言”不断传播开来,让人叹为观止。比如“最没用的时间就是睡觉”、“花自己挣的钱很舒服、很骄傲”等等。如果人可以不睡觉……每天睡觉前张穗东总在自己房间的门口贴一些纸条,提醒妈妈:“我明天6点30分起床。”“休息一天。”妈妈按照这些“指令”行事,如果看不到纸条,她会按常规每天早上7点把儿子叫起来,她一遍又一遍地敲门、再敲门,直到听到阿东穿衣下床的声音,才匆匆上班去。阿东常常是不假思索地从床上弹起来,打点一下自己,就骑上自行车往…  相似文献   

14.
从帮儿子整理好书桌上零乱的物件受到“多事”的咆哮 ,到教儿子如何择友受到冷遇 ,再到看见儿子成熟地与笔友互勉 ,作者在哺儿之路上作出了“在适当的时机 ,给自己竖一块‘妈妈免进’的警告牌”的决定。“妈妈免进”是建立在对儿子人格尊重基础上的聪明决定。实际上 ,“妈妈免进”之日就是放飞生命之时。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 ,同时需要“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成熟 ,而做父母的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往往从知识世界考虑过多 ,总想把自己的知识积累、社会经验过早过多地灌输给孩子。长此以往 ,反复的唠叨、过…  相似文献   

15.
刘锴 《家长》2009,(4):15-15
儿子还没出生时,单位同事和亲友们就抱来了《育儿手册》等图书,不厌其烦地教我们一些“育儿真经”。为人父母后,我们自然对前人成功的育儿经验十分看重,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育儿见解:对儿子进行“宽松教育”,让他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地成长。儿子的童年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度过的:玩具店里,只要花费不超标,儿子可以自主决定买哪个玩具;动物园里,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确定观赏路线……我和老公只是跟在儿子身后的两个“随从”。  相似文献   

16.
蚂蚁     
张乙早晨七点半刚刚赶到单位,手机就响了。电话是妻子打给他的,让他赶紧回去,说是儿子张铮离家出走了。张乙一听,头“轰”地一下大了起来。儿子正在上高中三年级,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张乙两口子也没少训斥儿子。但是, 儿子一向老老实实,性格内向,公开场合话语也不多,不是那种任性的人,咋一下子干出了如此叛逆的事呢?  相似文献   

17.
儿子上初三那年,个头已快一米七了,穿上件合体的衣服,小样儿倒也挺“酷”的。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评了两篇作文,一篇是我的。”我随口问儿子:“另一篇作文也写得不错?”儿子眉飞色舞地说:“那个同学会写诗,我看过好几首。”我也来了兴趣,问儿子那个同学是男孩还是女孩。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是女孩,然后悄悄说:“江红想让你给看看诗。”晚上,儿子果  相似文献   

18.
10元钱     
“十·一”长假的第一天,陶陶抽奖得了10元钱。我决定由他自己来支配这10元钱,条件是:这七天之中,除非我们同意,陶陶不得再提出其他花钱的要求。从来没得到过“钱”的儿子满口答应了,并将那张钞票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一路上,有了钱的儿子兴奋地嚷嚷:“我要买玩具!”我没有出声,心想:这孩子一定以为10元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回想起6岁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大人们的宠爱中,还从来没尝过物质缺乏的滋味,特别是他的玩具早已堆满了阁楼,于是我决定让他从这10元钱中受点启发。一整天,儿子都在盘算着要把这10元钱赶紧兑换成他心爱…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因为粗心做错了一件事,坐在沙发上生闷气。五岁的儿子发现我情绪有异,小心地问:“妈妈,谁惹你生气了?”我说:“我气我自己。”“你为什么会生自己的气?”儿子好奇地问。听着儿子幼椎的问话,看着他那吃惊的表情,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问儿子:“你有时做错了事,自己不生自己的气吗?”“你不是都打我了吗?”儿子很快反问道。我哑口无言。听儿子话中的不以为然的语气,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是呀,儿子平时做错了事,我总是说不了几  相似文献   

20.
7点半了,我一边急匆匆收拾碗筷一边催促儿子:“快点换鞋,准备上学。”儿子应了声“知道了”,手上却仍然摆弄他自己发明的“小小加油站”。我提高了声调:“快点,听到没有?”儿子这才乐颠颠地跑过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穿鞋,却老半天也没穿进去一只。我一下子火了:“怎么回事?做事慢腾腾,迟到了怎么办?”儿子抬起头,很无辜地看着我:“妈妈你为什么生气啊?”我说:“你动作太慢,妈妈心里着急,怕迟到。”儿子仍然不明白:“那你可以好好跟我说啊!”我一下子语塞。傍晚,去幼儿园接儿子时,他刚刚上完画画课,小朋友们正兴高采烈地拿着画请老师贴在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