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掘进机液压系统作业时均要通过电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来驱动液压油缸和马达工作。而其对主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产生的影响重大。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直接造成主系统的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煤矿掘进液体传动的液压系统压力不足、工作机构速度不够、噪声和振动、油温过高等故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液压式装煤机行走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其行走机构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压力损失的计算,指出系统压力损失的主要组成和计算方法,为相关装煤机等行走机构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浅析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能耗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压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能量损耗和系统发热,降低了液压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液压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及能量损耗的原因,概述了液压系统的发热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弄清液压传动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大致看来,其原因无外乎液压泵故障导致压力不足、控制系统故障导致压力不足、执行系统故障导致压力不足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液压传动是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液压系统性能的优劣决定着挖掘工作性能的高低,目前液压传动与控制的许多先进技术都体现在挖掘机上。本文首先介绍了挖掘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典型的动作,然后简要介绍了压力设定回路和防冲击回路。  相似文献   

6.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是液压技术领域的新课题,用水作为液压系统的压力工作介质有着清洁卫生、价格低廉等特点,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与火灾发生,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纯水液压传动仍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如密封和润滑问题、耐磨性问题、耐腐蚀性问题、抗气蚀问题、细菌控制问题等,这无疑增加了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研究的难度。为此,应从介质、元件、材料、控制等方面进行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船用齿轮箱液压传动计算,从机械设计手册推荐的计算公式,至GWC42.45型实例计算,然后用HCQ300型产品验证计算,以及大批量产品类比,最后以实践反推液压传动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8.
金敏 《中国科技信息》2014,(17):136-137
液压传动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传动和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且故障较难查找和排除。本文针对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漏、堵、噪声、压力不稳动作不灵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陆勇  赵轶华 《科技风》2013,(16):17-18
平衡阀属于压力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重要元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传统的平衡阀存在着诸多缺点,如控制压力偏高、低频抖动、工作平稳性差以及系统功率损失严重等,尤其是其设定背压是固定的,当负载的压力比平衡阀调定的背压高时,系统仍然存在低频抖动现象,当负载的压力比平衡阀调定的背压低时,控制压力又会过高,功率损耗大。针对以上缺点,本文论述的新型平衡阀,采用低控制压力。本文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液压流体力学的知识,根据液压元件的通用设计方法,设计本平衡阀。本文设计了平衡阀主要组件的尺寸和弹簧,阐述了该平衡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同时分析了其性能。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现代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多优点,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存在局限,现代的液压传动技术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液压传动技术——油压传动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等诸多显而易见的缺点。而纯水液压传动技术恰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和不足。首先比较了纯水液压传动技术油压传动技术,然后分析了纯水液压传动的缺点及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介绍了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是我国主要的输电方式,一旦发生损伤破坏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数据融合架空输电线路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多个传感器获取铁塔在不同损伤位置和程度上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运用小波包对其进行多层分解;然后,将提取出来的各频带能量值构成特征向量输入到相应的随机森林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将多个随机森林分类器的次级决策进行数据融合,做出最终铁塔损失情况决策。应用该方法对500kV高压输电铁塔模型进行试验,并与单一分类器相比较。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对铁塔损伤的识别效果优于单一RF分类器,可以有效地改善单一分类器的识别能力。同时也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和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架空输电线路总损耗的基础上,用数学极值方法推导出单回路和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经济负荷功率的计算公式,并推导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并列运行的临界投切功率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了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stabilization problem concerning th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CS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More specifically, both the state and control signal can be lost during transmission, and the networked induced delay occurs while the control signal delivered to the actuator. On the other hand, no communication channel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actuator to the estimator (no acknowledge signal).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include: (1) Based on the modified Riccati-ZXL equation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are developed for the NCSs with packet losses and transmission delay (UDP case); (2) We have verified that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 holds for the finite horizon optimal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problem; (3) For 1-dimensional case, the maximal delay bound and the maximal packet losses rate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电网安全性、可靠性的关注由来已久,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及电网精益化管理要求的加强,主变利用效率指标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提出主变利用效率指标计算公式,分析主变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明确指标取值范围,对提升电网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发展,提高输变电工程的应急能力水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将尖锥网络分析法(Cone-ANP)引入到输变电工程的应急能力评价中。首先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及一般应急理论,并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专家调研,确定出16个三级指标;然后根据尖锥网络分析法的一般性结构构造出输变电工程的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再应用SD软件计算出各指标的隶属度向量;最后通过量化计算得出输变电工程应急能力的评定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光学玻璃防雾方面对飞机增压舱加装光学玻璃进行可行性研究,给出了防雾载荷的计算方法,为在飞机上正常使用高清晰度要求的光学设备提供了保证。方案设计过程和载荷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安装在飞机增压舱的玻璃的防雾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7.
以苏南地区不同输变电工程相关人员的访谈资料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并结合不同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的实践经验,经过三级编码识别出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环境风险因素,并形成环境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脆弱性的风险量计算方法,对识别出的48个环境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水平计算,从而进一步识别出关键风险因素。从提高环境风险危害性意识、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强化环境风险教育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为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吉林省典型环境污染事故案例的经济损失调查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计算,探索建立适用于吉林省的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费用评估方法,尝试对吉林省环境污染事故导致的后果进行定量化评估,分析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以输出功率系数为优化目标、叶片的弦长、扭角和相对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叶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轮毂和叶尖气动损失,对各变截面翼型的弦长和扭角进行了计算和修正。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大型变截面翼型叶片进行优化的气动性能理论计算。以1.5MW风力机叶片为例,比较了变截面翼型叶片和单一翼型叶片气动性能的计算结果,变截面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优于单一叶片的气动性能,为风力机叶片外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组装在氧化铝模板中的银纳米线有序阵列光偏振的数值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阵列在可见—红外波段上显示光偏振的原因.通过适当选择纳米线的直径与间距,可以获得较大的消光比和较小的插入损耗,从而为设计纳米线栅偏振器提供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