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宏 《青年记者》2012,(33):57-58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校园媒体,具有纸媒的一般特性,同时还兼具着学校舆论导向和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多数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学校进行舆论宣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高校校报在校园媒体中一直占据着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办报人应树立全新的办报理念,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岚 《新闻实践》2004,(7):64-65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校园主导媒体之一,如何凸现个性,创新办报模式,是目前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十几年的校报工作,笔者认为,校报也必须真正面对市场,解除老观念的束缚,才能在新时期里有所突破。 一、探索开门办报之路 校报要有市场,就必须面对市场,首先要真正面向办报对象,面向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校报只是学校领导和机关作批示的“上情下达”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校报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高校校报作为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及管理、教学、科研信息的传播等多项责任,在高校的三个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报要使“三贴近”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贴近学校发展的实际,贴近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而增强校报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使宣传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一、高…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校报的育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对大学校报育人功能的认识 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无疑也是校报的使命。挖掘、拓展和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取决于校报编辑人员正确的编辑思想和良好的编辑意识,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办报人员不论何种意识,都应统一于“育人”之中。也就是说,在高校校报中,“育人意识”是灵魂、是最根本的办报理念,它应该渗透在办报的整个过程中,这是高校校报有别于其他报刊的显著特性。因此面对广大学生,校报应当成为育人的工具;面对众多学生记者,办报应当成为育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进行舆论宣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在高校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高校校报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办好校报,出高质量的校报。但就目前校报的情况来看,人少工作多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校报自身的特殊性,提高质量有着诸多困难。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我们将视线转向在校大学生的身上,认为培养一支学生记者队伍协助办报,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实践证明: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法宝。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是校园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必须创新育人途径。在工作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创新育人途径,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仅局限于报纸育人的观念,要充分发挥社团和社团活动在育人方面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今年“七一”,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作为党委机关报来讲,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办报为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办报为民”成为我们主流媒体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陈林森 《新闻界》2001,(5):48-48
搞好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我们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办报讲政治是党报的性质决定的。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多次重申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家办报”的思想。所谓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讲政治”贯彻新闻工作的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江泽民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  相似文献   

9.
张仁焱 《新闻前哨》2000,(11):23-24
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我国高等学校的校报,是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新闻舆论工具,担负着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培养人才、传播真理、引导舆论的历史使命。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校报已由内部刊物转为国家正式出版物,如何提高高校校报的办报质量,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高校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校报的办报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报周期相对缩短。由于它直接面向学校师生,且具…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报刊登的内容,多是师生身边的事,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紧紧联系着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前途。因此,高校校报必须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把培养人才作为办报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其办报宗旨是为学校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校报不面向社会,只表现校园生活,所以读者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和职员,其中大学生是主要读者。为满足读者需要,几乎每一张校报都辟有校园生活或学生生活版。并努力把这个版办出特色。《山东师大报》学生生活版(第三版),坚持正面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相结合,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我们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大力表彰学生中的好人好事,配合要闻版以及学校当前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校报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切地感受到竞争和挑战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科技先导和集聚地,电子传媒异军突起,校园Internet网、教育电视台和广播站,以其信息传播的快捷和可视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另一方面,受地域限制,加之办报经费和人力投入不足,校报周期较长(多数为半月报),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昔日传媒“霸主”风采不再。然而,在竞争和挑战面前,校报并非无所作为,她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说明其存在自有不可替代的理由,这里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以特色取胜。在过去的1996年,我们尝试了用“新闻聚焦”作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是由校党委主办的“机关报”,主要以引导舆论、育人育德、服务师生等作为办报宗旨.它面向的读者一般为本校师生.但是,国内校报普遍存在着阅读量低于发行量的状况.校报将“校园生活”悬置,与“活态形式”的校园生活相疏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倩 《新闻界》2003,(6):55-56
1999年,全国高校校报相继获得了全国统一刊号,发展到800余家,出版周期从多数的月刊缩短到旬刊、周刊,从黑白四开四版的小报扩展为彩色的对开八版,整体水平和质量都有了一个飞跃。但实际上,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办报理念到对新闻规律的遵循,校报新闻宣传还是明显落后于时代。党中央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为新世纪加强和改进高校校报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重要课题。高校校报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高校党政“喉舌”的高校校报,由于其“机关报”的性质,多年来遵循传统模式,在组织、编辑稿件、栏目设…  相似文献   

15.
以市场报理念打造新型高校校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报自1998年纳入国家出版系统以来,进入了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我国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校报也是反映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舆论阵地。但是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市场报的办报理念,运用到高校校报上,无疑将会在提高校报影响、强化校报传播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一、高校校报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高校校报的新闻特征不突出,刊登的新闻经常都是过了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的“旧闻”。而且,由于存在着写作方式陈…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主办的党委行政机关报,担负着办报育人的重要使命。近几年来,随着新闻网、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校园的出现和普及,一个具体而微的“全媒体时代”已成为高校“舆论场”的缩影。在这个“舆论场”中,校报所拥有的份额和影响力已出现明显削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尹相雯 《青年记者》2016,(11):45-46
高校校报是在校园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与载体,是学校党委的“耳目喉舌”,是展示学校形象与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也是学校联系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高校校报承担着引导舆论、交流经验、陶冶情操、传递信息的任务,对大学生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和使命.本文试以美学视域,谈谈对高校校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勤 《新闻窗》2006,(1):61-62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高校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校园媒体,是反映和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它在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培养“四有”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校校报的改革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态势。对此,本文试从校报的资源整合、专业性办报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自1999年经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后终于拿到了企盼已久的国内统一刊号,由此站到了与其它地市级报纸的同一起跑线上。然而,由于高校校报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周期长、发行范围小、稿源窄、信息量小,报纸内容缺乏亲和力;领导认识存在误区、办公条件差、办报经费紧缺、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致使校报步履蹒跚困难重重。笔者这几年经大量阅读其它院校的校报后发现,在版式设计、文章内容、图片摄影、新闻采写等诸方面与同级的地市级报纸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面对高校校报的这些“先天缺陷”,我们…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总结多年的办报经验,高校校报有五个共同点:都是省级内部刊;都是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门的机关报;都是不公开出售、不具商业性的报纸;从报编辑人员学历层次较高,绝大多数不是新闻专业毕业;工作无严格分工,编辑人员具撰、编、组、排、校、印、发等各种职能于一身。真所谓“拳打脚踢”办报、实实在在办报、辛辛苦苦办报。总的看来,高校校报运作步履维艰,喜中多优。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其《实施细则》,结合省市《内部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实施细则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