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本单元复习的重点是:凡赛尔-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张。绥靖政策。考查主要侧重于对具体历史概念和知识点的考查。本单元与其他历史时期综合联系的题目较多。特别是有关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知识富有时代感、现实感。众多知识都属于当今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因而受到高度重视。其中。国际裁军、地区缓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入世等问题。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存在很多与政治、地理学科综合考查的切入点。因此。对本单元的复习。要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作为历史科命题。既要体现中学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不盲目追求热点.也不回避热点,更不追逐和炒作热点.不会像以往考得那么直接。而是考得越来越巧妙。  相似文献   

3.
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该部分中“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西欧国家的殖民地扩张、16至18世纪的亚洲”三部分内容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不必关注这些内容。复习重点应放在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和欧洲启蒙运动上。  相似文献   

4.
依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该部分内容中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和“宗教改革”两节被列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是“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一节中包括的知识点,如:“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欧洲的城市和城镇日益增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均在教材“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和“文艺复兴”两节有所涉及。对于这种知识点在教材不同章、节、目或《大纲》各条目中重复出现的情况,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可以这样认为.上述的两个知识点仍在考试的命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文综考试历史学科总分中约占35%,而世界政治经济史是其最核心部分。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史学界越来越重视对西方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研究,同时近两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考查也很频繁,因而地位十分显要。近几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呈现出两大命题趋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依据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本单元“唐朝后期的政局和唐末农民战争”列为阅读内容。因而考生不必过多关注这一内容。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时期。总的特征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因而隋唐史在中国古代史中地位十分重要。隋唐史的考查历来侧重于政治史、文化史。而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则相对薄弱。但这些薄弱的内容在考查时的潜力和余地是巨大的。考生应引起注意。复习本单元可注意以下几点:1.重大事件采用结构分析法。如“贞观之治”可以从背景、内容、性质、结果、意义等方面全面分析。2.掌握比较历史事件、现象的方法。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3.养成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如概括说明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依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国统区的危机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一节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考生不必关注这些内容。本单元的基本特征是人民解放战争。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在把握这一总特征的前提下。全面复习。复习重点应放在中共为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战略反攻及中共党风建设等方面。考试的特点是选择题多.涉及面广.理解分析等能力考查的意图明显。复习时.还应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丽 《文科爱好者》2004,(20):27-31
线索与重点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本部分复习从新航路开辟到1848年欧洲革命的这段历史,在初中教材《世界历史》中共有10课(《世界历史》第一册12~22课)。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我们复习时可将这10课内容归纳为以下四条线索来掌握。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理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题都出现过考查历史地理的题目,特别是去年高考题。如选择题部分的第2题,考查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空间定位;问答题第43题,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考查有关德国史的知识体系,通过历史地图得出信息,进行分析说明。随着对历史地理考查功能的进一步挖掘,考查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教学,把文史、地理、政治、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的表达出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这也符合综合科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包含《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3、4章内容。依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一节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本单元内容富有时代感、现实感.许多知识与当今国际热点问题相关。因此。历来高考命题频率较高。命题形式也涉及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份修订并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教材。把“两汉的统治”、“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两节作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新的《教学大纲》则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因此,不必过分关注这些内容。本单元也是高考考查较为频繁的单元.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分析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如皇帝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对于一些政治现象。既要宏观掌握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也要注意分析其原因。3.注意培养把握历史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能力。如暴政导致秦亡。吸取教训则汉兴。4.运用比较法比较历史事件及现象。把握其共性与个性。揭示其规律。5.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2.
闫烈宏 《考试》2014,(Z1):26-27
<正>选修部分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要内容。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来看,高考试题对选修内容的考查呈现三方面的特点:1.高考对选修内容的考查较多来自教材之外;2.选修与必修内容融合渗透考查加强,2013年选择题第34题考查选修三内容,选做题第48题考查必修三知识;3.选修部分试题分值提高(2013年达到19分),考查力度加强。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分析,高三历史复习必须重视对选修内容的复习。历史选修内容较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13.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这是中国近代以来遭到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帝国主义侵略。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本单元的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均有所涉及。有些重点内容反复变换角度考查。考生在复习时。着力把握三条基本线索:1.一对矛盾: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2.国共两党推行的两条抗战路线和领导的两个战场:3.抗战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另外,考生可联系有关时事,分析、理解当前的中日关系。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借鉴功能。使中日关系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精神的指示下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次科技革命指的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开始的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15.
依据2002年4月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本单元中“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夏、商、西周的文化”两节为学生阅读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考生不必过分关注这些问题。整个先秦部分的历史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复现率极高。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转变的根本因素。形成发展前进的历史观。2.认识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生产和政治生活的必然反映。如科技与生产关系、百家争鸣等。3.从人类文明演变的角度看历史。即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代价。有时甚至是十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高考侧重主干知识的考查、能力考查侧重文字资料、隐性介入热点问题三大特点,历史二轮复习应该做到三点:将历史知识结构化;提高获取、阐释信息的能力;进行全面复习。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科综合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知识考查的冷落和忽视。“对于历史命题,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考生,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基础扎实,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才能灵活,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提高。从近年来的高考情况分析可知。考生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基础”环节,甚至是常识。为此,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的复习。  相似文献   

18.
综合高考试题以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为载体,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强调理解、比较、了解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识别和评价问题的解决方案;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结合综合能力考查的知识范围,我们建议在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中。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本单元中“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一节列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本节考生不必关注。复习本单元要把握三条基本线索:1.国民党新军阀取代北洋旧军阀的统治。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2.中共从参加革命到领导革命.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3.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侵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转化。国共两党由武装对峙逐步走向合作。本单元所有内容向来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同时.本单元内容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价值也异常重要.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内容,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考文科综合实行开卷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必须构筑起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然而,世界历史在时间上跨度大,在空间上涉及范围广,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面对如此庞大繁琐的世界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