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工作区所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希拉空地银铅多金属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该工作区的区域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工作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大致查明了希拉空地铅锌多金属矿成(控)矿地质特征,区内铅锌多金属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中,受小乌兰沟—包尔温多尔北东向断裂带及深部隐伏燕山期酸性岩体控制,含矿岩石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及其附近强蚀变凝灰岩,燕山晚期酸性脉岩发育部位铅锌多金属矿化明显增强,具多期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洋山钼锌矿化点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西北约60 Km处,大兴安岭山脉北段的主脊东坡。属于额尔古纳燕山期铜、铅、锌、金、银、钼、铀Ⅲ级成矿区(带),白卡鲁山燕山晚期铅、锌、金、铜IV级成矿亚带北部,本文深入研究了矿化点的地质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高精度磁法特征、激电中梯特征、矿(化)体特征。并确定找矿标志,指明该区的找矿方向。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直接或间接找矿标志等方面阐述了本矿化点的成矿潜力,进一步开展工作会在地质找矿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大场金矿床是我省重要的金成矿带──北巴颜喀拉印支燕山期金、锑(稀土、钨、锡、汞)成矿带上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目前矿床由80余条金矿体组成,矿体规模巨大,主矿体长度超过5000m,矿床金资源量超过80t。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TB)地层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该矿床的发现为我省提供了新的金矿床成矿类型,为在该成矿带上及我省其他地段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凤城市白云金矿地区金矿石的硫化物含量普遍较低,矿石矿物组合相对较简单。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自形一半自形粒状、包含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片状结晶结构等。矿石中金绝大部分赋存在黄铁矿中。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次为银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成矿期的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褪色化及成矿后期的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5.
栗子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区内金、银成矿条件优越。矿区内矿化类型主要为金矿和银矿,二者均赋存构造破碎带中,呈大致平行相间产出。在野外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室内分析,初步总结了栗子沟金(银)矿床的矿化富集规律,并依据现有找矿成果,对区内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划分出3个成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平安地区吉娜沟立项区位于额尔古纳河燕山期(钼)金、银、铅、锌成矿带(Ⅲ5),所属成矿区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发现有比利亚古铅锌矿、三河铅锌矿、二道河子铅锌矿床等。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立项区地质特征,研究其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总结找矿标志,为1:5万矿产调查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南东段矿体多为脉状,主要赋存在下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矽卡岩层内,矿石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金矿石;分早晚两期成矿。早期为元古代混合岩化热液成矿,成矿热液的基本特点为富砷亏硫,温度较高,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矿床成因暂定为再生岩浆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热液型。  相似文献   

8.
政和香炉坪银(金)矿床赋存于中生代次火山岩与区内北北西向构造叠加部位,矿体呈舌状,成矿时空上与中生代中-酸性次火山岩活动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属中低温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后生屯银多金属矿,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类与二叠系哲斯组地层内接触带,成矿作用以构造一岩浆热事件为成矿诱因,燕山期造山运动诱发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伴随热液作用成矿元素在适宜的构造空间聚集成矿。矿体空间展布特征与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赋矿构造是一系列密集分布的平行断裂破碎带,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黑河市争光岩金矿区位于黑河市西部,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管辖。该矿床为低温热液蚀变矿床,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闪长岩与奥陶系中统多宝山组地层内外接触带上,矿体呈脉状产出,受接触构造和断裂构造控制。三个矿带共探求矿石量450万吨,金金属量12.3吨,伴生银、锌、铜、铅金属量分别为54.5吨、32.4吨、1407吨、5578吨。  相似文献   

11.
东乘公麻金矿床是青海省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Au-Sb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由于受“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政策影响,勘查工作主要以深部勘查为主,本文选择该矿床有代表性的VI号矿体,研究其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结果表明:VI号矿体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u、Sb、As)→(Bi、Pb)→(Ag、Cu、Zn);分带序列呈现“反分带”趋势,地球化学参数“反转”,前、尾晕共存,预测VI号矿体深部延伸较好或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圈定了成矿靶区,以期为矿山下一步探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更多的国家重视存款保险制度,文章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中投保银行、存款者、存款保险机构之间的道德风险。通过对国外不同存款保险制度的剖析,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梁进社 《资源科学》1999,21(6):59-62
用“竞争优势”,或采用线性规划及其对偶方法只能说明当“条件好的矿产”参与竞争时,它会被优先开采。但这却不能说明条件好的矿产持有者为什么不推迟他( 她) 的矿产的开发日期,而采取在未来某一个合适时期开采的战略,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本文用 Hotelling 平衡条件证明,先开发条件好的矿产,对条件差的矿产持有人有利,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有利;而先开发条件差的矿产却对条件好的矿产持有人及整个社会均不利。  相似文献   

14.
Gold nanoparticles (Au NPs) were directly synthesized on the surface of polyvinylsilazane (PVSZ, -[(vinyl)SiH-NH2]-) without use of extra reductive additives. The reductive Si-H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cured PVSZ acted as surface bound reducing agents to form gold metal when contacted with an aqueous Au precursor (HAuCl4) solution,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Au NPs adhered to silicate glass surface. The Au NPs-silicate platforms were preliminarily tested to detect Rhodamine B (1 μM) by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Furthermore, gold microelectrode obtained by post-chemical plating was used as an integrated amperometric detection element in the polydimethylsilane-glass hybrid microfluidic chip.  相似文献   

15.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铜)矿床位于秦岭凤太矿田北部尖端山-八方山铅锌铜成矿带东段,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及背斜构造所控制,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以往地质工作的分析、总结及多年来矿山开发实践,论述了矿床主要矿体深部分布状态和找矿潜力,指出矿区深边部找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存款保险制度的辩证评价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监管专业化效率的基础条件之一。与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客观存在着的政府储户之间的隐性保险合约相比较,在实现同样目标的前提下,作为正式制度存在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成本更低,因此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处于转轨与开放中的中国金融体系,应该建立作为正式制度的存款保险制度,以替代隐性存款保险合约。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潜在的铁矿亚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的地球化学性质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及黑龙江省铁矿床类型特征,总结出该省仅发现三种铁矿床类型。经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认为岩浆岩型磁铁矿床是一种规模大、品位低,易采易选,具有较好找矿前景铁矿亚类型的超贫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油井出砂是砂岩油层开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对于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是提高采油速度的主要障碍。我国疏松砂岩油藏分布范围较广、储量大,产量占有重要地位,油井出砂是这类油藏开采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树扎铜矿位于区域性构造的挖开断层北东,树劳河~中梁子断层南西相交的二迭系玄武岩组地层内。区域两个构造带应力集中交汇的地段,是造就树扎铜矿的导矿构造、容矿构造之原因。后期从华力西~燕山~喜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对树扎铜矿的后期成矿和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树扎铜矿矿区地质概况,阐述了树扎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对该地区今后的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翠军 《情报杂志》2012,31(8):119-123
首先介绍国外网络出版物呈缴立法的现状,然后分析机构知识库对网络出版物呈缴的启示,最后结合机构知识库的几种呈缴方式探讨网络出版物的呈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