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娜 《文学教育(上)》2010,(23):126-127
本文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重要性入手,分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和特点,并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中,教育思想的偏差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出现恶化的现象,使得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内外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改善,它体现的是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世界教育已达成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识.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开展比较晚,其教育模式与我国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很不适应,发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对策并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行为、情绪等出现偏异,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就要求学校肩负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目前,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已成为共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生态辩证关系理论、西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理论及我国道家传统生态智慧,为生态观视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态问题包括教育主体单一、多为补救性治疗、与生态环境发生断层。生态观视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态问题的治理构想,包括遵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原则、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保护层、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生态链和营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绿色环境。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0):11-12
在以往的青少年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许多孩子在学习成长中心理出现一些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我国中小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却仍然认为学生的教育问题应该由学校负责,忽视了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共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教学手段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岳月 《文教资料》2014,(10):29-30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健康的心理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但是,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低龄化、复杂化、普遍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既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又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其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心理的积极层面,促进青少年真正的成人成才。要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须打破消极心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教育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对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和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心理健康: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需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社会现代化使人们在拥有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调查表明:近几年我国大、中、小学生中均存在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学生程度不同地患有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症、情绪危机等心理障碍。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也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教育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和政府非常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制定并下发了专门的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专门的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我国蓬勃发展。然而,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许多地方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干预力度增大.然而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促进教师自身健康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一代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国内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占20%左右。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目的上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再加上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心理、生理逐渐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导致他们面临着身体发育、性成熟及升学就业的巨大压力,学习环境的改变,人际交往和竞争意识的加强等问题。所以,不少中学生为各种心理问题所苦恼。据本人对哈尔滨市第二职业高中505人的心理健康调查统计:存在神经症的症状者占25%;而需看心理医生者占2.6%。由此可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职高生心理现状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内外学校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论述,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分析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青少年面临学习、就业等问题,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仅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谈如何能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希望能引起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各方面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知识甚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1949名中职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了解他们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谈谈自己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论述,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分析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重点分析了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适当渗透就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