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上网工程历经了近10个年头。从现象来看,自1999年以来,政府及政府相关网站的增加数量要以万为单位来计算,但尽管这些网站都挂在"政府"这个大招牌之下,其内容和质量却并不是都那么优秀的。总的来看,我国市区级以上单位的网站基本做到了信息全面、政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3,(9):3
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双数据最近共同发布了首份《中国政府网站发展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地市级以上政府网站页面搜索可见数达到6652万个,用户总访问量过百亿次。网民在访问政府网站时主要利用的是网上办事功能,而政府网站吸引力尚待提高,网友一般在政府网站的停留时间只有2分52秒。目前部委政府网站的页面数量达到了568万个,省级政府部门网站的页面数量近2707.8万个,地市级政务网站的页面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376万个。在中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的71.4%。^①面对数量日渐增加的庞大的网民,政府网站本身的建设成为大众获取政府权威信息、政府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秦浩 《信息系统工程》2009,(12):102-103,141
针对当前政府网站的粗放式发展和服务能力建设不足两个突出问题,从均衡网站数量与提升网站质量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问政"类栏目也在中国各大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在疏导民意、搭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桥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许多新闻网站,这类栏目因网站的旁观者和发布者立  相似文献   

6.
程评 《新闻前哨》2013,(5):33-35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展,政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也由初期的"有没有"、"有多少"向内质提升发展,政府网站"信息公外、网上办事、公众互动"等三大基本功能逐步完善,各级政府网站在建设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民主型政府层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受  相似文献   

7.
龙怡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130-135
通过一种改进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来对比中美政府网站绩效:将成本简化为运营费用和全职人员数量两个指标,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取中国省级政府网站的数据,用美国州政府网站“联系我们”、“实时帮助”等栏目获取美国数据,而效益数据来源于全球通用的互联网统计工具的监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国政府网站在成本、效益上的差异,进而结合网民规模计算出绩效因子,以判别中美政府网站的绩效水平。最后给出结论并归纳出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根据中国信息年鉴2004年卷的资料,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以.gov.cn命名的www网站数已经有10051个,比2002年增长63%以上。最近公布的《2003-2004中国城市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报告》对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调查和评价,截止到2004年1月30日,已经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的城市303个,约占调查城市的90.2%,数量是很可观了。对这些政府网站进行评价,其电子政务实现度(EGR:E-Gov Realization,包括在线服务力OSA和在线应用力OAA)平均是42.7%,排在前5位的是:北京、…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国网络安全势态严峻,记者从工信部获悉,1月4日至10日,境内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178个,与前一周相比大幅增长409%。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吕京建认为,当前我国政府网站大多很脆弱,易受攻击。对于政府网站的攻击者,吕京建认为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有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电子政务的实践表明,重视政府网站建设,提供在线服务,是提升政府效能的普遍规律。在近年来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多次强调政府网站建设必须向"服务型"转型,随着网民对电子政务诉求的不断提升,政府网站如何打造人性化的在线服务成为急需探索和着手  相似文献   

11.
1 典型比照 笔者对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档案网站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 对108所"211工程"学校中的95所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开设档案网站的学校占调查数量的58.9%,而对首批28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院校进行调查,其中4所学校网站无法链接,另24所学校开设档案网站数量为0.甚至在学校网站中包含"档案"一词的也仅有7所.由此可见.在我国普通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在档案网站建设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2.
冯瑞军 《电子出版》2000,(2):Y005-Y007
在我国,随着Internet/Intranet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网上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已经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使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估计,整个政府上网工程至少需建设2000多个网站,同时,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400万。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择"香港政府一站通"和"首都之窗"两个网站作为政府网站可用性测评实验的对象,采用标准的可用性测试方案"CIF标准"展开实验.在测试实验中,首先为参加测试的人员进行任务设计,然后对参与人员的任务体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测试,最后结合测试结果对上述两个网站的可用性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相关结果可以发现"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的可用性指标(有效性,效率等)较首都之窗要高,且参与测试人员的满意度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可用性指标相对较高的政府网站,其用户满意程度较高.另外,研究发现影响参与测试人员任务表现的因素主要有:界面简洁程度、信息布局、任务路径长度、信息检索模式、导航功能以及网站的个性化与互动等.本研究尝试性的将"CIF标准"引入到政府网站可用性测评研究中,以期为政府网站可用性测试方法的拓展和政府网站可用性的评价的深入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打通信息壁垒,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河南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水平和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政府网站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政府网站"减量提质"效果明显;政府网站集约化水平持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政务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网站安全防护有待加强;网站创新发展有待加速。建议政府网站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全省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建设;强化机构,增加人员和资金投入;借助媒体资源提升网站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日,信息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英国开始对本国电子政务展开了一场大刀阔斧的"瘦身"运动。英国政府做出决定,将关闭90%以上的政府网站。英国政府各部门现有951个网站,今后政府机构将只保留其中的26个网站,其余网站将被陆续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网站的成本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怡  吴英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20-123
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取我国省级政府、上海区县政府和上海政府部门三类政府网站的建设费用,即政府网站成本。用ALEXA的网站访问量统计数据为变量,类比已上市商业网站的收入,用SPSS软件构造数学模型,并结合现实情况修正模型,测算政府网站的名义收入,进而计算出政府网站的名义利润。最后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在报道政务信息、展示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可利用率、更新率、服务率低的问题随之日益凸显,这个问题导致网络媒体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以我国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特殊阶段为背景,针对政府网站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政府网站的建设必须扭转"官本位"的理念,发展"民本位"的路径,进而明确中国媒体需承担的主要任务,即将政府与民众之间已打了很多结的纽带重新理顺,促使二者沟通变得畅达。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种改进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来对比中关政府网站绩效:将成本简化为运营费用和全职人员数量两个指标,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取中国省级政府网站的数据,用美国州政府网站“联系我们”、“实时帮助”等栏目获取美国数据,而效益数据来源于全球通用的互联网统计工具的监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国政府网站在成本、效益上的差异,进而结合网民规模计算出绩效因子,以判别中美政府网站的绩效水平。最后给出结论并归纳出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啸 《新闻前哨》2013,(5):40-42
伴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推进,政府网站建设思路开始过渡到以服务为导向。但由于政府服务理念等多方制约,致使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不能有效地满足地方公众的需求。政府网站发展前期提出的以技术、内容为导向的定位,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网站数约为69.4万个,比上年增长了3.8%.在这69.4万个网站中,企业网站占了60.4%,另有4.4%是政府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