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人民网“人民现场”专栏是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转型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场景理论,以“人民现场”专栏为研究对象,探析移动传播时代政务新闻发布会的场景呈现、场景连接及场景服务的传播策略,并针对新闻发布会场景建构中的不足,从技术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交层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卢兴 《青年记者》2016,(32):57-58
移动社交网络所呈现的舆论动员机制革新了网络信息传播范式,赋予新闻活力,使民意表达更具张力.2016年5月,魏则西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百度有意弱化一些相关检索,但是知乎、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建构了舆论动员机制的新景观.在此事件中呈现的移动社交网络舆论动员机制,可以为相关机构掌控舆论走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佩 《传媒》2016,(5):66-6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社交媒体的巨大冲击,然而,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的数量巨大、内容繁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仍然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把关”(Gatekeeping),通过反复核实、汇总提炼,将社交媒体中嘈杂的内容,转化为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社交媒体的元素,使得新闻产品与受众的接近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无人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定位、算法等一系列新技术力量运用于新闻生产,带来了新闻生产理念和实践的全新变化,新闻消费呈现出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特点.文章从新闻理念、新闻来源、新闻主体、新闻呈现、新闻分发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新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刘柳 《东南传播》2016,(12):12-14
数据显示美国受众特别是千禧一代的新闻消费行为逐渐出现移动化、视频化以及社交化三大主要特征,但相关新闻产品的供给与受众的巨大需求之间存在着缺口。作为移动社交浪潮催生的新闻产品供应商,美国NOW THIS以短视频新闻为惟一产品,在众多主流社交平台上采用分发策略,切中受众在社交平台上的新闻信息需求,在美国短视频新闻领域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单成彪  刘扬 《青年记者》2016,(28):17-18
国际互联网开启了全球传播新时代,多元参与、跨界融合、跨境传播,为各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全球传媒领域在技术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移动化,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用户接触新闻信息的主要界面;2.社交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信息通过人际关系聚合与扩散的重要中枢,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媒体化趋势;3.视频化,随着网络带宽与传输速度的改善,网络内容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视频直播等正在成为各媒体网上内容呈现的标配,VR等视频形式成为网站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与社交深度融合,颠覆了以往的交往模式,塑造了社会群体的新型关系。社会关系将呈现移动化、社交化、社群化、电商化的趋势,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弱关系网络也将呈现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呈  马玲  吕辰晶 《新闻世界》2012,(6):196-197
如今,内容消费已经变成一种更加移动化和社会化的体验,新闻还能随时随地被定制,推荐,分享。本文自制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倾向量表与网络新闻阅读行为相关问卷,以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从实证角度探究网络社交与网络新闻阅读这两大群体的接近性与相关性,试从新闻阅读人群中的社交、社交人群中新闻阅读两个角度出发,总结网络社交及新闻阅读群体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毕秋灵 《今传媒》2016,(7):112-11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始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新闻视频直播通过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传播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形成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网络社交形态.这种以实时化、社交化为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改变新闻现场的定义和新闻叙事的方式,其特点表现为内容选题突出悬念和参与感,用户生产和专业生产共同构建出新闻视频直播生态,将用户变成了新闻信息生产的一部分,满足了用户的新闻参与感.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改革和突围方式主要表现为争夺移动端,通过运营新闻APP抢占信息市场。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受具有碎片化、伴随性、社交化等特点,当前我国传统媒体APP的发展模式优劣参半,其先行者"澎湃新闻"极具参照价值。在与移动互联进行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交互设计和场景化是两个突出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盛毅韬 《新闻世界》2014,(7):187-188
短视频分享应用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交应用,用户可以将手机拍摄的短视频发布到个人主页、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继文字、图片、语音之后,短视频分享成为移动社交领域的一股新潮流。短视频分享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而且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12):5-6
美国:在线新闻更加移动和社交传统的新闻平台正在逐渐失去受众,而在线新闻浏览也在发生重大变化。17%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前一天通过移动设备浏览新闻,其中78%是通过手机浏览。在智能手机用户中,31%的受访者表示移动设备上存有前一天的新闻。在线新闻浏览的第二个趋势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今年,19%的公众表示他们在社交网站浏览到前一天的新闻或标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时代不断调整媒介在新闻生产中的定位,经历了“新闻把关人”——“新闻看门人”——“新闻策展人”三个阶段.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国际主流传统媒体主导的新闻传播方式正逐渐被瓦解,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新闻业从新闻生产过程到新闻内容呈现、受众消费方式,甚至新闻工作者角色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新闻真实性面临新的挑战,虚假新闻生产、传播呈现新的特征,其传播阵地由传统媒体不断向网络转移.通过探析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方式的巨大变革以及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因素及特征,剖析了冲击新闻真实性的根源,并提出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捍卫与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安卉  李武 《今传媒》2016,(5):71-72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用户获取和阅读新闻的主要途径.本文以“今日头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用户的使用频率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用户的教育程度与满意度呈负相关;用户的感知价值与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三个维度中,“表现价值”最能有效地预测用户的满意度,“情感价值”次之,“社交价值”最弱.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2015,(7):92-92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撰写《移动媒体的创新线索与发展趋向》一文指出,从近期的趋势来看,中国移动媒体的发展将在以下五个方向深化。 一是新闻客户端社交化的深化。尽管一些客户端在采取技术过滤的方式来提供更个性化的信息,但技术的过滤总会有其局限性。而社会化媒体早已经通过社交关系网实现了信息的过滤功能。如何将社会化媒体的底层结构与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架构进行嫁接,将是新闻客户端创新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日渐普及,新闻传播的视频化、移动化特征日益明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视频凭借其便捷直观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移动终端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些都使得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遭遇重大挑战,迎来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日渐采用视频形式,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状况”大型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统纸媒的持有率很低,而且读者群体老龄化、社会阶层中低层化情况严重.然而,与纸媒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三种移动媒介终端接触行为(线上阅读报纸杂志、线上社会交往、线上浏览新闻等资讯)在“时间-空间-关系-伴随活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特别是线上社交和线上浏览新闻.因此,纸媒在移动传播时代的唯一转型机会,是通过为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版权以获取广告和版税收入.而这一点也是国家和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推动力度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不只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由技术变革引发行为、消费习惯等变化,进而催生新产业的复杂过程。受其影响,新闻出版业呈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移动阅读将成为主流阅读方式,社会化阅读蓬勃发展,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成为生存发展的必需,服务个性化及体验精致化,以社交化黏结用户和通过提升服务、控制能力等措施争夺用户(读者)将成为关键,新闻出版业平台化发展倾向明显,网上阅读付费时代到来等。  相似文献   

20.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的特征、使用行为、使用动机和满意度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者较非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社交活跃度,同时使用者利用门户网站获取新闻的频率更高,但在传统媒体的使用频率方面与非使用者并无显著差异;在大学生使用群体中,用户行为呈现典型的阅读碎片化和浅层化特征,同时用户在新闻阅读中乐于分享和点赞,却疏于评论;了解新闻资讯、获取有用信息、娱乐消遣、表达个人意见和促进社会交往这五大动机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总体满意度和社交满意度,但显著影响阅读满意度的只有了解新闻资讯和获取有用信息这两个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