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如何以修辞的方式作用于观看者?这一问题成为视觉修辞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视觉修辞学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上给出回应。刘涛教授的《视觉修辞学》一书立足于视觉修辞的学术史研究,从修辞理论与修辞方法两个维度出发,旨在搭建视觉修辞学的知识体系。该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分析范畴,而是重返视觉修辞的现实语境和传播场景,强调从视觉文本转向视觉实践(visual practice)的修辞研究取向,并在本土经验与理论话语的勾连结构中思考视觉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法,在以往平面广告视觉修辞以及平面广告图文关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含义传播为中心的平面广告图文修辞的内在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并强调图文讯息之间的关联.最终本文总结出的平面广告图文修辞内在结构体系包括四种类型:简单锚定式图文修辞、复合锚定式图文修辞、简单接力式图文修辞、复合接力式图文修辞.  相似文献   

3.
蒋丹彤 《今传媒》2012,(6):106-107
视觉修辞是修辞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是对所有视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以取得最佳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本文通过对视觉修辞的定义、发展的论述,以图像视觉修辞为研究重点,结合新闻图片,分析视觉修辞的表现形式,并通过与语言修辞的对比,探索视觉修辞的发展前路。  相似文献   

4.
蒋丹彤 《报刊之友》2012,(6):106-107
视觉修辞是修辞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是对所有视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以取得最佳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本文通过对视觉修辞的定义、发展的论述,以图像视觉修辞为研究重点,结合新闻图片,分析视觉修辞的表现形式,并通过与语言修辞的对比,探索视觉修辞的发展前路。  相似文献   

5.
西方古典修辞学认为修辞本质上是一门关于说服的艺术,通过各种修辞技巧,最终达到劝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目的。从古典修辞学到近现代修辞学,修辞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改变,衍生出一系列的修辞理论,如视觉修辞,即从图像的角度来进行修辞分析,并广泛应用在纪录片,图像文本当中。本文选取《锵锵行天下》这一纪录片作为分析样本,从修辞策略和口语修辞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当下文化类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电视公益广告中的视觉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劲 《新闻知识》2007,(9):61-63
一、视觉修辞的含义"修辞"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指为加强劝说性陈述的表达效果,巧妙运用语言的方法与技巧。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术是说服的艺术。[1]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学问。历经数千年后,人们在继承传统修辞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  相似文献   

7.
张坤新 《东南传播》2023,(7):137-140
随着媒介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空前发展,基于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休闲娱乐的需要,视频游戏异军突起,传统媒介与游戏的跨界融合正成为现实。视频游戏要通过屏幕这一“界面”建构一个“幻想世界”,以及在玩家游戏过程中激发其情感维度上的共鸣,并传递其深层意义等问题本质上都涉及游戏的视觉修辞学范畴。以视觉修辞为理论工具,从视觉符号、修辞结构、视觉意象三个维度切入,对视频游戏的修辞实践进行分析,以厘清视觉修辞在视频游戏视觉意义生成方面的修辞策略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焕萍 《青年记者》2006,(23):75-76
修辞学的转向与新闻修辞 “修辞学转向”的出现是20世纪新修辞学与其它众多学科如语义学、交际学相结合的结果,同时也代表了修辞学发展的无限潜能——修辞无所不在。新的修辞理论开始强调修辞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及其巨大的实用价值。修辞学突破了古典修辞学的研究范畴,将关注视角延伸至几乎无所不包的人类交际行为。修辞学转向后,开始与现实紧密相连,关注生活中各种话语的研究,出现了对广告话语、各种非真实话语的修辞研究。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流动形式,新闻话语理所当然也受到了修辞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1):35-50
游戏如何在人们的欲望维度展现出巨大的魔力,又如何将程序系统"悬置"起来而为玩家创设一个看似自由的"幻想世界"?这些问题本质上涉及到游戏的修辞学问题。关于游戏的形式与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研究范式,分别是强调"表征"的叙事学(narratology)范式和强调"规则"的游戏学(ludology)范式。试图平息"叙事"与"规则"之争的"程序修辞"理论,则沿袭了修辞学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将"程序性"(procedurality)视为游戏的本质所在,并围绕"程序修辞"这一核心概念开启了游戏研究的修辞学范式。所谓程序修辞,主要是指通过对游戏规则及其符码表征体系的策略性设计,以达到既定游戏目的的修辞行为与实践。概括而言,修辞学范式下游戏研究的问题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修辞语言维度的程序修辞规则问题、修辞策略维度的程序修辞设计问题、修辞实践维度的程序修辞互动问题、修辞批评维度的程序修辞批判问题、修辞伦理维度的程序修辞道德问题。在程序修辞的知识结构中,游戏本质上体现为一个包含了游戏叙事、游戏规则和游戏玩家的"三体问题",而"三体"内部不同的主导结构、强弱关系或设计偏向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游戏机制。  相似文献   

10.
谢晓彤 《视听》2016,(1):137-138
广告设计属于新兴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平面广告对于各种商业的宣传和推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广告主对平面广告设计的质量和创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阐述了视觉创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创新的策略,希望能够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更多的视觉创新元素,推动其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图形设计是把不可见的、抽象的创意思维视觉化的过程,并依据设计的目的,把所需要的视觉元素进行变形、组合,使各个分散的视觉元素形成互相关联的视觉符号体系,进而通过这一视觉体系进行相应的广告内涵传递。在平面广告中图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平面广告中图形设计的审美特性及功能特性进行了论述,意图通过图形设计特征的描述探讨在平面广告中与图形设计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舒竞 《东南传播》2021,(2):140-142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视觉修辞是指借助图像和影像符号向受众传递劝服性信息和话语,以达到心理认知层面上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的传播行为。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观"理论,从舞美设计、视觉符号和影像叙事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视觉景观上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魏然 《东南传播》2016,(10):107-111
网络表情符号是以图像为主、综合了文字等其他符号的综合视觉传播现象。在结构形态方面,表情符号主要运用图像与文字两种视觉修辞手段,经历了图文"一体"、"分离"和"合体"三种结构形态。在表情符号及其意义的建构方面,常用的修辞方法包括视觉比拟、视觉夸张和视觉转喻。表情符号的结构形态变化和修辞方法选择倾向受到交际需求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直观性、意指丰富性与精确度、娱乐性不断增强的特点。从视觉修辞视角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认识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行为,进而更好地对视觉传播加以引导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王诩的《鬼谷子》便是一部经典的"修辞术",重在描述说话者的谋略及游说的技巧,该书涵盖了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多个方面,是中国修辞学著作的鼻祖。该书中提出纵横捭阖的修辞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听者信其言,这也是《鬼谷子》修辞的宗旨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彭焕萍 《新闻界》2007,(2):60-61
一、“修辞学转向”与新闻修辞20世纪60年代,西方修辞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变革,一统天下的古典修辞理论被打破,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批评层出不穷,呈多元开放的格局。新修辞理论开始强调修辞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及其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美国新修辞学为代表的修辞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引进乔治·莱考夫关于人的隐喻性思维这一论断后,国内就引发了修辞学的许多新课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修辞格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修辞格的归纳综述,或某一两种修辞格的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汉文化为视阈力图找出汉文化和汉语修辞观的对应关系,阐释中国修辞观在汉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探讨汉语修辞观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强调应重视修辞的文化建设功能,重塑中国修辞学理念,构建科学的中国修辞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端 《新闻界》2014,(1):45-47
从平面广告视觉化的角度,以视觉思维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图形语言在平面广告信息有效传递中的作用,并以大量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平面广告图形创意设计的基本方法,以探索一条能够实现平面广告在视觉语境下信息有效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从学理上和实践需求上阐述了大众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形象修辞范式建构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修辞学的"六何说"和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尝试构建出了一种中国城市形象修辞传播范式。从认知的角度阐明了传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和城市视觉,而且要突出城市的辨识度。重点强调要使用"接合"这种修辞方式将中国城市形象传播纳入到"中国梦"这一宏大的话语框架中,在多种媒介中结合文本语境和场合语境进行有效宣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西方广告修辞研究状况的考察,发现当前西方的广告修辞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广告修辞方法的研究和归纳,二是对广告中视觉修辞的研究,三是对广告修辞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文章试图通过了解当代西方广告修辞研究的状况,对当代中国广告在学理层面的研究和现实层面上的创作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