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电视新闻除了与报纸、广播等媒体的新闻报道有许多共性之外,还有着自已独有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电视新闻的现场性,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现场感”。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它以屏幕画面为主,声音、语言为辅,把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给观众以直接参与的感觉。美国CBS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栏目主持人丹·拉瑟说,  相似文献   

2.
毕云川 《今传媒》2012,(5):44-45
现场报道在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越来越多,正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的形象化传播特征,使记者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记者与观众直接见面,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显著特点。通讯社、电台、报纸的记者形象是隐蔽的,他们采访的新闻是通过文字、语言(声音)和图片传达给观众的。而在电视新闻中,记者从幕后走到了观众的面前,他们以新闻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面对面地叙述、介绍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引导和带领观众通过目击新闻发生的现场及其变化来传达信息。电视记者进入画面,直接面对观众报告新闻,这种形式的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可以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记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电视新闻中,现场采访日趋增多。所谓现场采访,是指记者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中,直接进入画面,伴随事态发展进程,同步进行叙述、评述,并对新闻当事人及相关人士进行访问的采访活动。其最大特点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一次完成,因此,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和时效性更强,对于观众来说,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采访的过程,同时也是采访的结果,所以,观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也大为增强。从而使电视新闻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了观众。这几年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都在大力倡导现场采访,我们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具有将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介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感染力。它最大的长处是以视觉听觉形象传达信息和观念,并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但是,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归根到底,电视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现场叙述至关重要。可能有人要说电视是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为什么要单强调语言呢,这是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  相似文献   

6.
潘泉 《新闻知识》2006,(8):62-63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门涉及声音、画面和文字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在采访中,记者通过画面组接技巧这个特殊的蒙太奇来进行蒙太奇思维,将采访对象用摄像机现场记录下来,以流动的画面和声音进行传播,传播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感官,致使观众身临其境,快速视听到事件的本来面目。就整个电视新闻而言,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先导,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是每个新闻报道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任何电视新闻报道的产生都离不开采访,不会采访当不了记者,采访水平不高成不了优秀记者,采访决定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整个宣传报道的成败。电视新闻有没有技巧呢…  相似文献   

7.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受众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新闻事件要有现场感,这种需要亲历的感受使得出镜记者应运而生了,电视记者的出镜,让新闻更具有真实性,鲜活性、可看性,直观性,能将受众带到现场,一同感受事件发生的过程,出镜记者所起的作用是报道和导视,是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见证人的身份出现的,出镜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观众对此条新闻的关注度、了解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通常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将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直接以口头方式报道给观众。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从多角度引导观众获取更多的现场信息,感受现场气氛,使观众对新闻事件产生同步感、现场感、参与感,这是当今受众普遍欢迎、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但是,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并非易事,它要求记者有较强的现场驾驭能力,能够在新闻现场不间断地同时完成采、编、播、评等工作。为此,记者需要具备以下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0.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6,(11):56-56
电视新闻现场导语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的极具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现场导语运用得法得体,不仅有助于拓展报道手法、深化报道主题,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和张扬出电视媒体的个性魅力,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加色彩斑斓的艺术元素。笔者认为,记者做现场导语之前,应回答好三个问题:一问:为什么要做现场导语。现场导语是记者在采访现场即兴所说并由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新闻导语。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闻现场;切入新闻主题;概述新闻事实;突出电视特色;引导观众关注。在很多情况下,现场导语具有“不可再现性”,…  相似文献   

11.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西方,现场报道意思为“在镜头前报道”,或“站着报道”。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凡是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画面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播报等皆是;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所见所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的一种报道形式.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镜前"新闻叙述以及对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现场采访,以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优势,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切感、参与感.这种现场报道方式深受观众的广泛欢迎,也一直被电视新闻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13.
<正>电视新闻与传统的平面新闻进行比较,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同步。媒体人在电视新闻中若将声音的作用发挥好,可以弥补单一画面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同期声指的就是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录制过程中所同步记录下来的声音,这些音频信息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贴近新闻事件,是电视新闻里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根据对象的不同,通常可将同期声分为人物采访同期声和环境背景同期声两种,其中又以人物采访同期声最为重要。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将不同人  相似文献   

14.
许敏 《新闻知识》2006,(12):52-54
观察法是新闻采访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平面媒体的报道中,深入细致的观察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弥补媒介本身特性带来的缺陷。新闻史上,朱启平先生的《落日》就是主要运用观察的方法写就的名篇,现场观察到的种种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日本签字投降那永载史册的一幕。电视的特性要求电视采访一定要去现场,电视特有的画面语言弥补了文字报道现场感不足的缺陷。如果电视记者到了现场却只能给观众一个笼统的现场画面、大而化之的报道,电视画面语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观察法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仅以《…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视新闻报道,出镜记者往往直接面对镜头作现场分析。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渠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使得电视新闻的可信度、真实性和现场感更加强烈。有时与被采访对象近距离交流,有时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总体来讲,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与出镜记者在现场的访谈与表达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那么,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应如何表现,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侯森 《记者摇篮》2012,(9):32-3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是在国际性的各种传播媒介竞争中,电视新闻"走自己的路"的成熟标志。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  相似文献   

17.
县级电视台各类新闻的采访没有摄像、文字等具体的分工,整篇新闻从摄像到文字都是由记者独自完成。作为一名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只有做一个多面手,才能够向观众提供丰富、完整的电视新闻。当好摄像记者抓拍好现场画面县级台记者记者接到的采访任务不管是会议还是其它题材,记者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善于观察,抢拍好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像是第一位的,如果一篇电视新闻没有好的主题画面,解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电视报道都是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出现,主持人在演播室播报导语引出下面的现场画面,但是这种形势逐渐变得呆板单一,观众渴望新的报道形式出现,于是记者在现场出镜,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进一步提高了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记者出镜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能够最充分地体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环境信息.出镜的电视现场记者宛如主持人与节目编导的综合体,要求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它以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参与性强和现场感强的优势,备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也是今后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主角,记者的采访和解说要在现场一次完成。显然,现场报道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记者能力的高低。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出镜记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呢?第一,出镜记者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是完成现场报道的灵魂。一些可以预知的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记者在事发之前,有条件来构思选题、选材  相似文献   

20.
电视传播是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声音和图像是构筑电视新闻的两个支点,它们可以营造现场氛围,具有真实感和现场感,往往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参与感。然而,当前不少电视新闻缺少声音元素,主要是同期声元素,单调的画面只好依赖“热烈的”、“友好的”等修饰词来提携,事件内部动感的缺乏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