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中央及其宣传部认识到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建立国际通讯社以争取发稿主动权的重要性。中央通讯社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开展旨在收回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在华发稿权的系列活动。1931年10月,中央社先后与路透社、美联社、哈瓦斯社、塔斯社签订交换新闻合约,收回各社在华发行中文通讯稿的权力。从清同治十一年(1872)路透社远东分社在上海发稿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路透社对中国新闻市场之垄断  相似文献   

2.
新闻通讯社是在19世纪中期的西方工业革命中开始出现的,是专业化分工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讯社为各种新闻发布机构提供新闻信息,有人称它是"一种标准化了的新闻公分母"。在当代大大小小的数百个通讯社中,成为全球新闻体系主导的主要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这三大世界性通讯社,而在这三巨头中,美联社更是被称为世界第一通讯社。  相似文献   

3.
“50年前,我不敢想象我会像今天这样成为这样重要活动的演讲者。当时,能有机会参加北京的一些招待会,采访到一些重要人物,我就很满足了。”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外国人不久前在新华社与路透社合作50周年庆祝活动的致辞中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新闻移动化成为全球媒体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发展趋势。而移动网络新闻中,很大一部分用户是通过新闻类客户端阅读新闻的,新闻客户端成为媒体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新渠道,也是国际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国际媒体是如何利用新闻客户端开展传播活动的?本文以路透社、《纽约时报》和《赫芬顿邮报》为例,分别代表全球通讯社、老牌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尝试对国际媒体的客户端传播策略进行梳理和分析。路透社:信息服务化与视频化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世界关注中国、聚焦四川。统计显示,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媒体入川采访,登记注册的记者人数多达800名,其中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CNN、《朝日新闻》等世界著名媒体。这样大规模、突袭式的境外媒体聚集采访,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6.
法新社是西方三大通讯社之一,在全球新闻市场上,与路透社及美联社三足鼎立,而法新社是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三大社中最具有国家色彩的通讯社。法新社的历史、新闻报道及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呼涛 《对外大传播》2011,(10):44-45
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路透社两篇报道分析点评,分别剖析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发掘数字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8.
法新社是西方三大通讯社之一,在全球新闻市场上,与路透社及美联社三足鼎立,而法新社是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三大社中最具有国家色彩的通讯社。法新社的历史、新闻报道及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期选取路透社《威廉王子婚礼让中国工厂“沾喜气”》加以点评,作者就如何寻找地方新闻的国际关联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会期间,笔者作为新华社世博对外报道前方记者在世博会驻点一个月,采写的多篇中英文对外稿件被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海外媒体转发。总结这些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研究海外媒体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本期选取路透社两篇稿件进行点评,前者分析了外媒如何用好奇的心和发现的眼睛来写作稿件,后者给对外经济报道的写作梳理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期选取路透社和新华社的两篇文章点评,前者剖析了外媒对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兴趣点和报道技巧,后者回顾总结了如何出炉一篇较好的涉藏报道。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后,新华社对外部的英文滚动报道一路领先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等外电,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人情味浓厚。  相似文献   

14.
贾钊 《对外大传播》2010,(10):44-44
8月中下旬,京藏高速发生大规模交通拥堵,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和德新社等外通社很快跟进,陆续发稿解读,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堵车持续十天之后,海外主流英文平面媒体也纷纷加入报道行列。  相似文献   

15.
本期选取路透社的《中国追逐稀土梦的巨大代价》和新华社报道《当物价再次上涨,中国百姓的吃饭省钱秘籍》进行点评分析。前者强调在对外报道中,记者应该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后者提出以小见大、放下架子做新闻可以增添重大题材稿件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09,(11):4-4
从9月28日开始,央视财经频道和海外媒体合作又有了新进展。英国路透社将为央视财经频道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印度的新德里免费开设两个演播室,进行几次试播,并请路透社在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深财经评论员为观众带来最新资汛和独家点评。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路透社所报道的那样:"这场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是普京个人的奥运会,是他赖以施展影响力的一场全球盛事。"而事情的发展也恰如《芝加哥论坛报》所说:"普京希望通过冬奥会让世界看到崭新的俄罗斯,看到俄罗斯再度崛起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世界大国,重新走上一条赢得世界荣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期选取CNN和路透社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前者分析了外媒如何生动活泼地剖析中国海外形象塑造中的姚明效应;后者在分析中提出,我们在学习外国记者采写的英文稿件时要忌讳“照葫芦画瓢”,应努力以扎实的采访提供饱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经济新闻,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一连串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但数字的抽象和枯燥却是经济新闻,尤其是对外经济新闻写作的大敌。要写出好看的对外经济稿,必须从浮于表面的官方数据中跳脱出来,“下沉”到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活中去,才能发现数字背后的新闻。在这一方面,路透社最近播发的稿件《欧美经济阵痛波及中国出口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德新社、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主流传媒在巴格达都有派驻记者。作为中国唯一常驻伊拉克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肩负着向国内和国际受众全面、及时和深入报道伊拉克各类重大新闻事件的责任。伊拉克也因此成为中西媒体综合实力较量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