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充分利用"错误"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教学.利用学生错误进行数学教学要分析错误原因、发现学生思维闪光点,提高学生自我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或者失误,教师也会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错误,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错误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错误、善于预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巧用"错误",突破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出现障碍,往往以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错误之处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或考试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的"错误"类型及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检查错误、纠正错误.此现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教学要从学生检查错误、纠正错误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入手,剖析5种"错误"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根据"错误"产生的类型和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来培养学生查错纠错习惯.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6.
王安云 《教师》2014,(35):51-51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都不一样,所以就会存在不同程度、各个层面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提高,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拓展思维,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率.笔者就中职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类型、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指的错误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无法预期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误解"而形成的知识性错误,也即学习错误.这种错误是学生的学力所无法避免的,许多教师尽心尽力去"避免"错误的发生,面对错误如临大敌,极力重复强调,杜绝错误的发生,学生似乎不领情,错误被暂时掩盖,到作业、考试环节又会再现错误.笔者认为当错误出现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换位思考,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错误背后的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回归正解,那么"错误"也就变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把脉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洞察"错误"成因,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错误是学生真实思维的暴露,是学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不可避免.只有将"错"分析得越深,对"对"的认识才能越透.教师应多研究错误,读懂学生,正视错误,变错误为资源;执"错"寻"源",提升教学策略;师生共同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通过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化"错误"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错误"资源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珍视并合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不但能促进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评价,而且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创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它总是伴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因此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基于"错误"的教学也必将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的生态课堂,能够很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又让学生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呢? 一、树立"错误即资源"意识,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生态,关注语文课堂学习质量 1.关注学习过程,利用"错误资源"施行教学再提高 学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和"我"之间产生共鸣,充分体验语言的内在魅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才能变他人的知识为自己真正的知识.但学生在这一学习感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回答错误或欲言又止的"思维卡壳"现象.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态的态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或多或少的错误正好可以提醒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补救.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做到既纠正学生错误又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招错误变成一种让学生积极向上的资源财富.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会养成修补知识漏洞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学习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认识上的错误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错误的出现,暴露出学生的思维障碍,是教学的"活"资源,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信息,学会经营学生的错误,及时递给学生"拐杖",根据错误类型,采取适当对策,进行有效疏导.让学生经历找错、辨错、改错的全过程,让纠错张扬个性,让探究充满生机,让教学焕发精彩.  相似文献   

13.
错误是教学中永恒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错误在教学中的价值,但减少错误仍然是教师不变的追求.如何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开发成资源,真实地呈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错误"绽放出美丽的光彩,为教学活动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样,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当出现了错误,我们应正确对待.错误不应是我们课堂教育教学的瑕疵,而是我们课堂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作为教师,应通过错误信息解读学生,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扫清认识上的障碍;用"错误"点缀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搜索"错误"信息,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研究"错误"资源,优化设计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错误"成因,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多角度开发错误的价值,使学生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解答数学习题,描绘函数图象,画出几何图形等,常常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处理的方法往往有以下两种:一是发现学生的错误后,对错误之处进行数学辨析;二是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将某一内容的错误归类,加以讲评、纠正,以防止错误的发生.这两种方法无疑是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有意差错"的方法,即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学生容易忽视或弄错之处,有意将解题过程"不露声色"地讲错,最后引出矛盾或说明解答是错误的,然后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这样充分暴露了错误过程,让学生在"情理之中"惊呼上当,使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在能力上得到一次再提高,从而达到预防错误、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错误"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难以避免的一大现象.而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扭转过来,清楚地意识到,"教学错误"并非不能容忍.教师应学会善待"数学错误",巧妙地运用"数学错误",这对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创新能力以及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总结和分析,给出了提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方法.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常见错误,并重点阐述"语法错误"、"逻辑错误"、"隐性错误"等典型错误进行转化提升的策略,建立错误资源共享库.教学实践证明,实验错误转化提升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概括不够全面,经验不够丰富,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时有错误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同时也要及时跟进,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各种"错误"资源,将"错"进行到底,使数学教学更加和谐有效.  相似文献   

20.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解题错误十分常见,如何利用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更好的教学是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初中数学"分式"习题教学为例,主要从"纠错""思错"两大方面进行探讨,阐述"错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错误"可以"化作春泥更护花",进而体现"错误"其实也可以很"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