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镇咸亨酒店的酒客拿孔乙己寻开心,出他的丑,丢他的脸,揭他的短,说是“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争辩时用了《论语》上的话:“君子固穷.”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编者同志注释道:“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见《课本》第37页注释.按:这个注释虽有所本,不少公开的出版物上对这句话也有类似的注释,但却是误解,我们不取.现将理由申说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公输》中,有一些词语编者没有注释,或许编者以为它们跟现在的意思差不多,其实不然。因此,有必要补充注释。例如“短褐”一词。原文说“: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课本只注释了前一句中的“褐”为“粗布衣服”,而没有注释“短”。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五册编入了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文中有描述辛亥革命前一年作者和范君在故乡重逢一节,当范君谈及别后情景,文章这样写道:“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这“无地可容”怎样解释?课本未作注释。《高中语文第五  相似文献   

4.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5.
新编语文课本第五册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注释“为之小”看作双宾语,我认为不妥当。首先,从宾语来看。双宾语的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如:“他告诉我一件事。”“我”和“一件事”从结构上看没有联系。而“他占了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处“闲笔”,是“我”和母亲离开故乡后,借由母亲之口的一段补叙: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叙述了“我”——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返乡搬家的一段经历。一般认为小说的线索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我们似乎更应注意到伴随这一经历的“我”的情感的深刻变换,即:期待——幻灭——再生的心理历程。阔别故乡二十余年的“我”返回时见到的竟是一幅苍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而在“我”的记忆中,故乡要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投有言辞了”。于是“我”只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归咎于“没有什么好心绪”,这一似乎合理的解释未能使我们满意。故乡本来也许就没有什么改变,“我”心中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一句,教材注释为“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注释语气比较轻缓,又不很肯定,几乎没有情感,只是客观的推测,既不能体现屈原的忧愤之情,又不能表达作者司马迁借此寄寓的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连劭明先生则将“盖”解说为“完全”,我认为这种注释更恰当。原因有三:一是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由此可看出屈原作《离骚》确因“疾”而生“忧愁幽思”。二是屈原处境艰难,志不得伸。他“正道直行,竭…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李愬雪夜入蔡州》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进城梯而下之.”课本的注释是:“(李进城)用梯子引下他来.”根据课本的注释,我们可以推导出句中的“梯”和“下”的解释,即“梯”译成“用梯子”,实际上是看成名词用作状语,“下之”译成“引下他”,实际上是看作一般动宾关系.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梯”应译成“搭梯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下之”应译成“使他下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是两个动词共戴一个主语的连谓式单句.用符号表示是这样:进诚梯而下之.  相似文献   

10.
1.初语一册《黔之驴》一课中注释(14):[阚(han)]作“虎怒吼”。查《新华字典》:“阚”作“虎叫声”、《现代汉语词典》:“阚”作“虎声”。“阚”应作虎声,指老虎的叫的声音。课文注释为“虎怒吼”,这是表示一种状态,不是指声音。课文注释似欠妥。 2.初语一册课文《狼》中注释(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这里句后标点有待商榷。就语意来说,它属反问句,显然应用“?”,而不应用“。”。虽然注释中的引文后没有用标点符号,注文可看作是对没有标点符号的引文而言的,但作为注释,应忠实于原文。我们说忠实于原文,不仅仅只是句子或引文的意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六册选了吴伯箫同志的散文《菜园小记》,其中引用了一首歌谣:“沦浪(láng)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教材注为:“出自屈原《渔父》,原文‘我’作‘吾’。濯,洗。缨,古代帽子上系的带子。”课本对“沦浪”一词没有作注,前人注释有以“沦浪”为水名,地名。我认为“沦浪”是水色.屈原《渔父》结尾写道:“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沦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复与言。”《山带阁注楚辞》(清·蒋冀撰)注为:“沧浪”水,在今常德府龙阳县,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之水。”他还认为是屈原涉江入溆浦之后,返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贾放、周东泉二同志在《关于<故乡>中的希希望”》(载一九七八年第一期《陕西教育》)一文中说:“作者对‘手制的偶像’丝毫没有肯定的意思。”我以为这个分析太绝对和片面了。“手制的偶像”就是“我”的“希望”,或者说理想。丝毫不肯定“手制的偶像”,就是否定“我”的“希望”、理想。为什么丝毫不能肯定呢?贾、周二同志认为:“把  相似文献   

13.
电影电视中有不少配角甘做绿叶,把那些大明星衬托得光芒四射.比如,吴孟达自打《赌圣》开始,就成为周星驰身边不可缺少的超级绿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独有偶.上海卫视《欢乐喜剧人》中的艾伦,高大魁梧的他也甘做绿叶,衬托自己的搭档王宁,让其光彩照人.其实,这种衬托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开头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在论及辛亥革命时说:这次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青年运动的方向》)。鲁迅于一九二一年写小说《故乡》时,虽然还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却从实际生活中看清了虽经辛亥革命,而一切“仍旧”如故。因此,从本质上看,鲁迅在《故乡》中始终围绕着“故乡如故”选取和组织题材、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作者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增强了艺术的效果。鲁迅以故乡的“未变”,直接写出故乡如故。小说一开始,就写“我”冒着严寒回到了“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见到的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萧条、荒寂的农村图景。作者于此决非泛泛之笔,也不在于单纯的渲染环境气氛,而是以此证明“故乡本也如此”,“没有进步”。二十多个春  相似文献   

15.
今年 ,我在教初一语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 ,碰到一条“庑殿”的注释。“庑殿” ,课文横线下面的注释说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 ,有四个倾斜的屋面 ,一条正脊 (平脊 )和四条斜脊组成 ,屋角屋面向上起翘 ,屋面略显弯曲。”这条注释 ,对于我这个老师来说 ,是没有问题的 ,因我曾去过北京、上海、苏州 ,看过许多屋顶呈庑殿型的建筑 ,但要我讲给学生听 ,我只能按书本上的现成注释说一遍。可是学生还是说 ,没见过 ,不知什么样儿的。他们心中根本没有这“庑殿”的印象。我想把这“庑殿”的图形画出来 ,让学生领会这具有民族特色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屈原在他的辞赋中,多次提到他戴着高高的帽子。如《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又《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各家注释只注云:“冠,帽。岌岌,高貌。”和“切云,高冠名,取高摩青云的意思。崔嵬,高貌。”但他为什么喜欢高帽子,则没有论及。  相似文献   

17.
“邹忌修八尺有余”的“修”同,脩”,历来被解释为:“高,长”。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修”字注释⑤为:“高、长”。其例句有:《战国策·齐策一》:“邹忌~八尺有余”。《淮南子·齐俗》:“短~之相形也。”我认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把“邹忌~八尺有余”的“脩”与“短~之相形也”中的“脩”相提并论值得推敲。“邹忌修八尺有余”的“修”字,中学课本注释为:“长,这里指身长。”这优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注释,因为它注意到了该  相似文献   

18.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文下注释“之”指代“咸阳”。我认为不妥。郭锡良等人编的《古代汉语》选文《鸿门宴》,在讲到这个“之”字时,注释为指代“先破秦入咸阳者”。根据句意分析此句的“之”若指代“咸阳”就讲不过去。这个“之”应指代人较符合句意。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注释中 ,将“法家拂士”注释为 :法家 ,有法度的世臣。拂 (b尙)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 ,辅弼。这一注释是错误的。当然 ,课本如此注释也是有其依据的。因为东汉经学家赵岐在他所编的《孟子章句》中 ,此处注释为 :“法家 ,法度大臣之家。拂士 ,辅弼之士。”宋代大儒朱熹在《孟子章句集注》中 ,此处也注为 :“拂与弼同 ,此言国亦然也。法家 ,法度之臣也。拂士 ,辅弼之贤士也。”以至后来的《辞源》《辞海》皆沿用此说。其实是大谬而特谬。其原因是 :一、将法家看作“…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故乡》和《孔乙己》中都出现了“站”字:“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他(指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