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军 《钓鱼》2007,(9X):52-53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伴随成为了他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年~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21)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成为他相伴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 ̄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 ̄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在《11点钓鱼》中以"服部名人"出现,为广大钓友解答疑难,深受大家的喜爱,为钓鱼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为JGFA名誉会员。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24)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成为他相伴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在《11点钓鱼》中以"服部名人"出现,为广大钓友解答疑难,深受大家的喜爱,为钓鱼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为JGFA名誉会员。  相似文献   

4.
服部博物馆     
袁军译 《钓鱼》2008,(7):56-57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成为他相伴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在《11点钓鱼》中以“服部名人”出现,为广大钓友解答疑难,深受大家的喜爱,为钓鱼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为JGFA名誉会员。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7,(19)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成为他相伴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在《11PM钓鱼》中以"服部名人"出现,为广大钓友解答疑难,深受大家的喜爱,为钓鱼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为JGFA名誉会员。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8,(2)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成为他相伴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在《11点钓鱼》中以"服部名人"出现,为广大钓友解答疑难,深受大家的喜爱,为钓鱼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为JGFA名誉会员。  相似文献   

7.
袁军 《钓鱼》2007,(11S):52-53
服部善郎,出生于1929年,日本神奈川县横浜人。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初次在横浜港体验了投钓后,钓鱼便成为他相伴一生不可或缺的爱好。从早稻田大学法学系毕业后,步入影视界,在1962-1964年间,作为导演兼主演制作了《日本钓鱼》一片。后由于他高超的钓鱼技术,应邀在1965-1978年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晚间连续节目,在《11点钓鱼》中以“服部名人”出现,为广大钓友解答疑难,深受大家的喜爱,为钓鱼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为JGFA名誉会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5,(22):11-12
浜,小河。但只有江南才把小河叫作“浜“,如京剧《沙家浜》。自常州以东,南讫太湖,北至长江,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凡河都称“浜“。上海人把浜分得更细死浜、活浜、东浜、西浜、大浜、小浜、长浜、短浜、断头浜、野浜、放养浜等等。或以方向,或以宽窄引伸为地方名:以水的通畅与阻断、养鱼与不养鱼区分其性质。江南有河道养鱼传统,放养浜是指粗放养殖,放一些鱼苗,有饲料就喂一点,没饲料就任其自然生长的河道。水面承包后,作为家庭副业,村前村后的小河用竹制鱼栅隔开,这一段是张家的,那一段是李家的,长的一两千米,短的几百米。由于承包期长,又是行船和水源所依,捕捞:下尽而有遗留的大鱼就成了都市钓鱼人的乐土。  相似文献   

9.
河浜的诱惑     
蓝水 《垂钓》2011,(8):14-14
江浙一带多将河道称为浜,浜同样有大小宽窄之分。通常有浜的地方就有鱼,所谓河浜钓鱼,严格意义来说,就是在南方的大小河道中钓鱼。  相似文献   

10.
郑巍 《钓鱼》2008,(20):18-18
江苏的昆山、太仓、常熟一带,收费80~100元的竿塘比比皆是。说是塘,其实是湿地、荡(中、小型湖泊)、放养浜的通称,而且荡连荡、浜套浜。大鱼出没。惊喜不断却又遗憾多多。  相似文献   

11.
江南人把某种渠道或多种渠道与大海相连随大海潮水起落的水面称为“通潮浜”。“通潮浜”的自然条件虽然复杂甚至恶劣,但其中常藏有大家伙。垂钓“通潮浜”需要一些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陶世君 《垂钓》2008,8(12):10-10
江浙一带有很多野河浜,现在多已有人承包。上海钓友王跃荣是这些野浜的常客,从2008年下半年起,他常去苏州湘城镇附近的一处活水散养浜过瘾。这个浜面积约50亩,水比较深。据王跃荣介绍,9月某一天,他在这里钓过一条重达13.5千克的大草鱼。  相似文献   

13.
一、“引钓方便灵巧”的米饭粒冬季多数鱼儿进入了不吃、不喝、少动的冬眠状态,但是,鲫鱼,它在冬令季节还能少量进食,尤其是大鲫。鲫鱼,属鲤科,又名鲫瓜子、鲋鱼等。在祖国的南方,浜塘较多,江南水乡尤甚。鲫鱼它在冬令的阳光照射在浜塘水中,使浜塘水的温度略微上升,它们就会趋温而动,有时会在阳光照射的水草边、在冬阳照射的浅水滩等水域找到它们的踪迹。  相似文献   

14.
张仲斌 《钓鱼》2006,(21):27-27
近日去市郊一通潮水的野浜钓鱼.准备工作就绪后,垂钓数小时,未上一尾象样子的鱼,心中十分焦虑懊恼。其他钓友各在自己的位置上也稳坐钓台未见收益,但他们可能在钓此浜头时有了经验.所以心也不急。后来我只见河中的水位在渐渐升  相似文献   

15.
52岁的朱明师傅,因单位效益差而下岗在家。他爱钓鱼,下岗后就常到近处上海植物园内的河浜及池塘去钓鱼。上海植物园西南角有一口池塘,叫3号浜。也叫草浜。由于里头水草特别多,沿池塘一周又栽种了睡莲,所以里面藏有不少鱼,但十分难钓。每天到此池塘钓  相似文献   

16.
张仲斌 《钓鱼》2011,(13):40-40
周六这天偏北风有小雨,天气转冷,我又外出钓鱼。这条“野浜头”(注:上海方言,指农村中的自然小河流)已有十多个钓手在“围攻”,我是迟来者,只能随便找个空当钓起来。中午,风浪大作,天空昏暗,水草满浜飘游。钓手们被恶劣天气吓跑了一大半。幸好我带了自行车雨披,此时反而有了挑选钓位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张仲斌 《钓鱼》2011,(13):40
周六这天偏北风有小雨,天气转冷,我又外出钓鱼。这条"野浜头"(注:上海方言,指农村中的自然小河流)已有十多个钓手在"围攻",我是迟来者,只能随便找个空当钓起来。中午,风浪大作,天空昏暗,水草满浜飘游。钓手们被恶劣天气吓跑了一大半。幸好我带了自行车雨披,此时反而有了挑选钓位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酷爱钓鱼的人,钓龄已有三十几年了。每个星期我都要去上海周边的河浜垂钓,去年上海气温最高的那天我还“战斗”在常熟白茆镇的放养浜上。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11,(13):60-60
6月14日,天下着大雨,之前有钓友称嘉兴天塘马家浜近期频出大青鱼,海盐二位钓友王雄良、王宏伟听闻后一早便冒雨前往马家浜一探真伪。  相似文献   

20.
只会搓不会拉应付不了变化的鱼情,所以竞技钓鱼是搓饵为体,拉饵为用。推而广之,池塘、放养浜、多淤泥青苔的水域以鲫鱼为对象鱼,光用搓饵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