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一轮课改使教师面临过去从未有的挑战:课程理念的挑战,课程目标的挑战.课程实施的挑战……课程改革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革命,对教师来讲则是一次职业革命,迫使教师转变观念,不断地总结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要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教师的作用,是把物理科学“转移”为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把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转换”为学生的物理科学的学习活动。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就是使高师物理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些“转移”。由于现行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价值,造成其内在价值难以被未来教师认知和实现。因此,必须以实现“转移”为我国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价值,改革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3.
刘慧兰 《湖南教育》2005,(12):35-3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面对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变角色,以全新的形象登上教学的舞台。1郾由“绝对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师虽然是学生的老师,但不是所有的教师对所有的知识都十分地了解和熟悉,因此,教师应大胆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学生请教。这样,在帮助教师的过程中,学生消除了学习中的“神秘感”,他们也懂得了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容丝毫冒犯和怀疑,从而有利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方式、课程教材、课程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它较之原来的课程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这就对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巨大的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6.
聋教育课程改革是聋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评价观,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它要求聋校教师要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探索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使学生在形式多样、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又一次革命。职业高中数学教育应该如何适应新一轮改革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更新职业学校教师的观念。使其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徐有芳 《中学文科》2009,(11):68-68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课程生活化”和“生活课程化”是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我们应该在物理教育中实现“课程生活化”和“生活课程化”.  相似文献   

9.
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面临一次彻底的“职业革命”,教师角色由课堂的“支配者”、知识的“传授者”向平等的“对话者”、知识的“生成者”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学校要立足校本培训,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董树青 《考试周刊》2010,(5):188-18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灌注式教学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模式所代替.新的课程标准在物理课程的构建中要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且可以使学生学到如何去获取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现今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教师“包办”的现象。如: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结果、注意事项等各方面用相当长的时间细细讲解,甚至边讲边演示.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做实验、取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学习的全新理念: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然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作支撑,新的学习理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课程改革也将给物理课程资源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吴巧玲 《物理教师》2008,29(7):10-12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国全面铺开,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此,在学生中进行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势在必行.同时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动和活力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一次教育教学领域全新的探索,将使我困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位教师都将在这次变化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而作为一所学校基本组织荤位的管理——班主任更是首当其冲。狄一定角发上讲,斑主任的“桥梁”和“纽带”角色.决定萁行为将影响着课程改革在一个班集体中的成效,进而制约一所学校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因此,班主任除了完成作为学科教师角色的转变外,还应积极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孙洲元 《物理教师》2003,24(1):52-54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试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在“关于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中写道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 ,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如果没有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就不会有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课程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中学物理教师如何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作出评价是物理课程改革的关键 ,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探索全新的物理学习评价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物理课程改革背景、基本理念就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作了由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和具有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由注重知识本位转向注重发展本位,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一、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教师必须确立好“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教育中,学生无自主可言。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材,没有教师对知…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革命”。在这场变革面前,政治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角色的变化。面对“课程改革”,政治教师要做到“三个更新”,即教育理念要更新、知识结构要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要更新。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两个核心词汇。“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革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语教育的话题。在俯拾皆是的语课程资源中,有一类是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留的:现代教学的民主与开放,使得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并由此生成了丰富的动态性课程资源。课堂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则是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的课程资源。这种动态性资源是师生心智活动的产物,生动鲜活而充满灵性,所以我们应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不曾预设的精彩,更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与教师》一书中,佐藤学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与批判了传统的“传递中心”的课程定位、“技术熟练”的教师定位、“教育工厂”的学校定位,并明确提出了课程、教师、学校的现代转换与发展路径,即由作为“传递中心”的课程转变为作为“对话中心”的课程:由作为“技术熟练”的教师转变为作为“反思型实践”的教师:由作为“教育工厂”的学校转变为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这种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发展前景与路径.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权利的革命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