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倪江凌 《文教资料》2007,(10):105-106
随着人类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的视野逐步扩大,研究逐步深入,从研究语言结构转向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本文通过语境说略、语境的定义分类、不同语境对语言理解及运用的影响的论述,说明语境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础和出发点,语境决定了人们的言语形式的选择、言语内容的信息传递和言语功能的实现。因此要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尤其是话语的言外之音、弦外之音,必须了解不同语境对语言理解及运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把语境看作是变项,把交际活动看作是利用语境假设来研究话语内容的学科。这里的语境假设可以理解为产生于人们的认知语境,即人们对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支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的认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利用认知语境中的内容来对话语进行理解和推导,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3.
语用学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提出了理论,方法和一套应该遵从的原则和准则.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是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会话含义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对翻译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用能力既是一种知识性的能力,同时也涉及实际交际中的语用行为问题。语用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境知识以及语言和语境相互联系的知识;语用行为则涉及话语理解和话语表达。前者主要指对话语首要言语行为的理解;后者指说话者使用认知资源进行合理计划、进而调用大脑中相应的语块资源,结合各个心理、生理器官,准确传达意图的过程。这种对语用能力内容的双维性划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能够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境与翻译中的词义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语言多维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语境的研究已渗透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几乎与语言有关的各学科的研究热点。著名语言学家及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曾指出:不考虑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不能理解言语产物,因而也就不能进行翻译。语境是人们理解和解释话语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两大交际体系。非言语交际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性或文化性。而语用学关于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理论指出语言交际中的话语含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一定遵守语言的用法规则。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活动中,更要根据交际时的具体文化语境,充分理解话语的语力,得体地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8.
隐约式非语言语境是交际主体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一些比较隐蔽的因素,这些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比如社会环境、心理文化环境。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话语的理解过程更是离不开语境。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要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话语与语境结合来进行。隐约式非语言语境作为语境的一部分,对话语理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境与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交际中话语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语境概念的界定和语境研究的情况;接着通过举例论述了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以及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句法是制约着句子组合合法性的规则,即组词成句的规则。话语句法规则的意义既是语义学关注的内容,也是语用学的考察对象。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把握话语规则:一方面能够帮助人们认知句子在生成过程中的规律、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人们掌握话语的基本表达式在不同语境中的动态变化。所以,在语言逻辑视域中,话语规则的句法意义及其展开与深化,更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语言与认识密切关系的研究。文章在分析言语交际与话语规则的基础上,论述了语言逻辑视域中话语规则的句法意义,以及这种句法意义的展开与深化在语言认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语境与人们说话的方式、语义、词汇以及词语的搭配都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日常交流中,语音语境(如说话人的语音、语调甚至重音)对听话人的理解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则会依赖于时间、地点、谈话者的身份等多种因素对话语的意义产生影响;文化语境是除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外对人们的理解、交流、甚至英语学习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言文分离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但少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或是教育社会学角度就这一现象的深度思考。本文从言文分离现象出发,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进而对教育中的权力一知识问题展开讨论。笔者指出,深度访谈只是为了深入了解言文一致的世界——西方世界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调查工具。本为一种地方世界的治学态度或调查技术成为带有世界普遍意义的追求真理的代名词,对这一涉及权力一知识的问题应该有更深刻的知识社会学反思。深度访谈来自音声中心的西方世界,试图在言文分离而且表意优先的汉语世界里扎根,这一扎根现象本身为反思"文化霸权"、"音声帝国主义"等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语境下教育学话语的变革与话语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语境是时下教育学所面临的,因而教育学话语的变革与话语范式转换势在必行。而这一变革应把握新语境下教育学话语的时代性,重新思考教育理论集团的角色定位,并以多元化的言说方式和生活化的言说内容完成教育学话语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会话含意理论对隐喻语用分析的局限入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认知语用解读,认为隐喻的理解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受话语建立的新假设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意的过程,隐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试图从语用的角度探讨和分析英语广告语言中的语境、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广告商往往将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广告语的预设中,通过预设来达到发布产品信息、推介产品的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广告语篇的言语功能,从而达到促销产品的目的;广告语言通过对合作原则公开、有意的违反,以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消费者能够越过话语表层意义推导出会话含义,这一违反打破了语言的常规模式,由此产生出一般含义与特殊含义,促进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参与者拥有最基本的两个话语角色:话语信息的生产者和接收者.接收者为了理解生产者所传递的信息,就需要对所接收的内容进行解码.在这一阶段,接收者往往具有另外一个被忽视的隐藏身份——“旁白者”.“旁白者”借助语境,对字面信息进行背景交代或拓展性阐释,帮助“观众”(信息接收者的另一身份)缩小语义范围,理解话语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信息.因此,“旁白者”这一隐藏角色同样对言语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优秀的“旁白者”能够利用功能语境理论,对交际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性说明,从而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语境与语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运动性和层级性。语境与语篇是一对孪生体,它们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且互为前提。没有语境就不会产生语篇,而语篇又是语境存在的载体。语篇生成者生成的语篇只有符合语篇,,言语交际才会成功,而语篇接受者对语篇的理解也必须依赖语境。语境的生成和理解在同一言语行为中是互动的、互相制约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地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需要关注其得以产生的语境。《讲话》中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毛泽东文艺学思想的实质,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上卓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这两个问题的论述。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讲话》成为了新中国文艺运动的“共同纲领”。其基本精神在历史的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具有施行功能。文学虚构话语也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即建构文学艺术世界。文学虚构话语对现实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文学以言行事产生的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读者和作者分别通过具有意向性的阅读和写作言语行为塑造了自身。作者在建构文学艺术世界中所展示的理想文化人格,在作者和读者的认可意向状态中形成的集体意向性,对两种主体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探析文学虚构性话语如何塑造人,从而深入理解文学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20.
从话语分析角度对比英汉婚礼致辞中的隐喻及其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礼习俗在整个中华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中国传统婚礼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婚礼致辞的研究却只局限于社会文化研究及民俗研究层面。文章从话语分析角度对中美两国的英汉婚礼致辞进行对比阐释,揭示两国在婚礼致辞中最常使用的隐喻,并分析与其相应的社会文化模式。一方面证明了婚礼致辞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行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隐喻表达,不同国家因受到其社会文化模式的影响,既有相同点,又都各有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会影响人们的话语表达,而话语表达又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文化,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研究婚礼致辞的隐喻表迭,对社会发展,对文化进步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