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高中“导生制”的提出背景 “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其操作模式是先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兰卡斯特创制,故被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导生制”。  相似文献   

2.
导生制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断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导生制”一词译自英文“monitorialsystem” ,是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由英国国教会牧师安德鲁·贝尔(AndrewBell)和公谊会教师约瑟夫·兰卡斯特 (JosephLancaster)同时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又称“兰贝制”或“级长制”。然而 ,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 ,导生制思想的发端却在中国 ,而且这种曾经从英国历史上消亡了的“学生教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 2 0世纪的中国又获得了扩充和发展。  一、导生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 )古代高足弟子代师授业 :导生制思想的发端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 …  相似文献   

3.
严冬菊 《陕西教育》2005,(10):25-25
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它的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人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是教师的助  相似文献   

4.
英国“导生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生制”是英国国教会的牧师安都·贝尔(Dr Ardrew Bell,1753~1832年)和公谊会的教师约瑟夫·兰喀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3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几乎同时创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称“贝尔兰喀斯特制”或“级长制”。 导生制的最基本的特点在于由学生教学生,即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先向他们讲授教材内容,再令转教其他学生。这种教学形式由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导生制"的提出背景 "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其操作模式是先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兰卡斯特创制,故被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导生制".  相似文献   

6.
导生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导生制的相关理论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谊会的教徒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1778-1838)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数十年,在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的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组织形式如下: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  相似文献   

7.
"导生制"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可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组织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另外一些学生。将"导生制"引入习作评改中,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先精心挑选和培养一些写作素养高、评价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评改其他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总评。第一,"导生"评价。以40人的班级为例,教师可培  相似文献   

8.
<正> 在英国,有组织的师资培训开始于19世纪初的“贝尔—兰开斯特制(Bell-Lancaster Sys-tem)”。之后,英国的师范教育在英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实质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从教会控制的“导生制”—→19世纪中后期国家干预下的“公助私立训练学院”—→19世纪末大学参与下的“大学走读训练学院”—→20世纪初地方教育当局直接参与下的“地方公立训练学院”。地方公立训练学院的诞生,意味着这一世俗化过程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导生制"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可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组织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另外一些学生.将"导生制"引入习作评改中,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先精心挑选和培养一些写作素养高、评价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评改其他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总评.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初教育实验的发展是循着两种不同的传统发展的,一种是整体主义传统,另一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实验教育学派开创的科学主义教育实验传统.本文集中研究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整体主义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情况.一、整体主义教育实验传统的形成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教育实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18世纪安德鲁·贝尔发表了《一个教育实验》(A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1797),系统介绍了他所进行的“导生制”教育实验,同一时期,康德的《论教育》问世,从理论上阐述了开展教育实验的必要性.这两个事件的出现,标志教育实验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到19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自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起,经历赫尔巴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及杜威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争论,经由凯洛夫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我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这种教学形式,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自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起,经历赫尔巴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及杜威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争论,经由凯洛夫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我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这种教学形式,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课堂教学评价是伴随着课堂教  相似文献   

13.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学思想,其中就包含了同伴教学的理念.但并没有对同伴教学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和传教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先后在他们各自创办的贫儿学校中采用"导生制"(Monitorialsystem)教学,这是最早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同伴教学."  相似文献   

14.
贝尔-兰卡斯特制曾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19世纪早期英国得到广范应用,因为这一形式具有节省师资和教学费用等优点,所以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初等教育的发展。后来这一组织形式被人们否定。但这并非由于其本身原因,很大程度上由当时的历史条件、阶级状况所导致。对贝尔-半卡斯特制合理内核的深入挖掘,对于当今学校教育的优势将得到重新界定,其应用范围也会跨越出课堂形式这一有限空间,而辐射到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理论层面上,19世纪初,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师生关系中重视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作用,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观。杜威指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英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可以溯源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先后流行的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至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缓慢发展期(18世纪未至1944年) 这一时期,培训活动有二个特点:其一,20世纪前,活动零零星星,没有形成什么影响;20世纪后,培训活动虽有所增加,但未能形成规模。其二,培训内容狭窄,仅限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施海燕 《文教资料》2014,(13):133-135
导生制源于古代的“次相教学”,近代称之为兰卡斯特制,陶行知将其引入中国后叫做“小先生制”,目前在高校,导生制已经呈多样化发展。就导生制的存在价值而言,它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弥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导生制的实施是为了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对班主任制、辅导员制、导师制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有其优越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导生制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导生制的实施策略及应用价值,探讨了导生的职责及运作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按照教师职责不同可以分为班级负责制和学科负责制两种。班级负责制是指一名教师完全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和生活指导工作,也称“包班制” ,  相似文献   

19.
"导生制",是教师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做教师的助手,在技能教学中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因为目前职校中班级学生数较多,而餐饮服务技能实践性较强,教师上课时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个别指导的工作量很大,效率低,导生制的实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英国的师范教育起步于 19世纪的贝尔—兰卡斯特制。 19世纪末 ,英国出现了系统的师范教育 ,到本世纪初 ,已正式确立了公立师范教育制度。二战后 ,经过三次大的改革 ,在实施机构、课程和培训模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趋于稳定和成熟。尤其是 7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改革 ,这次改革“以改组和整顿师范教育机构为中心 ,其结果是单科性的地方教育学院让位于新组建的多科性的高等教育学院 ,单独建制的师范院校开始在英国师范教育中消失 ,师资培训开始作为一种专业 ,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在英国高等院校之中”(1 ) 。为有效解决师范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适应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