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培训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主体意识在其专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其缺乏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的原因,并要采取一定的实施策略以有效地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培训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主体意识在其专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其缺乏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的原因,并要采取一定的实施策略以有效地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培训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主体意识在其专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其缺乏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的原因,并要采取一定的实施策略以有效地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合理的课程意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但是这些意识在教师身上表现得还较为淡薄,处于待觉醒状态,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以促进教师发展,最终促进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世界的主流话语 ,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的话语权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的就是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确立。本文分析基础教育教师话语权力的现实缺失 ,话语权利存在的价值与话语能力的有效提升 ,强调了教师言说能力的存在与张扬对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乡村教学环境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为此,可从拓展培训途径,夯实乡村教师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和校本研训,提高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效率;完善乡村教育信息化评价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教师是培训过程参与互动的主体,是理论与实践循环互动中合作反思的主体,更是培训环节资源创生的主体。然而,在日常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却往往忽视教师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教师作为培训生态中的主体学习者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是培训的“旁观者”而非“参与主体”,其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无法得到彰显。从发挥教师主体性视角来分析提高教师培训效果的策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宝锋 《家教世界》2013,(7X):21-22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自身、学校及教师培训机构等方面培养其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等。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公民意识对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成长乃至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主体地位被忽视,主体意识发展水平与当前高校教育目标不符的现状,分析了培养主体意识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认为健美选项课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并提出了利用健美选项课来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成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沙燕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53+155-153,155
初中教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应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