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跳远助跑踏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因此提高助跑踏板的准确性是提高少年运动员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本文记叙了采用标记跑的形式对运动员进行助跑训练4个月的作法。先测出运动员全程助跑的每步距离,再在每两步之间放置标记进行助跑练习。 开始阶段在普通跑道上丈量比平常的助跑距离延长2步的距离,在每2步之间放置标记。训练2周,使运动员熟悉在普通跑道上进行标记跑。然后在跳远场地丈量出全程助跑的距离,在每2步之间摆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跳高     
训练跳高运动员,尤其是训练年轻运动员(新手),发展他们的专项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多数情况下跳高运动员知道什么样的练习对他有效,因此在施教以前,要倾听他们的见解。个人特点在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没有一个人跳得能与别人一模一样。相对于速度较慢的助跑,运动员也许喜欢速度轻快的助跑,或者相对予距离较短的助跑,他们也许喜欢较长距离的助跑。每一个跳高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每一种特点的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1>助跑,<2>起跳步和起跳,<3>空中动作。限于篇幅,这里仅论述一下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因为这种姿势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一、外国教练员对跳高技术的一些观点 1.助跑: 日本跳高教练认为: 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是十分重要的,在助跑最后四步时,眼睛不要看横竿,而要看远端的跳高柱,这样可以使身体自然内倾。背越式的助跑路线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先垂直横竿跑,然后再跑进弧线部分。八木的助跑共跑十二步,她在前四步助跑时就已具备了起跳前的速度,跑中间四步时,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女子跳高成绩在1.97~1.82 m 之间的34 名运动员8 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速度因子、弹跳因子、力量因子中的4 项指标(30 m 跑、立定跳远、4 步助跑摸高、负重半蹲/体重)与跳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较密切,可为相应级别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女子跳高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她们在训练中所采用的不同练习有10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20—25种。下列这几种练习是最符合跳高项目的运动力学要求的: ——5—7步助跑的垂直起跳练习。——短程助跑的既高又远的跨步跳(跳5—6次)。  相似文献   

6.
<正>助跑:1.比比赛的助跑距离多出2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0米的行进间跑;6.跨栏跑练习,以发展跑的节奏(跨越低栏);7.在助跑道上的快频率跑结合加速攻板(不做起跳的准备);8.在助跑时加快步频,在最后6步稍微减小步长;9.训练中采用不同的助跑节奏进行练习;10.在助跑中由教练设置检查标记来控制助跑的练习。着地技术:以脚后跟先着地,滚动至全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在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在跳高项目训练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是自己多年来,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教练体会: 一、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动作观念,初步掌握起跳技术和原地模仿过杆动作。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掌握半程助跑起跳技术。初步掌握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第三步,提高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第四步,提高全程助跑的准确性。掌握和改进跳高完整技术。第五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能力。提  相似文献   

8.
一、按跳远的技术结构训练跳远的技术结构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 (一) 助跑的训练。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快速奔跑能力的训练,即提高运动员水平速度的训练。方法: 1.50米加速跑或快速跑的练习。 2.50米下坡跑或顺风跑的练习。 3.50米追逐跑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三)中长跑的专项耐力训练负荷为了便于控制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发展专项耐力的负荷安排除根据运动员个人情况外应遵循下列原则:☆逐渐增加重复次数,保持距离与速度;☆依比赛距离要求,逐渐增加练习距离,保持重复次数与速度;☆增加速度,保持距离各种距离跑的速度由速度目标,即预计比赛速度计算。在间歇训练中,应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保证心率恢复到120~130次/分钟。见表7。四、中长跑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一)合理分配全程体力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与运动员的体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等诸多因素密切联系的。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在全程的前半段或更多的时…  相似文献   

10.
美国跳远运动员通常身材是高大的,所有的田径运动员,速度和专门耐力都十分突出。这就告诉我们,跳远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是个成功的经验。如,刘易斯在所有的短跑项目中都达到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而康里的200米成绩也十分突出。制定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异。好的速度和专门耐力需要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刘易斯的训练是以短跑洲练为基础的,并且在训练中与跳远的助跑节奏和腾空阶段相联系着。在赛前和比赛阶段把助跑作为主要训练内容(6—8步和全程助跑)。完成所有的跳跃练习基本上都接近全力。在一个月内刘易斯要做95~105次全程助跑跳远。而迈里克斯的跳远训练具有他个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要求与短跑运动员有很大的区别,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跑的快,而且还要放松和准确,以便为起跳做好准备。因此,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该与短跑运动员有所不同。可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在中小学的业余训练中,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短跑运动员基本相同。根据我们多年训练的体会,中小学跳远运动员在速度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跑的技术、跑的距离、跑的准确性以及跑的加速能力等几个方面。一、跑的技术我们在中小学跳远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时发现,有很多人跑的技术动作不正确,或跑的技术动作不符合跳远助跑技术的要求。比如摆臂…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在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速度的快慢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助跑距离长、速度快是很多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之一。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以助跑速度快、“进攻性”强而著称。电影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他在临近起跳时的助跑速度可达8米/秒以上。这一速度上的优势帮助他创造了世界记录。他的教练胡鸿飞曾提出“以速度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全苏体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科研小组向全国30名优秀教练员分发了调查表,要他们提出女子跳高运动员最有效的训练手段。结果收到了100多种训练手段。该科研小组经过分析筛选,从中挑选出以下9种练习。他们认为,这些练习手段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是最符合于女子跳高的动作结构的,因而是最有效的。这些手段是:1.5—7步助跑起跳,注意姿势;2.短程助跑跳高和跳远(5—6次);3.助跑单脚跳(5—6次);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影响背越式跳高成 绩的几个大因素如助跑、起跳、过杆动作等,许多专家学者都有大量论著,而头在背越式跳高中的作用却很少有人提起。一、在助跑中的作用 背越式跳高采用弧形助跑路线。运动员一般采用12~16步助跑,距离较长。前段直线助跑中,若头后仰,则易产生“挺胸”跑的错误,这样影响助跑速度;若头过“低”,就产生“低头含胸”“坐着跑”等错误,髓部不能积极前移,达不到最佳跑速。在弧线助跑中,由于人体要克服离心力作用,身体必须向内倾斜。若头在弧线助跑时,“左倾”“右倾”“后仰”等都会破坏弧线助跑产生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5.
郑怡涵  王之彰 《中华武术》2023,(4):39-40+3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专项助跑速度的不稳定使得跳远成绩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普遍比我国顶尖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要优越,因此也要重视绝对速度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专项助跑速度的练习应根据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采用初期、中期、后期分阶段的针对性训练方法;绝对速度是在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基础之上通过力量与协调性练习得到发展的,具体训练方法有蹲踞式或站立式50~60米冲刺跑、负重拉力带快速爆发跑等。同时也要注重助跑和起跳衔接性的练习,具体训练方法为全程性起跳练习、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等。因此,我国跳远运动员必须要重视专项速度的训练,在运动训练课中合理设计训练过程,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使我国跳远运动员能够更快地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相似文献   

16.
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手段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背越式跳高常用教学训练手段与实现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模糊数学等方法对现有教学训练手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及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手段只注意了助跑、起跳,对过竿与落垫两个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对实现教学目标影响较大的教学训练手段有完整的背越式跳高技术练习、4步助跑过竿练习、全程助跑起跳跳高架练习和4步助跑跳高垫练习。模糊聚类分析也证明,筛选的16种教学训练手段可分为上述4类。  相似文献   

17.
跳高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跳高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跳高技术和提高成绩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时,不仅要注意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还要注意到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同时还要处理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包括专项速度训练、专项力量训练、专项耐力训练和专项柔韧及协调性训练。一、专项速度训练跳高的专项速度训练可以分为助跑、起跳和过杆速度训练。(一)助跑速度训练  相似文献   

18.
<正> 俯卧式跳高是各种跳高姿势中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一种,它曾经是五、六十年代最先进的跳高技术。许多运动员采用这一姿势创造了大量的优异成绩。 一、动作要领 1.助跑 俯卧式的助跑是从起跳腿靠近横杆的一侧开始,跑进路线与横杆夹角成30度左右,一般是跑6到8步,整个助跑应严格控制在助跑线上。 助跑前段要自然、放松、快速,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助跑后段的特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在23名高水平跨栏运动员和20名低水平跨栏运动员中,测定110米栏速度与速度力量素质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遥测记录全程跑的速度;速度水平按行进间20米跑和110米蹲踞式起跑的成绩来评定。用跳跃练习测定速度力量训练程度:立定2级跳(摆动腿落地)、立定3级跳、立定10级跳、15米助跑跳远。经过相关分析确定这些素质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田径训练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充实,要求每一位教练员根据跳远特点,在训练中主要围绕高速助跑起跳和准确性进行训练。一、助跑速度要提高助跑速度,则应培养运动员放松自然、快速跑的能力并使助跑接近平跑速度。1、提高跑的能力练习方法的设计:①100、150、200米加速跑。②100、150、200米重复跑。③100、150、200米间歇跑。④100、150、200米变速跑。⑤参加100、200米比赛。2、发展绝对速度练习方法的设计:①50-60米站立式起跑。②行进间跑。可用最快的步频或最大的步长跑完该段距离。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跑。③在斜坡跑道上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