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就是改编课本例题或习题。改编课本例题或习题,必须使改编后的题目不怪不偏,切中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变式练习中不断以正用、逆用、连用、巧用等形式出现,以便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和运用课本知识。下面以初中《几何》第三册第130页练习第2题的改编为例,加以说明. 题目:已知如图1,⊙O和⊙O′都经过点A和B,PQ切⊙O于P,交⊙O′于Q、M,交AB的延长线于N.求证:  相似文献   

2.
<正>合理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挖掘和拓展课本中的习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必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以教材的一道习题为例,抛砖引玉,期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题目在△ABC中,D、E、F分别是AB、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均沿袭“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风格,很多高考试题就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以教材中的素材为依据,经过组合加工、改造整合和延拓提高而成,这为高考复习提供“依靠课本”的导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梳理教材,在课本的例习题中寻根探源,发掘更多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的适当变化,锻炼学生的观察联想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从“变中找不变”的优良思维品质。 1.题设变化,图形变化,结论不变,证明方法不变 例1 如图1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一点,以O为圆心的圆和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和C、D,求证:AB=CD(人民教育出版社《几何》87页例1)。  相似文献   

5.
高考命题体现"植根于教材,来源于课本,着眼于提高"的原则,本文以圆锥曲线的复习为例,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深入研究课本典型例题、习题及其引申、演变.高考圆锥曲线模块知识点:定义与方程、轨迹、定点、定值、最值、共线等.  相似文献   

6.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在高考数学复习时应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尤其对课本中典型的例习题更要注重加以引申、拓广、变形、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推广结论,探究解法,构建知识模块,提炼通性通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回避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高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例题、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而且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高考复习中,应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8.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在高考数学复习时应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尤其对课本中典型的例习题更要注重加以引申、拓广、变形、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推广结论,探究解法,构建知识模块,提炼通性通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回避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变式教学"为学生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大有裨益.所谓变式训练就是保持原命题的本质不变,不断变换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图形等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究问题.现以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变式训练.例题如图1,已知点C为线段AB上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几何第三册 72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如图 1 ,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的一点 ,以点O为圆心的圆和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和C、D .求证 :AB =CD .证明 分别作OM ⊥AB ,ON⊥CD ,M、N为垂足 ,∴∠MPO =∠NPO ,∴OM =ON ,∴AB =CD .在这个例题中 ,如果把点P看作是运动的点 ,它与圆的位置关系就有三种 :①点P在圆外 ;②点P在圆上 ;③点P在圆内 .因此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题目 :点P与⊙O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如图 2、3、4所示 .图中PC经过圆心 ,且∠APC =∠BPC .求证 :PA =PB .分析 本题中的三种位置关系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  相似文献   

11.
平面几何总复习 ,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和再现 ,而是系统知识、揭示规律、把握重点和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复习过程中 ,应遵纲守本、立足教材 ,充分发挥课本中例题、习题的作用 ,编选典型题目 ,纵横沟通、逐步展开 ,进行放射性思维训练 ,这是一种事半功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复习方法 .1 一图多用 ,沟通知识几何图形千姿百态 ,变化无穷 .在复习过程中 ,深入挖掘、剖析图形 ,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图 1和综合运用知识、方法的能力 .例 1 如图 1,已知△ABC中 ,AB =AC ,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D ,交AC于E .连结A…  相似文献   

12.
了解高考数学试题命题背景,注重课本复习,是每年高考备考的一个重心.高考命题是将教材中不少题目进行挖掘、延伸、转化和拓广,得到一些综合性强,符合创新精神的新命题.下面就以复习《三角变形类型与技巧》为例,再现教材中习题在历年高考中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课本中的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学知识应用的浓缩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塑性和迁移性 ,深化课本习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渠道 ;引导学生钻研课本习题 ,并对其改造、拓展 ,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 ,特别是对教材习题的延伸、改造则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以《代数》下册第 30页第12题为例 ,浅议习题的开发功能 .习题 求证 :lg |A|+ |B|2 ≥lg|A|+lg|B|2(AB ≠ 0 ) .证明 ∵AB ≠ 0 ,∴|A|>0 ,|B| >0 ,故|A|…  相似文献   

14.
正课本中的例、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或寓一般性的结论、或蕴含着深刻的背景材料,是课本的精髓,也是高考命题的源头.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本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探究、引申拓展、横向联想,并能巧妙运用其中一些结论,以题攻题,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教师把握高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考命题遵循一个原则,“植根于教材,来源于教材,着眼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贴近课本,有所变通,难易适度,富有新意”.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其与课本例习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些高考题就是课本习题;有些高考题是课本例习题的新排列与重组合,总可以从课本例习题中找到“原型”和“影子”;教材能为创设数学问题、有效考评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命题以知识为基础,贴近教材,体现了对全体考生的公平、公正原则,有些高考题可利用课本例习题的结论找到求解的捷径.高考题虽植根于课本却活于课本,高于课本,是从课本例习题的内容和方法出发,在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内涵与外延上去挖掘;是从课本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在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上去运筹;是从吸取课本例习题的思想、规律出发,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去追求.不论是复习资料,还是竞赛试题,基础是课本,课本是依据,课本是根源.所以,高考总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例习题是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点.它不仅经过了教材编写专家们千挑万选的过滤,也经历了教学一线教师们千锤百炼的洗礼,是大浪淘沙的精品,是编者、教者、学者共同解读与创造的杰作.不论...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数学科的《中考命题说明》每年都明确指出:"关注对课本例习题的考查."纵观我市历年的中考题,也发现无论是小题还是综合题大部分题目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形.因此,在中考备考复习中能否利用好课本、能否充分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潜在功能,是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复习课中如何利用课本例习题丰富的内涵,让学生既落实双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又训练思维呢?现以本人对一节复习课的设计及课堂操作方法进行说明,与同行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7.
考题探源     
本文例举今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与教材(《甲种本》)中例习题的比较,以体现高考命题源于课本的原则,并借以对高中数学总复习起某种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知识是充满联系、纵横交织的整体,忽视了这种联系就可能忽视了数学本身.所以,中考复习应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教材中的习题不失为建立知识网络的优秀载体.本文结合两道源自教材的习题,作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尝试,以期为中考复习谏言献策,作抛砖引玉之用.习题1如图1,D、E分别是AB、AC的中点,CD⊥AB,垂足为D,BE⊥AC,垂足为E,求  相似文献   

19.
课本例题、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是通过例题、习题来进行的.以“本”为纲,以“本”为本,对例题、习题进行多层次处理,是在数学复习阶段减轻负担,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最佳方法.现就如何发挥课本中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90%左右的题目均来源于课本,其中,绝大部分是课本题目的改编或延伸.这种命题思路,既给数学教学以及数学总复习以导向,又引导学生在课本习题上多下功夫,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