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溯法是信息学奥赛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算法思想,对如何进行回溯法入门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将基本回溯问题区分为子集和排列两类问题,调整传统教学中的算法步骤为:(1)确定问题类型;(2)写出固定回溯算法;(3)根据问题进行优化。避免了回溯法教学中相对模糊的概念和步骤,有利于学生掌握回溯法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递归算法或者递归程序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高校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在学习递归算法时遇到的难点,然后将递归算法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由易到难详细剖析递归算法的设计思路,最后对递归程序的设计过程进行讲解和总结。文中还结合了实际教学案例,给出了递归算法的讲解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由于递归程序具有结构简洁、清晰易读的特点,因而被作为程序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广泛采用。本文讨论了应用回溯法求解的问题设计递旭算法程序的方法,通过实例介绍了可递归处理的条件,回溯法的基本特征,以及回溯法的可递归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回溯算法,求解在列车调度过程中的所有调度方案,并给出了在计算机中的运算程序  相似文献   

5.
应用回溯算法,求解在列车调度过程中的所有调度方案,并给出了在计算机中的运算程序。  相似文献   

6.
算法(algorithm)一词来源于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拉丁译名Algorithm,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那么,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算法教学的案例,才能更好地说明算法的精妙呢?为此,本文主要提供一些算法案例选择的原则,同时给出一些案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薛全忠 《考试周刊》2015,(20):23-24
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何种案例效果更好?文章认为恰当地应用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案例现身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教学《婚姻家庭法》时,作者充分利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的讨论,民族大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非常熟悉也愿意讨论,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对大部分将来要在新疆工作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国家法对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进行了很好的调适,培养了他们的法律信仰,对实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薛全忠 《考试周刊》2015,(19):23-24
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何种案例效果更好?文章认为恰当地应用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案例现身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教学《婚姻家庭法》时,作者充分利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的讨论,民族大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非常熟悉也愿意讨论,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对大部分将来要在新疆工作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国家法对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进行了很好的调适,培养了他们的法律信仰,对实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何种案例效果更好?文章认为恰当地应用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案例现身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教学《婚姻家庭法》时,作者充分利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的讨论,民族大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非常熟悉也愿意讨论,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对大部分将来要在新疆工作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国家法对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进行了很好的调适,培养了他们的法律信仰,对实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多微积分概念是有实际背景的,做好微积分概念导入是微积分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微积分概念有开门见山的给出法,通过经典几何、物理案例导入法和通过专业相关案例导入法。本文介绍了微积分教学的趣味案例导入法,分析了此种导入法的优越性,并给出了微积分教学中趣味案例导入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