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了网络文化载体的特点与影响,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必然具有多样性。网络文化载体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包括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和教育、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展线上主题活动和竞赛等。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可以构建有效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和鼓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它沉淀凝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根植于革命文化,创新发展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筑牢根基,构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体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底蕴,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构建一套兼具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创新性、时代感于一体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是现实所需。基于此创建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架构,该体系由“三大课堂”“三大平台”“三大资源”为主体,巧妙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元素和基因搭建而成,通过日常工作在学生中开展具体的功能实践,并进一步创新优化教育体系,旨在为今后高质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借鉴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爱国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生成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思想,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回应新时代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典型的先进引领作用,注重运用仪式庆典,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爱国情怀和创业维艰,取得爱国主义教育新成效.在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的基础上,探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涉及内容较宽泛。在明确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体现,并指出了部分爱国主义教育问题,通过进一步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与时代价值体现,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推进高校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陈融 《中国德育》2023,(22):5-12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法治保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专门法有助于新时代爱国主义价值观建设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开展,并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制度依据的科学品质。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制度上设计上具有教育主体全民性、教育内容丰富性、教育方式多样性以及责任法定性的特点,必须通过及时宣传、有效实施才能保障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情感、信仰和实践三个维度明确教育目标,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统一、理论指导与实践养成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路径有: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性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氛围;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成为全国上下鲜明的话语表达,刻进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浴血奋战中形成的爱国思想为基础,继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作了许多高屋建瓴的重要论述,有力地回应我国在21世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为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更加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交织的时代课题,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不言自明。如何在实践中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向全体人民辐射开来的独特路径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常态化推进机制,才能有力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当前,可以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衔接机制、三位一体深度合作互渗机制、文化生态系统优化辅助机制、理念引领与行动跟进整合机制。通过四大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更好地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进展和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抓手,以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趋势和要求。新时代高校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必须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以爱国主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内核,从理论、历史和实践层面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蕴含。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途径,突出打造并依托“五位一体”全员育人团队,形成“三层次五模块”的课程架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贯穿红线,把握新时代实践育人价值导向,实现实践育人、德才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提高。有效利用微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该研究基于对在宁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总结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现状,发现微媒体视域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欢迎程度高、能拓展授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等特点。研究着眼于微媒体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需求,发掘微媒体平台特点,就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建议,为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形势下,行业院校应采取立足行业、辐射地方的双向发展战略,同时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特色发展路线。人才培养是行业院校的首要职能与中心任务,行业院校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既有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在内部组织管理和应对外界变化方面也存在劣势。新时期,行业院校必须审时度势,形成既符合自身发展优势同时又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发展战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彰显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求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但目前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误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主要有教育性、参与性、社会性和组织性等。只有正确认识这些特性,并按其特性要求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新形势下,积极有效地开展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新时期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改革,要更新观念,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完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国内外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新特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也不断表现出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的教育必须从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抓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入手,这是摆在高校的头等大事。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论角度,提出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如何科学地安排教育内容、突出教育重点、完善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作一理论上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更广泛的实践路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要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文章简述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指出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提高法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运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法治教育的渠道、注重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纲要》课是培育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加大"第二课堂"的活动力度,把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功能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在文化裂变图新与整合发展的新世纪,高校必须从文化传播的纬度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功能和特征,赋予其不凡的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未来发展的思考,通过研究与总结以实践基地为载体的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模式的价值与意义,在分析与归纳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探索出新时代构建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生态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